在东风大自主战略实施的第四年,集团对旗下各事业单元展开的协同工作也将步入新的阶段。
近日,东风汽车公司发布消息称,B+发动机项目已落户柳汽,并于近日正式启动。东风汽车公司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发动机项目落户于柳汽,主要是因为东风柳汽近年成长性较好,但是却难以摆脱发动机配套的制约。
在东风的大自主战略中,东风风神、东风柳汽、东风风度三大品牌被视为东风自主乘用车品牌的主力军。但是,从今年前5个月来看,东风风神的销量同比出现下滑,东风风度的销量增长也显现乏力。相比之下,东风柳汽的成长性在三者中表现最为突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东风柳汽累计销售10.2万辆,同比增长30.8%。然而,柳汽的短板依然存在,由于长期以来都依托于外购发动机,其产品线拓展受到局限。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该发动机项目在解渴东风柳汽的短板后,未来也或将服务于集团旗下的其他自主品牌。有观点指出,这或许意味着东风的大自主协同战略正从此前的营销协同,跨向零部件供应。
神龙“输送”发动机项目
东风柳汽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目前东风柳汽的产品阵营中,除了SUV车型景逸X5的1.8升产品采用了上汽罗孚的发动机产品,其余车型均是采购三菱的4G15S、4G18S1、4G69、4A91S等系列产品。
“外采发动机要受多方因素制约,并且采购成本肯定会高于自产发动机。”上述东风柳汽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B+发动机项目位于广西柳州汽车城东风柳汽乘用车基地内,主要生产EW系列2.0L、2.3L和1.8T排量发动机。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最终总体形成与整车相配套的40万台生产能力。其中一期总投资为4亿元,拟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计划于2014年8月动工建设,2015年9月建成投产,形成10万台/年的生产能力。
据接近东风公司的消息人士介绍,EW系列是标致雪铁龙的发动机产品,其中2.0升和2.3升产品已搭载于东风雪铁龙(微博)C5上,而1.8T的产品目前还没有投产,未来将搭载于全新C5上。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引入B+发动机项目后,东风柳汽的产品线也将获得进一步延伸的空间。目前,风行菱智以及风行景逸的主销产品排量集中于1.5升以及1.6升,随着“自产”发动机的投产,未来发动机配套成本降低,东风柳汽也可以凭借B+项目中的发动机产品推出更加丰富的产品线。
生产基地分散难协同
据悉,东风集团对于这一发动机基地的定位不仅限于此。东风集团内部人士表示,这一项目除了解决柳汽动力总成问题,今后也考虑供给东风集团内的其他自主品牌使用,以提升东风自主品牌板块关键零部件的协同效应。
事实上,自2011年东风发布乾“D300”大自主计划之后,就试图从集团层面出发,启动营销上的“协同”模式,将东风风神、东风柳汽以及东风风度三大品牌的产品按照需求共性建立渠道,以创建“协同店”的方式谋求共同发展。东风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由于零部件通用性较低、品牌商务政策不一致等问题相继暴露,眼下这一工作推进得并不尽如人意。
B+项目的实施被部分业内人士解读为东风着手在核心零部件供应层面上推动协同工作。据了解,B+发动机项目按3+N方式展开,即3个主体部门(包括集团技术中心、神龙公司、柳汽公司)和若干个职能部门合作,目标是打造成东风集团 “大协同”的样本工程。
“这一设想方向是好的,发动机相较于整车,产能提升更快,因此在产能方面并不是问题。”上述接近东风集团的消息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表示,“相较于产能,物流方面的问题会成为一大掣肘,因为柳州基地地处华南,在资源输送上显然不如华中便利。”
据了解,构筑东风大自主战略的乘用车品牌有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度、东风小康、东风裕隆以及各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各生产基地分布于广州、武汉、杭州、郑州、重庆等多个城市。
在上述人士看来,与其将柳州发动机项目设为集团的动力总成“供血站”,倒不如就近扩产位于襄樊的神龙汽车动力总成基地。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