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讯 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网站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后面简称《意见》)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后面简称《细则》)。
如果这一管理细则早半年出台,也许,7月份乘坐无人驾驶车赶赴百度AI开发者大会的李彦宏就不会收到北京交警开出的罚单。
滞后的制度管理进程
规则滞后,企业先行。身处产业一线的企业高管们早就预感到管理规则的缺位绝并非长久之计。去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李书福和李彦宏就不约而同地在提案当中建议针对无人驾驶进行立法。今年,李书福的提案中再次提及自动驾驶。
事实上,在《意见》和《细则》发布之前,致力于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众多企业已经野蛮生长了相当长一段时间。2015年12月,百度宣布无人驾驶车国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去年,长安利用从重庆到北京的部分高速路段,完成了2000公里的自动驾驶模式测试。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闫建明透露,广汽传祺旗下的相关车型已经能够实现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
据记者调查发现,在厂家此前众多测试和研发当中,已经逐渐积累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其中,有些细节与此次北京出台的指导文件的规定存在一些出入。比如,关于事故责任的认定,来自长安汽车的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事故鉴定很难一概而论,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按照新出台的文件规定,出现事故后,由测试驾驶员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以百度为例,阿波罗项目首批合作伙伴包括13家整车企业,其中4家车企8款车型2017年量产。按照这样的规模,文件中规定的每个测试主体限5辆车,是否能满足企业的测试需求?
对于厂商已经研发多时的自动驾驶技术,新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政府已经启动了对智能驾驶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进程。
欧美的先发样本和争议
在北京地方性法规引发热议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美国加州。如今,加州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地位堪比科技圈中的硅谷。而除加州之外,美国的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密歇根州以及华盛顿特区等多个州(区)也已立法规范自动驾驶汽车的路测。联邦层面,早在2013年5月30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就发布了指导性文件《关于自动驾驶汽车法规的意见》;2017年7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动驾驶法案》,接下来经参议院进行表决通过后将成为首个该领域的全国性法律。在欧洲、日本等地,自动驾驶相关法规也都在完善当中。
得益于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企业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进展很快。本月初,沃尔沃将两辆配备了Pilot Assist半自动驾驶功能的XC90分别交付给瑞典的两个家庭。这两个家庭将在瑞典哥德堡的公共道路上驾驶原型车,其中,在约31英里的特定道路上,车辆能够以完全自动驾驶模式运行。2018年初,将会有另外三个家庭加入其中。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此持乐观的态度。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对4135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3%)表示他们对自动驾驶汽车“有点”或“非常”担心。
故事中的隐藏线索
从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自动驾驶与方兴未艾的电动汽车如影随形。厂商积极推广自动驾驶技术时,大部分品牌倾向于和新能源车型相结合。这当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动驾驶与以往的汽车使用体验存在巨大差异。
在传统车辆的范畴内,越是售价高昂的车型越是强调车辆的操控性或舒适性。而自动驾驶的使用则是将车主与车辆本身性能进行切割。换挡效率、油门响应等等传统汽车身上至关重要的特性都在科技的实用性面前消解。驾驶体验彻底让位给车辆能否将乘客自动、顺利地送达目的地。由技术革新带来的应用场景变化,正是传统车企在面对自动驾驶技术时遭遇的最大挑战。
除了技术本身加速量产化进程,自动驾驶同样涉及国家安全。毕竟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高精度GPS定位系统的测试车辆会在行驶过程中采集大量数据。有媒体报道称,监管部门接下来可能还会出台相关规定,来规范国外品牌自动驾驶车辆在公开道路上的测试。
政策落地后的猜想
如果单从产业发展的节奏来说,自动驾驶已经站在量产化的门口。长安计划明年3月在CS55上实现L2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奥迪A8搭载L3级自动驾驶是目前量产车型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除了传统车企,该领域内造车新势力和互联网企业也跃跃欲试。小鹏汽车酝酿在2018年、2019年推出的前两款车型上搭载可量产、可生长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几天前刚刚开启预定的蔚来ES8号称搭载Mobieye EQ4芯片,该芯片是奥迪A8所采用的Mobieye EQ3的升级产品;在运算能力上是上一代产品的8倍。
面对技术的极速进化,企业无法承担等待的成本。北京市此次公布管理规则后,除了申请资质所需的时间,在测试车辆数量上也限制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测试。最大的可能性是企业一边在北京提交申请,一边在政策“真空区”一刻不停地继续进行测试。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有行业内相关人士透露,国家层面的政策已经在抓紧制定当中,但政策出台的具体时间还不能确定,毕竟各地情况不同,具体情况也比较复杂。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对于自动驾驶的管理将会进一步细化。在封闭场地测试后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标准才能进行公共交通场景下的测试?对应的测试路段是否还有具体要求?这些问题,或许将在后续政策升级中得到解答。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