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款车型的销量数据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关键,与车企公布的车型销量数据相比,汽车的上险数更加精准,也是汽车市场最直观的体现,上险数指的是车辆售出后购买交通强制险的数据。如果将车型的销量与上险数对比来看,上险数往往是车型最真实的销量情况,各大车企基本都以此上险数为基础数据,分析市场的变化和竞争情况。
2021年4月份,中国乘用车上险数为165.13万辆,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5.62%;而2021年1-4月份,乘用车上险数达707.48万辆,较2019年同期水平增长了3.11%。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汽车类大宗商品的增长在带动GDP增长的同时,进一步的反馈了目前国内的疫情常态化已经相对平稳,从而进一步加速了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回暖。
◆排名前20名的汽车企业
吉利汽车排名第三;四个中国品牌入围榜单前十名
今年1-4月,乘用车上险数排名前20名的车企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吉利汽车、长安乘用车、别克、东风本田、哈弗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广汽本田、北京奔驰、比亚迪、北京现代、上汽荣威、奇瑞汽车、广汽乘用车。
前10名榜单中能够看出,前三名依旧是南北大众以及东风日产,吉利汽车、长安乘用车、哈弗汽车以及上汽通用五菱全部入围前10名,长安凭借着旗下PLUS系列以及UNI高端系列获得了诸多消费者的认可,而五菱则凭借着上险数突破10万辆宏光MINIEV的优势,入围前10名榜单。
在日系品牌方面,以往稳居前十名中的五大日系品牌,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去跌出前十名榜单。1-4月,入围前10名的日系品牌仅有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以及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以及广汽本田分别以25.3万辆、23.64万辆分别排在榜单的第11名和第14名。
前4个月排名前20名的车企,8个中国品牌、9个合资品牌、3个豪华品牌。
在豪华品牌方面,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北京奔驰分别以24.15万辆、23.64万辆、23.6万辆排名榜单第12名、13名以及第15名。
从第16名至第20名,以新能源见长的比亚迪、以海外战略、年轻化战略为主的上汽荣威、奇瑞以及广汽乘用车就是第二梯队的中国品牌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势。
大众 朗逸
南北大众稳居前2名,中国人对德系的大众品质是十分认可的,日系品牌和中国品牌还在激烈的竞争中。接下来我们对轿车、SUV车型、MPV车型以及新能源市场的上险数进行分析,从而更加直观的体现数据反映出的社会现象。
前4月上险数超过2019年同期
◆前4个月轿车、SUV、MPV及新能源上险数
新能源劲增、轿车和SUV微增、MPV下滑
今年1-4月份,传统的轿车、MPV以及SUV的上险数相对较为稳定,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同期水平,其中轿车、SUV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MPV依旧是呈现下滑趋势。而表现最好的当属新能源市场,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型表现十分强势,能够清晰的发现,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车型上险数为8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2.98%。
◆新能源上险数劲增
在四大细分市场中,新能源车型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前4个月,新能源上险数为81.08万辆,比2019年和2020年同期总和还要多10.32万辆。
1-4月,新能源上险数排名前20名的车型分别是宏光MINIEV、特斯拉Model 3、欧拉黑猫、特斯拉Model Y、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比亚迪汉EV、理想ONE、小蚂蚁、广汽AION S(埃安S)、艾力绅锐·混动、奥德赛锐·混动、亚洲龙双擎、雷克萨斯ES、奔奔E-Star、东风本田CR-V混动、蔚来ES6、丰田RAV4荣放双擎、小鹏P7以及蔚来EC6。
从前4个月入围榜单前20名的车型中,有11个纯电动车型,9个混动车型,宏光MINIEV继续领跑榜单,上险数突破81.08万辆,比亚迪汉EV、欧拉黑猫、小蚂蚁、奔奔E-Star等车型来自于传统车企,特斯拉Model 3、Model Y、蔚来EC6、蔚来ES6、蔚来ES8、威马EX5、小鹏P7、小鹏G3来自于造车新势力。
特斯拉 Model 3
特斯拉Model 3上险数环比下降73.75%
可以说,在新能源市场中,最受关注的品牌非特斯拉莫属,2020年Model 3的上险数达138504辆,在今年特斯拉产品的刹车事故的多篇报道、上海车展展台“维权女青年”以及广东韶关追尾致司机死亡的新闻,使特斯拉“深陷质量门”。从直观来看,这些对上险数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4月份Model 3的上险数仅为6429辆,在名次上被宏光MINIEV、欧拉黑猫、广汽AION S(AION S)超越,环比上月(24495辆)下降了73.75%。
◆前4个月SUV上险数较2019年增长11.42%
SUV市场是增速最快的传统车型,1-4月份,SUV市场的上险数为32.86万辆,较2019年同期29.49万辆,增长了11.42%。随着消费者年轻化趋势,SUV车型的衍生、跨界版本为SUV的整体上涨提供助力。
从入围榜单的车型能够看出,SUV市场的竞争也是中国品牌、合资品牌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上险数跻身前20名榜单的中国品牌分别是哈弗H6、长安CS75 PLUS、哈弗M6、吉利博越、长安CS55 PLUS、长安欧尚X5。合资SUV车型中,入围榜单的车型依旧是本田CR-V、途观L、奇骏、逍客、皓影、RAV4荣放、探岳等车型。在豪华品牌方面,宝马X3、奥迪Q5L、宝马X1三款豪华品牌入围榜单。
大众 途观L
编辑查询了3月份博越、CS75 PLUS、本田CR-V、途观L等四款有代表性的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上险价格指数,能够看出,一方面是以CS75 PLUS、博越、为代表的车型,顶配车型价格在14-15万元的车型上险数依旧能够接近千辆,尤其是CS75 PLUS,厂商指导价15.49万元的车型上险数达2378辆。
部分中国品牌SUV车型上险数和价格指数(价格为厂商指导价) | ||
车型 | 入门车型上险价格-上险数 | 顶配车型上险价格指数-上险数 |
吉利博越 | 9.18万元/2111辆 | 14.68万元/288辆 |
长安CS75 PLUS | 10.69万元/5672辆 | 15.49万元/2378辆 |
东风本田CR-V | 16.98万元/11619辆 | 24.98万元/367辆 |
上汽大众途观L | 21.98万元/7104辆 | 28.58万元/612辆 |
而在合资品牌方面,通过细分的厂商指导价和上险数的细分能够发现,购买合资品牌入门版车型的上险数要远远高于购买超过20万元顶配版本的上险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接近的价格选择顶配的中国品牌还是入门版的合资品牌,而合资品牌高配车型又与豪华品牌产生了价格重叠,也就是如今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
◆上险数最高的依然是轿车市场
今年前4个月,轿车的上险数达336.67万辆,较前两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随着SUV市场衍生版本的推陈出新,轿车市场上趋于个性化的车型也逐渐增多,旅行版、猎装版、跨界类型的设计越来越获得消费者青睐。
在轿车榜单上险数前20名的车型中,只有逸动和宏光MINIEV两款车型入围,前10名的榜单依然是朗逸、英朗、卡罗拉、轩逸等合资紧凑级轿车为主,在第11名-20名的榜单中,雅阁、君威、迈腾为主的合资B级轿车,以及奔驰E级、奥迪A6L、宝马3系、奔驰C级、宝马5系为主的豪华品牌上险数逐渐增长。
豪华三款轿车的上险数和价格指数(价格为厂商指导价) | ||
车型 | 入门车型上险价格-上险数 | 顶配车型上险价格指数-上险数 |
宝马3系 | 29.39万元/9545辆 | 40.99万元/698辆 |
奔驰C级 | 30.78万元/7352辆 | 47.48万元/825辆 |
奥迪A4L | 30.58万元/9350辆 | 39.68万元/472辆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通过查询价格因素能够看出,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紧凑级轿车的购买人群主要是以入门版车型为主,而购买雅阁、迈腾等合资中级轿车的消费者都是以价格适中的中配车型为主。在豪华品牌轿车方面,大多数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入门版本车型。
◆合资品牌MPV、中国高端MPV上险数增长
今年前4个月MPV车型的上险数相比2019年减少了28156辆,MPV市场减少的市场份额主要是以五菱宏光、宝骏730为主的客货兼顾型的车型,别克GL8、奥德赛、艾力绅、奔驰V级、埃尔法以及威然等合资进口品牌上险数稳定增长,以传祺M8、宋MAX、嘉际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车型上险数也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4大车型上险数/Model 3暴跌
◆全国31个省市地区的上险数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31个省市的上险数为707.48万辆,同比去年同期(468.56万辆)增长了51%,由于去年国内受疫情影响,尤其是前4个月的国内市场几乎停摆,所以参考了2019年1-4月份的数据,能够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参考。2019年4月份全国31个省市的上险数为686.08万辆,增长了3.11%。
细分到区域市场来看,今年前4个月,只有华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呈现微降,华东区域、华中区域、华南区域西北区域以及东北区域保持不同程度的稳定增长。
豪华品牌上险数劲增
备受关注的豪华品牌第一阵营车企奔驰、宝马、奥迪第的上险数出炉,数据显示,1-4月份,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奥迪上险数分别为236061辆、236493辆、241513辆。
经济因素是豪华品牌销量增长的支撑,同时豪华品牌消费升级的市场现象也必然将加速两极分化的演变趋势,而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品牌车型价格的下探,是上险数劲增的原因之一。在国内汽车市场中,中国品牌、合资品牌以及豪华品牌在多数车型的价格上,存在着较大的重叠性,选中国品牌的顶配还是合资品牌的入门,选择合资品牌的顶配还是豪华品牌,是消费者购车时经常考虑的问题。
此外,豪华品牌存在着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在消费者购车时,二手车的保值率也是其上险数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销量和上险数是市场最好的反馈,可以说疫情加速了汽车市场的“洗牌”,今年前4个月国内新车的上险数已经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是中国品牌、合资品牌以及豪华品牌之间的竞争却在加剧,车企之间的分化也是趋加明显,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好的产品不仅是市场需要的,更是消费者需要的。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