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SUV动力越差卖得越好,是消费者太傻还是车企太逐利?

2021年08月04日 09:44:06
分享到:
来源:SUV大师

轿车阵营里,销量榜单TOP5常年被搭载1.5L、1.6L 自然吸气动力的车型所占据。SUV阵营由于车重较大以及自主品牌较给力等原因,多采用1.5T涡轮增压动力,情况略好。但在大师看来,最近SUV阵营也有弱化动力的趋势,而且已有不少自主品牌车型采取了加推低规格动力版本的试水策略。

劣币驱逐良币?

其实并不能这么说,这种情况并不能怪车企省成本,出现这样的趋势更大部分原因出于消费者的口味偏向还有选择偏好上。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点,价格高低与利润并没有直接关系。举一个颠覆大家印象的例子,你去外面木桶饭吃个快餐,16块的爆炒牛蛙饭,往往要比11块的鱼香茄子饭利润更低。

而卖车的利润也与动力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无论动力规格高低,车型在销量不高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利润无法覆盖动力研发费用的情况。

采用更高规格的机械底子,车企更多要考虑的是,该规格是否符合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口味。不管规格高低,利润都可以由车企主观调控。制造成本的高低,更多是反映在终端价格层面,并不能直接说明利润。

换而言之,并不存在车企主观层面的劣币驱逐良币一说。正如那碗木桶饭一样,价格高并不等于利润高,在销量不提升的前提下,亏损也是很可能的事。相反,那些规格较低的动力总成,反而可以拥有更可观的利润空间,如果市场反应好,低规格利润超越高规格并不是新鲜事。

市场口味

正如大家所看到轿车阵营的口味偏好一样,动力规格并不是国人购车的主要需求点。动力好固然是好事,但是在品牌、空间、价格等其他因素面前, 动力在国人的观念中可谓是不值一提。

大家去看车大多数都是关注自己喜欢的品牌,去到4S店主要针对空间以及配置等静态层面进行体验,动态试驾多是走个过场,很多消费者对动力是否够用更是没有概念。

教育的潜移默化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车速快或者加速快几乎和不安全划上等号。追根溯源,从我们学车开始便已注定。大多数驾校以及教练为了提高考试的通过率,或多或少会对学员灌输“车越慢越稳”的思维。

甚至绝大多数学员到毕业的一刻都没学习到时速超过40km/h的驾驶技巧,而地板油以及上高速的技巧及经验更是为零。开车车速慢、加速起步慢成为了驾校毕业的不成文思维。

畸形观念

最近大家从网上也看到不少因为超车不舍得地板油,最终由于超车时间过长导致和对向车道车辆发生碰撞的事故。耐人寻味的是,发生这样的事故往往不是车型不够动力,而是车主根本舍不得深踩油门。

深思多一层,无非就是车主认为深踩油门比较伤车,又或者对深踩油门的体验比较恐惧,但其实这样的恐惧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情况。

用车环境

回归到用车层面,大师曾经劝过不少长辈以及朋友买车多关注动力表现,但他们大多表示“又不是开赛车”,现在的1.5L动力上下班也很够用啊。抛开认知偏差不说,更有甚者以“从没地板油过”为由,证明其1.5L自然吸气车型动力澎湃。

其实也能理解,在学车培训缺失的前提下,日常拥堵的上下班路段确实也少有让大家尝试动力的场景。在这样的开车环境下让车主们形成了较为佛系的操作惯性,油门踏板的后半段也被车主们自主封印了起来。

消费者行为逆反馈车企

综上所述,虽然高规格动力确实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以及更从容的驾驶方式,但在各种环境及周边因素的影响下,高规格总成的大部分动力并没有被消费者利用上。我们从常年需要清积碳的保养项目,容易堵塞的颗粒捕捉器就能看出一二。

另一方面,低规格动力版本往往定价更为亲民,在“没有刚需”以及“体验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都用钱包将票投给了低规格动力,低规格动力的畅销也逆向反馈到车企的车型研发思路中。

大局已定

在销量的反映下,相信不是傻子都知道该生产怎样的车型容易大卖,最后便形成了车型动力搭配“不进反退”的趋势。三年前大师在某些车型上看到的1.5T、1.6T涡轮增压动力,如今部分已成为绝唱,全系自然吸气发动机成为潮流。

不过大师也看到有部分车型在保留涡轮增压动力版本的前提下,新增了更入门的低配动力总成。毫无疑问,“两条腿走路”的开发方式成本更高,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显而易见,高配动力版本在入门动力的影响下,前路并不明朗。如果消费者继续一味追求低规格动力总成,相信在利润的驱使下,平民车型被剥削动力体验也不是不可能。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