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微信登陆,车载系统就会好了吗?

2019年03月06日 09:05:34
分享到:
来源:雅斯顿



雅斯顿原创文章 | 麦琪

车载系统一直无法满足用户的预期,很大原因在于它跟手机在功能与体验上存在很大差异。显然两者不应该相提并论,尤其是车载系统使用的驾驶场景复杂程度更高,对安全的考虑更多。不过,那些重度手机依赖的用户并不能时常保持理智,他们甚至希望能在车载系统里实现网络社交。

 

在众多社交需求里面,微信接入车载系统,是呼声最大的一个。2011年微信APP上线,2018年微信用户超过10亿。庞大的用户群、极高的使用频率,使得消费者无法在驾驶过程中完全脱离对微信的依赖。



无论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用户诉求,微信接入汽车端已经成为必然。


1腾讯的迟疑


2018年10月腾讯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车载微信正在研发。而事实上,在更早之前微信就已经开始考虑接入到汽车使用场景。这不仅是从用户的使用习惯出发。

 

公开报道显示,超过3成的交通事故发生于驾驶员低头玩手机,而这其中离不开微信的“罪名”。出于驾驶安全的考虑,外界认为微信应该加快研发车机版本应用。而另一方面,从商业角度来看,微信背后链接着地图、导航、文娱甚至购物等多个入口,具有庞大的商业价值。



但显然这些都无法催促腾讯团队加快推进微信车机版的上线。微信是否应该“上车”,这要从最根本的出行场景需求考虑。影响智能互联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相对单一的使用场景,当用户在驾驶车辆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于这些系统功能的主要需求大部分集中在导航和音乐方面,至于后来很多车载系统更新的美食搜索、个人账户等功能,都是这两大基本诉求的延伸。

 

这就带来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到底人们在驾驶车辆的时候,是否需要网络社交。它的矛盾点在于,人们既明白网络社交对驾驶安全的极大负面影响,同时又无法摆脱从手机端培养起来的社交依赖。



这是微信对车机版本态度迟疑的原因。不过,10亿用户带来的巨大呼声以及背后的商业价值,都在促使微信进入车内成为现实。微信官方迟迟未能推出最终产品,大概率是因为在操作逻辑和信息筛选方面仍没有得出一套满意方案。

 

2迫不及待的市场

腾讯的慢动作并不能阻挡广大消费者迫切需要实现车内网络社交的诉求。最先实现广泛应用的是Carplay和Android Auto,基于手机端大量用户的使用习惯,这两个主流系统平台都已经推出了车载版本,以尽可能拉近用户在手机和车机上的使用习惯差距。以Carplay为例,目前已经实现了覆盖超过500款品牌车型,让驾驶者可以在车载系统里无缝使用苹果系统,比如电话、短信、导航、音乐等。

 

虽然Carplay系统本身能够进行持续不断的应用拓展和升级,但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手机端粘性最大的微信始终未能出现,而短信这一功能在很多用户看来已经是使用频率极低的一项。


微信进入车载系统本身就具有一项很大的优势,它能够实现大量功能集成在微信这一个入口,比如我们能够在微信里完成通话、视频、游戏、购物、小程序等多方面的社交需求,而这些是Carplay本身所不具备的。这也是腾讯进入汽车生态其具有的巨大商业价值。

 

不过,从微信端延伸的很多功能,实际上并不符合车辆出行这一场景。无论是出于安全还是效率的考虑,在车内购物、打游戏都是不合适的。因此,微信在研究车机版的时候,必须重新考虑的是逻辑问题。纯语音的操作方式可以用于信息交流、音乐导航,而与出行关联性更小的功能应该被舍弃。比如最能想象到的,是微信朋友圈的关闭。



等不及微信官方系统入场的用户,已经转而投向了其他解决方案。比如在去年上市的小米MIUI10版本中对驾驶模式进行了优化,智能系统小爱同学接管手机应用之后,可以通过语音操作多样功能,比如语音播报微信新消息,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回复。

 

在实际体验中,这样的功能本身只是简单做到微信消息的接管,以缓解用户在驾驶车辆过程中的社交焦虑,它对于出行场景本身并没有帮助,虽然表面上能够让用户不再将视线转移到手机屏幕,但它无法放大微信在车载系统上的社交优势,比如通过微信入口下发其他功能的指令。


 

关于微信在出行场景中的其他社交需求,比如组队沟通,其实我们很早前就在斑马系统上看到了,只不过与斑马系统相对少的用户群体相比,微信的用户基数决定了它在这方面更有实现的可能性。


3车企的渴望


虽然微信迟迟未能推出车载版本,但作为BAT一员,腾讯在智能出行领域并没有落后于其他人。2018年底,腾讯发布了TAI汽车智能系统,这是基于AI in Car生态系统的升级,简单而言,就是腾讯基于其在社交、内容和大数据等方面能力而打造的智能车载系统,类似于阿里开发的YunOS,而更深层次地去看这个产品,除了人机交互、场景地图等功能以外,最大的核心在于微信这一个重要社交工具的使用。



腾讯在社交领域的绝对王牌,决定了微信上车之后会吸引众多车企的跟进。而实际上,自从AI in car系统推出之后,腾讯就已经开始了与宝马奥迪、广汽等多家车企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方式类似于目前阿里的YunOS系统,互联网公司和车企的各自优势加成到车载互联和智能出行的研发中。只不过,腾讯与其他家有所不同的是,它拥有微信这个使用场景和频次最为广泛的应用,能够以此衍生出丰富的人车互联模式。

 

TAI汽车智能系统的诞生自然不会将很大的比重放在社交上,从安全和舆论方面去看,它都将面临极大考验。一方面,车载微信的诞生是否会让用户更加深度地依赖于它,从而增加事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微信接入汽车端,个人信息与隐私安全又将面临新一轮的风险。

 

 

但无论如何,微信上车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今年2月,在长安CS85的一次媒体试驾会上,长安表示最快在今年第二季度,就能够在CS85这款车上使用量产的车载微信。除了纯语音的交互形式以外,相信微信接入汽车之后,也会针对系统进行简化升级。

 

从未来中控设计走向一机多屏的趋势来看,微信以及其他社交工具进入车内,其实是有更好的硬件支持,多屏设计本身可以对功能进行更好的区分,而且当汽车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多屏设计在车辆控制、信息娱乐与社交互联等方面的呈现与交互也会有更好的体验。

 

整个生态的变化,都在尽可能拉近日常生活与出行场景之间的距离。而微信上车,只是其中一步。

 

图 | 来源于网络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