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假如汽车自动驾驶实现了,人们会在车里干什么?

2019年12月20日 23:54:02
分享到:
来源:爱车兵团

从不久前马云和埃隆·马斯克的“双马”对话,到换脸软件ZAO的一夜刷屏,AI人工智能的关注度可谓一浪比一浪高。但无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确实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往需要人手来实现的工作和技能,现在都由机器能自动完成,甚至能像人类般思考、学习以及沟通交流,似乎我们终于可以把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交给机器来完成,比如说驾驶。

自动驾驶的话题,在汽车业界经常都会被提起。大多数的新车在推出之初,都以配备自动驾驶为主要的卖点和亮点。如今,新车配备的都是L2级别的自动驾驶。可随着技术的日益变迁,到了未来汽车可以完全独立自动行驶,那驾驶员和乘客究竟会在里面做些什么?

按照NHTSA对于自动驾驶的分级和定义,L2级算是“部分自动驾驶”,即车辆对方向盘和加减速提供多项驾驶操作,人类负责其余的驾驶动作。不少人对于自动驾驶的理解,应该是认为其可有可无,甚至是让驾驶及其乐趣消亡的主要“杀手”。

不过,在笔者看来,自动驾驶运用得当非但不是情感伤害的利器,甚至是一个良师益友。有些车主买车回来其中一个重要使用场景就是在高速公路行驶,比如说回乡、到外地工作、旅游。

当处在高速行驶的环境时,自动驾驶的作用就显现出来。驾驶者可以在设定好速度和跟车距离后,便能放开手脚把驾驶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像是特斯拉的车型,还提供了拨动转向灯手柄就能实现变道的功能。这样去使用自动驾驶,是减少对驾驶者精力的消耗,避免因驾驶而疲劳继而出现的事故。

在L2级自动驾驶之后的自动驾驶等级,便是越来越依靠电子系统,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和控制器来完成驾驶的操作,直至最高等级L5的“完全自动驾驶”,即驾驶者可以完全解放,在车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阅读、看视频和会谈等等。想法是美好的,而现实似乎没进入到大范围接受自动驾驶的阶段。

在自动驾驶的发展初期,让使用者接受确实有难度,而且需要时间来证明其系统是足够安全和高效的。除此以外,正如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所表达的,人工智能最困难的是基础技术研发以及底层技术的开发阶段。要知道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算力+数据的三轮驱动。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自动驾驶车辆,都是基于算法升级和数据经验累计的基础。

但是在笔者看来,自动驾驶所带来的伦理性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毫无疑问,自动驾驶的执行力和服从性不需要怀疑。而人类驾驶员对于事故的应急处理,大多是建立于人类本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之上。所以在面对出现危险情况避无可避时,是撞人还是躲避行人撞树或者撞路边静止的车辆,绝大多数驾驶者都会选择后两者。

但到了自动驾驶的时代,所有的风险计算、预判和躲避措施,都是数字化的计算,当中是不带有任何情感、道德上的立场;其选择的结果就有点类似于《博弈论》里面,即将会发生事故,究竟是选择舍弃路左的两个人,还是选路右的五个人?

倘若自动驾驶实现的话,坐在车里的人最想干什么?不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根据国外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竟然有将近24%的受访者选择睡觉;还有18%的人选择看风景,看书、看电影的受访者比例也有13.4%左右。还有其它约为6%的人是选择工作或与朋友、家人聊天,也就是说有超过65%的受访者,更愿意把注意力完全脱离于驾驶的层面,把车辆交由人工智能自动驾驶。

当然,还有一部分受访者出于不放心的考虑,他们会选择自己驾驶又或者是选择观察而不直接参与驾驶,但仍然在时刻留意着路况。这样的选择应该是符合目前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态度和认可情况。

毕竟自动驾驶技术吹风已经吹了挺长时间,但始终未见有很多成熟、可靠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产品出现。因此,在一众车主、消费者看来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更多是处在一个辅助、协助的角色。

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这个“双马”对话的核心问题,笔者更偏向于马云所阐述“人类不会被机器控制,因为机器是人类发明”的观点。而在自动驾驶方面,其实我们应该秉承着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对于大势所趋,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好地拥抱未来。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