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持续“高烧”的上海私车额度拍卖出现了“退烧”迹象。日前举行的上海市2014年度第八次私车额度拍卖出现“三降一升”:最低成交价73600元,较上月下降1000元;平均成交价73785元,较上月下降895元;投标人数从上月的136098人大幅下降为121550人,这也是近11个月来的首次下降;中标率则从上月的5.4%上升到6.1%。
车主竞拍受限,高烧降温
自去年6月起,上海车牌价格开始稳定在7万多元,而竞拍人数随之飙升。今年3月,沪牌竞拍人数突破5万人,5月突破10万人,6月突破13万人,7月投标人数更是激增。
针对“僧多粥少”现象,上海先后出台一系列车牌拍卖管理新办法。今年6月起,仅凭《临时居住证》不能再参与竞拍;7月起,办理车牌拍卖登记手续时,需提交合法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且竞拍成功者3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参加拍卖。
目前沪牌拍卖标书购买者中,持《临时居住证》的客户约占10%。而“3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参拍”的规定意在合理引导购车拍牌需求,优先满足首次购车车主的刚性需求,这一新规直接导致了8月份竞拍人数的骤降。
影响8月车牌拍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传闻的二手车牌新规。其主要内容是不允许二手车牌私下交易,而是要和新牌一样纳入私车额度拍卖,从而遏制黄牛的炒作空间。
尽管参拍人数有所下降,但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积压的未中标车主人数庞大,消化还需一段时间,低中标率的情况还将持续。
黄牛操盘叫价,难题难解
去年底就已购车的吴先生,在8月的拍牌中再次铩羽而归。“又失败了,同样的原因,最后卡住无法出价。”此次,他将修改价格时间点选在最后30秒左右,可情况还是依旧,网页动也不动,直到拍卖结束。此前,吴先生尝试过自己拍、请朋友帮忙和出高价让黄牛代拍,最终都没有如愿。如今,吴先生的新车因为临时牌照过期,只能停在原地晒太阳。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副教授攀登认为,在现行的拍卖机制下,抓住最后时刻修改标价的竞拍者才较有可能以低价买到车牌。拍卖成了“买彩票”,部分真正对牌照有需求的竞拍者可能由于操作不熟练、网速不够快等原因落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牛代拍”每每趁火打劫,要价也逐月攀升,导致二手牌炙手可热,大批“光腚”有车族只能任人宰割。有人算了一笔账,从今年3月至今,黄牛的代拍价格已经飙升至4倍,最高叫价1.2万元,且不保证百分百命中。
有专家认为,上海车牌拍卖除了市场供求失衡以外,最大的弊端来自拍卖规则的设定。上海拍牌实行的是“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但因为政府在价格上采取了限价措施,“时间优先”就成了决定性因素,网上竞拍的最后1分钟特别是最后10秒钟就成为胜负的关键。拍车牌由原先的“比价格”转化为“拼技术”,这使众多“技术”有限的车牌买主不得不把希望寄托于黄牛,使黄牛代拍成为一大“产业”。
去年3月,上海曾通过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个课题组开发新的车牌竞拍程序,从而规避“代拍”中介公司的参与机会。两个课题组的方案分别围绕拍牌价格应该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决定”展开,由“政府主导”设置警示价的方案最终胜出。
攀登说,上海拍牌设置警示价,本意是为了压低车牌价格,可惜让出来的利益没能让百姓享受到,反而养活了这一“黄牛”产业。他建议,拍牌规则一定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把车牌这一稀缺资源真正分配给最需要的人。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