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断舍离”的海马,仍旧未“上岸”

2021年11月05日 17:23:05
分享到:
来源:马拉车市

近日,由于财报更正幅度较大且更正时间滞后,海马汽车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据监管函显示,2021年月4月23日,海马汽车披露了《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以及第三季度报告财务报表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

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由4.42亿元更正为2.02亿元,半年度营业收入由13.11亿元更正为6.24亿元,前三季度合计营业收入由19.37亿元更正为9.38亿元。

深交所明确指出,海马汽车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4条、第2.1条和第2.7条的相关规定,“请你公司董事会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海马汽车颇为不易地实现了“摘星去帽”,将股票代码由“*ST海马”变回了“海马汽车”。

十年一轮回?

海马出现“会计差错”早有先例

事实上,海马汽车出现“会计差错”已非首次。资料显示,十年前,海马汽车就曾出现过类似的“会计差错”。

2012年4月14日,海马汽车发布《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的公告》。

公告内容显示,财政部驻海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于2011年8月8日至9月19日对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并出具了《关于对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

而最终的检查结论为会计核算不实。其主要包括:收入核算不实、成本费用核算不实,以及其他一些科目核算不规范等。彼时,海马汽车被责令限期整改,且依据相关规定被处以了2万元的罚金。

虽然出现“会计差错”的并非海马汽车一家,且在出现问题后海马汽车均进行了公告和整改,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差错”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误导”投资者的事实。

此外,从两次出现会计差错的时间节点来看,对于海马汽车而言本身也处于相对敏感的时期。

2010年的会计差错,是发生在海马汽车的财务状况正处于相对良好的时期。因为就在2007年,海马汽车曾创下了年盈利4.9亿元的“创举”,而这一记录至今未被破去。从2007-2010年左右,虽然盈利略有下滑,但总体营收处于上升期,彼时的海马也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垂青。

而此次出现会计差错的时间节点,对于海马汽车而言则更加关键。众所周知,连年亏损的海马汽车在2019年的时候,股票代码变成了“*ST海马”,其公司股票自2019年4月24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企业要想实现去掉名称前面的“*ST”,最核心的参考要素便是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报。这也直接影响到企业股票是否会被退市。

可见,出现会计差错的两个时间节点,对于海马汽车以及广大的投资者而言,都是异常重要且敏感的时期。引人关注,也在情理之中。

4月披露“会计差错”

次月成功“摘星去帽”

其实,此次海马汽车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而引发热议的关键,在于几个时间点。

4月、5月和11月。事实上,海马汽车披露了《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而在5月,“*ST海马”便实现了“摘星去帽”,股票简称变回了“海马汽车”;而深交所的监管函下发时间则在半年之后的11月。

按照我国证交所和证监会的定义,上市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被实行退市预警。

而ST股想要去掉前面的“帽子”,必须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年报必须盈利,每股净资产必须为正值,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没有重大会计差错和虚假陈诉,并且没有重大事件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受严重影响的情况。

如果按照规定,4月已然披露出现会计差错的海马汽车,却能够在次月实现摘星去帽,似乎与ST股去帽的要求产生了些许冲突。

或许,只能理解为此次会计差错还算不上是“重大”和“虚假陈诉”。此外,由于三份财报均为“翻倍”了营收,并未推翻企业年报盈利,以及扣非净利为正值的事实,故而也符合“去帽”的硬性指标?

虽然成功地将自己拯救于退市的边缘,但不得不说,海马汽车的近况还谈不上真正的“起死回生”。毕竟以汽车生产制造销售作为主营业务的海马,其主业的成绩还无法让人满意。

断舍离的海马

依旧未能上岸

昨日,海马汽车发布了《关于2021年10月份产销数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10月,海马汽车当月销量为2854台,今年1-10月,累计销量为25182台,同比增长136.98%。

结合海马汽车当前的状况来看,似乎还算是说得过去。但据了解,海马汽车所披露的销量数据,至少在前9个月里是包含了为小鹏汽车代产的小鹏G3后的数据。

马拉车市查询了小鹏G3的销量数据后发现,今年1-10月,小鹏G3共计交付超过了2万台。若海马的销量包含了部分小鹏G3的销量的话,那么今年1-10月,海马汽车自家产品的销量还不足万辆。

另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深交所发监管函所指出的海马汽车营收“会计差错”,也与代工小鹏汽车有关。海马汽车的三次财报均没有采用净额法,而是将通过代工小鹏汽车相关车型所获收入,采用了总额法计入财报。故而出现了营收翻倍的结果。

当然,随着海马汽车与小鹏汽车的代工合同今年年底到期,下一个年度会否继续保持合作,还是未知之数。一旦双方分道扬镳,彼时海马汽车的财报大概率不会再“出错”,但产销数据势必将会比之前的要“难看”太多。

2019年5月,阔别海马董事长职位六年之久的景柱再度出山,试图拯救海马于危难之中。随着景柱的复出,随即海马进行了战略调整。通过出售上海、海口两地401套闲置房产,以达到为海马“输血”的目的。

同年9月,海马汽车又将其所持有的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以8.06亿元加股权交易基准日与股权交割日之间的期间损益价格,进行了转让。

践行了“断舍离”的海马,经过2年时间的努力,实现了摘星去帽,扭亏为盈。但自身产品的产销却始终无法跟上主流车企的节奏。对于海马汽车而言,也依旧仍未上岸。

当然,海马汽车相对于其他的边缘车企而言也是有着一定的优势的。据了解,作为海南唯一车企,未来海马汽车或将依靠当地的地理优势加速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

资料显示,海马汽车自去年1月开始宣布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水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化站等,这不仅是景柱重新回归后的战略方向改变,同时也给海马汽车的崛起带来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马曰:

据马拉车市统计,自2019年开始先后已有五只汽车股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其中夏利已然退出历史舞台,海马力帆和庞大则均完成了“摘星去帽”,只剩“*ST众泰”还在继续。可即便是实现了去帽,这些车企也难言有了彻底翻身的契机。毕竟多年的“欠账”和诸多沉积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而转型似乎成为了这些曾经身处绝境的边缘车企唯一的破局方式,只不过最终的效果却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