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变革,不仅仅是大通、不仅仅是上汽商用车乃至上汽集团,很可能是全行业的,作为先行者,这是上汽集团迎战未来的能力所在。
“我们要实现用户在线、经销商在线和组织在线,必须是一家平台化的互联网公司。”11月16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在广州车展终于解答了我心存的疑惑。
作为上汽集团“互联网+新能源+X”战略试点的一部分,上汽大通C2B项目2年多前开始运作。
之后,蓝青松似乎对C2B着了迷,每次采访,C2B都成了主角。而大家心存的疑惑却也越来越多。
虽蓝青松将C2B项目比作继福特的流水线和丰田精益化生产模式后的第三种模式,但在业内看来,C2B项目解决不了自主品牌升级重任,打造不了品牌标签,甚至还可能因为在生产模式上的过度强调而弱化了品牌标签,从而定位不清,甚至影响竞争力。
C2B生产模式以及由此衍生的平台化运作,是不是会使上汽大通走上“轻产品”重模式的不归路?特别是,一旦C2B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难以逾越的瓶颈,走不通了,上汽大通是否会前功尽弃?
不过,显然,令蓝青松着迷的C2B项目,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和粗浅。
C2B需要强大的平台能力
与其他品牌的车主由厂家提供被动选择不同,上汽大通的车主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车。
以C2B定制的上汽大通G50为例,用户拥有自主选择车型的权利。
1)选择G50不用为配置捆绑买单,可以仅选择自己喜好或者需要的配置;
2)选择G50可以在购车前就能在“蜘蛛智选”上看到自己购置车型的细节,并能知晓车辆的生产和物流进程;
3)选择G50可以定制拥有自己DNA的专属配置;
4)D90已推出了“后悔药”活动,选择G50相信未来厂家也会推出类似的活动,购车后如果想更改,也成为可能。
当然,上述功能是目前整车企业中,唯一仅能实现的。
“C2B的智能定制,我们现在是给用户赋能,让他更多选择自由的同时,有更多选择的能力。”蓝青松说。上汽大通最初推出C2B的智能定制,初衷是解决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比如,南方的消费者想选择高配,但是,他并不需要加热座椅,可以不选择,从而减去这部分费用。
不过,这看起来只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但实际上,牵涉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C2B的智能定制实际上推动了企业的数据化转型。数字、数据越多,这就是智能化的前奏,就能够建立数据的模型,就能迭代。”蓝青松说,他希望大通变成用户驱动的公司,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而企业具备这些能力,则需要通过组织的在线、业务的在线能力来实现。
也就是说,上汽大通在进行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的同时,实际上进行的是组织架构和企业运营模式再造。
C2B突破传统界限
可以看到的是:C2B业务推行2年以来,上汽大通与之匹配的能力也在不断布局。
上汽大通在打造的“MAXUS我行”平台,已经陆陆续续积累了650万粉丝,而“房车生活家”平台,粉丝超过350万,已成为苹果下载量最多的房车APP,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上汽大通房车科技公司,推出蜘蛛智选和“后悔药”等一系列在线服务功能。
“大通要变成一个平台化的互联网公司,就是用户在线、经销商在线和组织在线,而且都是平台化在线。”蓝青松说,“我们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了。我们原来是矩阵结构,以后可能就是网上组织。”
而在上汽大通最新一款产品G50定价活动启动后,已经超过85.5万人参与,提供了126万人次的定价数据。而这些收集到的数据又能反过来作用于上汽大通对用户需求的了解,进一步打造更加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上汽大通具备的C2B定制化能力的同时,意味着能基于用户需求来推出产品。
而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有乘用车的需求,又有商用车的需求,而从上汽大通开始起步继而辐射到上汽整个商用车板块的C2B,可以预言,带给上汽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商用车的变革。
愉观车市了解到,上汽大通C2B项目的进展,不仅为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并且,作为一家乘商并举的车企,以及掌管整个上汽商用车板块掌门人, C2B项目对于上汽商用车板块的意义在于——打破行业边界。
缔造未来竞争力
蓝青松四年前由上汽大通总经理升任上汽集团商用车板块的掌舵人,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交给他的任务是补齐上汽集团商用车短板。
上汽商用车破局之路从上汽大通开始。
七年前上汽大通起步阶段起,选择了高举高打,以乘用车的方式打造商用车,很快杀出一条血路。
虽然商用车总量不到乘用车15%,但在七年的发展过程中,上汽大通的产品分别进入到容量并不是很大的细分市场,但却成为各个细分市场主流。
在容量约有15、16万的宽体轻客市场,上汽大通V80占据了约20%的市场份额。
在容量大概有15万-20万的大型MPV市场,上汽大通G10同样占据了约20%的市场份额。
上汽大通皮卡T60在上市仅1年的时间内,已经成为国内皮卡市场强有力的主要竞争选手。且T60平均售价达到13万元左右,实际上是重新定义了国内皮卡的标准。随着皮卡在城市逐步放开限行,市场还会有10倍增长空间。
上汽大通D90平均售价也在20万元左右,产品价值比肩合资品牌,将在细分市场力争10%-20%的市场份额。
上汽大通从2013年布局的房车业务,已经占据了约50%的市场份额,“房车生活家”全网已经拥有超过320万用户,稳居互联网新榜房车类首位,全网阅读量超过2600万,APP在苹果应用商店房车类排名第一。
在海外市场,上汽大通今年1-10月取得了同比增长84.5%的增幅,而且其中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发达国家成为上汽大通海外销量的主要来源。
应该说,在短短的时间内,上汽大通已经获得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
而随着C2B的实现,未来上汽商用车的业绩,将不再是仅限于以上数据来衡量。
不论是做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首先都要把用户体验做好。而上汽大通C2B作为全新的生产模式,不仅解决了根据C端需求来决定产品的定制化生产模式,同时,这种能力还具有可复制性。
举个例子,MAXUS我行的粉丝数量超过650万,而这些粉丝的需求或许并不仅仅是G50一款车,甚至不仅仅是乘用车,也有可能有商用车的其他出行需求。这意味着,运作好这些粉丝群,无论是房车、轻、中、重卡还是其他类型的产品,这些数据都可以与之共享。
“有个性化消费需求的80后、85后、90后开始走到了前台,他们的消费需求和喜好决定了汽车行业今后的发展,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变化。”蓝青松说,而从产品的维度来说,只要我们的产品要能够适合货的出行、货的运输、人的出行以及人的娱乐生活。我相信最后乘商并举的这个标签会淡化,乘商的边界很快会打破。”
也就是说,未来的竞争将是在线平台能力的竞争,技术的发展将带来产品技术的同质化,而产品间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了解消费者需求与之需求匹配,而C2B的平台搭建和在线数据运营积累,正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也意味着,将来的谁对用户需求更了解,更能满足,谁的在线移动出行平台能力更强,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导权。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蓝青松铁了心重投C2B的业务,这场变革,不仅仅是大通、不仅仅是上汽商用车乃至上汽集团,很可能是全行业的,作为先行者,这是上汽集团迎战未来的能力所在。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