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公告》,在这一报告中提到关于取消汽车多项汽车配件的3C认证管理,其中涉及到汽车内饰、汽车门锁及门保持件等产品将调出3C认证目录。 与此同时,汽车安全带、汽车座椅、汽车头枕、汽车行车记录仪等17种产品则由企业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我声明实施规则》完成自我评价。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CCC将这些汽车配件排除在外在外,就意味着失去了监管力,尤其是对于汽车内饰用料问题频发的今天,确实让人忧心。 那么,3C认证机构把汽车配件调出认证目录,我们的健康问题就真的没人管了?
自我声明并非自导自演
在此次的公告中,最让人介怀的当然是关于“自我声明”的定义,自我声明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自我生产,自我监督吗? 其实不然,其实在去年的6月,3C认证机构已经对企业自我声明办法作出解读。 目前企业想要证明自己的产品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自证,第一种,自我认证并说明、评审; 第二种,二方认证,即特定顾客对关键原材料进行认证,如汽车制造厂商对供应商的检查等; 第三种,第三方认证,通过中立机构代表所有顾客(相关方)进行认证,目前为企业所熟知的ISO9000、ISO14000等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认证。
由此可见,自我声明并非单方向的信息输出,同样需要经过繁琐的监管流程后才能面向市场,甚至在某程度上,这种自我声明的严谨性要比认证机构更为苛刻,毕竟在机构上进行认证,需要的是成品过检,但自我声明的安全检测覆盖性要大许多,无论是对供应商的把关还是对产品安全说明,都需要实打实的精准把控。 如果说以前车企面对的是认证机构的产品合格线,那现在面对的则是大众消费者的审视。
自我声明将产品安全透明化
对于产品安全,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更细致和更深层的品质表现,而想要获取这些信息,就需要有高度的透明化;在过去,我们与产品安全之间相隔着一个认证机构,对此我们了解到的只有检测结果,而缺少更深入的了解。 而自我声明,从某程度上也在推动产品安全透明化,因为企业自我声明与第三方认证一样,是一种企业证明自己的方式; 证明的内容不仅包括产品本身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还包括产品开发、制造过程以及企业本身、生产环境是否达标等。
企业若采用自我声明认证方式则无须第三方机构,自己直接提供证实性材料,以证明自己符合标准,在产品说明书、产品包装等信息中如实公开规范的符合情况,并且向社会作出承诺。 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将获得更多企业及产品信息,有利于消费者对产品进行监督,尤其是对于健康安全方面作评估,最重要的是,这种自我声明能够激发产品在安全层面的良性竞争。
品质安全竞争将明面化
关于汽车品质安全问题,尤其是在用料层面上,我们能够了解到的信息其实并不多,甚至很多时候,厂家利用消费者的知识盲点去做针对性的夸大宣传,以此拉拢更多的消费者;随着品质安全透明化,这种夸大宣传也就不攻自破了,实际上是人是鬼也一目了然。 而且最重要的是,随着品质安全透明化,将加剧厂家之间的产品安全竞争性,毕竟消费者了解得越透彻,对于产品要求就越苛刻,厂家间想要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就不得不进一步完善产品品质;从市场层面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以前的厂家或许只需考虑如何达到认证机构的及格线就行,而现在则要考虑如何获得真正的品质优势 。
自我证明会否滋生弄虚造假
当然,这种自我证明的方式也同样会给人联想,自我监督会否滋生弄虚造假行为。 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并不排除存在弄虚造假的可能性,但这种行为同样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企业倒闭。 先不论国家机构有没有对这种弄虚造假行为制定预防方案,仅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这一行为将对企业品牌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过去,如果产品出现了问题,厂家或许还能推脱是单一产品的制造或用料出现了纰漏,但随着产品开发、制造过程以及企业本身、生产环境是否达标等方面透明化,将不再存在单一的产品问题,极有可能牵连到多款产品乃至整个品牌,在这种风险下还去弄虚造假,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从监管角度来说,与其说3C认证机构撒手不管,还不如说它把监督权交到我们消费者手里。 自我证明带来的透明化不仅进一步规范汽车的品质安全,同时也在刺激我们对汽车品质安全的了解。 但无论怎么说,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关于汽车的安全品质还是需要有更完善的监管架构才能真的保证我们的消费利益;虽然从自我证明的规定来看,车企的自证复杂性比过去更高,但同时又避免不了弄虚造假的可能性,因此对于这种情况,还需要有更严厉的管理方案。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