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中国“锂老大”债务违约隐患背后的故事 |汽车预言家

2020年11月17日 08:11:02
分享到:
来源:

作者 | 李响

● ● ●

11月13日晚,天齐锂业主动自爆:公司与中信银行牵头的并购贷款银团筹借的并购贷款中的18.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93亿元)将于今年11月底到期,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79.35%,存在违约可能性。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债务危机是重大利空,截至11月16日收盘,天齐锂业已经降至每股22.69元。

一家从四川省射洪县走出来的 “地方选手”,通过并购等手段,一跃成为全球锂业巨头。四年前,天齐锂业股价突破60元大关,市值也一度超过800亿元。如今,没有人能想到,这家锂行业龙头因一桩2018年的海外并购案而陷入债务泥潭。

在外界看来,在胜利的喜悦与利益的诱惑面前,天齐锂业已经失去原有的理智,而这一点,在天齐锂业的掌门人蒋卫平身上,显露无遗。

业内盛传,天齐锂业的背后离不开创始人蒋卫平的操盘。蒋卫平是谁?天齐锂业是如何走进国际的?为什么要举巨额债务进行海外并购?作为新兴产业为什么会快速崩盘?

1

蒋卫平怎样做到中国“锂老大”

公开资料显示,天齐锂业的前身是四川射洪县于1992年创办的第一座碳酸锂工厂。2004年,天齐锂业创始人蒋卫平收购了这家资不抵债的县属国企,将其更名为天齐锂业。2010年,天齐锂业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最高市值也曾达到1000亿。

蒋卫平当时看准锂盐加工这个行业,深信锂盐加工尚未到爆发的时候。的确,在这之后,随着国家汽车电动化政策的落地,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下游需求急剧增长带动上游锂产品紧俏,锂盐产品一度出现供不应求局面,价格也随之暴涨。

基于这一时机,这家起步于四川县城的地方企业抓住一切机会来收割行业红利,迅速做大,成为锂业巨头,也在全球锂矿业上演多起“堪称传奇”的并购案。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在2012年开始,天齐锂业相继收购了文菲尔德51%股权、天齐矿业100%股权、Galaxy Lithium International 100%股权、日喀则扎布耶20%股权、SQM 23.77%股权等境外公司,累计耗资约332亿元人民币。

其中,第一起被业界成为蛇吞象的并购案发生在2012年,蒋卫平耗资40亿元收购了锂矿石巨头泰利森,当时,天齐锂业总资产只有15.69亿元。当时国内80%左右的锂矿来自国外,天齐锂业所用锂矿几乎全部来自泰利森,泰利森旗下澳洲格林布什锂矿占全球锂资源30%,几乎垄断市场。这意味着,锂矿定价权被泰利森攥在手中。加之洛克伍德率先提出收购泰利森,对于天齐锂业而言,随着上游集中度提高,无疑将再度抬升原材料价格。

在收购泰利森的过程中,蒋卫平首先在香港成立子公司天齐香港,为不引起竞争者注意,先行收购多伦多泰利森9.99%股权,后又通过场外交易收购10%股权,累计19.99%获得否决权。最终天齐提高报价拟高于对手15%的对价收购,而洛克伍德宣布不再考虑提升报价,天齐锂业成功收购泰利森,在这背后中投公司注资天齐香港17.68亿元,瑞士信贷、工商银行提供银行贷款26.96亿。

有了第一次海外并购蛇吞象的成功经验,蒋卫平也更有信心,天齐锂业也因此两年疯涨十倍。到了2018年,蒋卫平耗资259亿元成功收购了智利SQM23.77%股权,溢价超过20%。值得注意的是,自筹资金仅7.26亿美元,举债高达35亿美元。这一起并购案,也让天齐锂业顺利跻身全球第二大锂产品生产商。

2

为什么要举债买矿?

通过相关数据发现,就在天齐锂业斥资收购澳大利亚泰利森公司后,可以说,天齐锂业就掌握住了国内锂资源的价格话语权,在2014年-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抬头。全年销量也从2014年74763辆,跃升至77.7万辆。

作为电池重要原料厂商,天齐锂业的业绩突飞猛进,尝到了并购的甜头,财报显示,2014-2017年,天齐锂业归母净利润从1.31亿元激增至21.45亿元。不过,天齐锂业业绩经历了火箭般的增速后,2018年收购SQM后,出现大幅下滑,虽然营业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净利润仅增长2.57%,扣非净利润同比则下降12.23%。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于这场并购的评价也更偏负面,“业绩承压”已成那时各家机构对于天齐锂业的热词。

然而,还没等这桩收购案为天齐锂业带来实际红利,天价收购的联营公司减值迹象已现。实际上,在国家政策的大幅扶持下,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步伐越走越快,这也同时导致了过去几年各路资本争相投资锂行业,导致出现产能过剩,加之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装机量增长趋于冷静,锂产品价格下降,几乎达到垄断全球锂资源地位的天齐锂业手握重资产,再难回收资本。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锂化工产品的售价仍处于相对高位,从下半年开始,随着行业供需格局调整,锂化工产品价格发生较为明显的回调,导致今年上半年锂化工产品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较为明显。

相关资料显示,天齐锂业公司权益锂资源504万吨。一方面,天齐锂业手握完全的资源自给率,另一方面,拥有更低的原材料成本和加工现金成本的比较优势。另外,从税收角度来讲,收购SQM后,澳洲出口产品税率为零。

一般来讲,手握更多上游资源便拥有了更高的定价权,供求失衡也会导致锂矿价格直线上升。或许,善于操盘的蒋卫平也不曾想到,国内乃至全球锂资源市场变化如此之快,并购后遗症也集中爆发。

财报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营收自2013年来营业收入首次下降,也是自2010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降幅首次超过两位数。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48.36亿元,比2018年同期下滑2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8.24亿元。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天齐锂业的负债总额为367.28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5%。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亏损11.03亿元,同比暴降890.95%。这意味着,天齐锂业若没办法在第四季度实现大幅扭亏为盈,那在公司披露2020年年报后有可能被“戴帽”。

3

暗指背后存在套现等不良行为

为了缓解巨大的资金压力, 天齐锂业一直在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募资。去年9月,天齐锂业发布配股募资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全部用于偿还购买SQM23.77%股权的部分并购贷款。

三个月后,12月26日,天齐锂业公告披露,配股计划实施完成,共募集资金约29.32亿元。然而,即便如此,29.32亿元人民币对于天齐锂业的35亿美元债务而言,缺口仍然巨大,唯有外部资金才能帮助天齐锂业。

加上最后一次融资,天齐锂业自上市以来累计融资600亿元。但从目前的经营以及债务情况来看,依旧是“债务沉重”。

从最新动态来看,似乎股东们已经渐渐放弃这一企业。资料显示,天齐集团于11月3、4、5、6、9日,累计减持971.6792万股,单月合计套现2.26亿元。另外,据机构统计,自进入下半年以来,天齐集团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4.3455%,总计套现14.33亿元。仅今年7月到11月初4个月时间内,成都天齐先后14次共计减持6400万股,套现约18亿元。

一边是锂价低位运行,偿债压力巨大,一边是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经营难度加剧。根据公司公布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天齐锂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去年已经出现了大幅的下降,三季报的营收仅为24.3亿,同比下降36.09%;净利润为10.8亿,同比下降890.95%。

根据其年报预告数据显示显示,天齐锂业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92元至1.54元,同比上年增长70.61%至82.44%。由于2019年因为计提导致业绩亏损,而今年的年报预告又再度亏损,天齐锂业很有可能会在年报披露之后被"ST"。

对此,有行业人士指出,天齐锂业暴雷或因企业股权过于集中所致,面对较高资产负债率,全部由自身承担,难以分摊负债。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