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从相关渠道获悉,逍客e-POWER正在南欧进行测试,并曝出了部分谍照。e-POWER作为日产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在纯燃油到纯电动力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搭载此技术的轩逸e-POWER已经率先在中国市场上市,相信逍客e-POWER也会很快登陆中国市场,这将很好的弥补日产乃至整个合资品牌在新能源紧凑级SUV产品方面的欠缺。
最新V-Motion设计 更时尚
从谍照可以看出,逍客e-POWER采用了日产家族式的V-Motion设计语言,前格栅与大灯相连形成一个大大的“V”型,前机盖和下唇位置都布满了棱线,使车头具有更强的立体感,比现款燃油版车型更加激进、运动。
逍客e-POWER的腰线采用了前低后高的设计,营造出更高的车尾视觉重心,配合漆黑的D柱形成的悬浮式车顶,呈现出一种更加年轻化、运动化的视觉效果,这与运动化的车头设计形成了很好的呼应,体现出很好的设计统一性。
逍客e-POWER预计将采用一台154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搭配一台140千瓦(190马力)的电动机,但发动机仅作为电机和电池组的动力来源,并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也就是说,这将有两个好处,首先新车的动力响应将非常快,与纯电车型无异。其次内燃机可以始终将转速保持在最佳经济域内,最大程度提高能量转化率。
瞄准市场缺口
从今年1-10月新能源市场销量看,上榜车型主要呈现一种两级分化态势,一部分是20万元以上,以特斯拉国产双雄和比亚迪汉EV为首的中高端纯电动产品。另一部分则是宏光MINIEV为首的10万元以内,个性化小型、微型纯电动产品。10-20万元区间最像样的紧凑级SUV产品只有比亚迪宋DM系列车型了。
如果将榜单再细分一下,采用增程式动力的车型就只有理想ONE一款。此前纯电动车型因为国庆假期充电难问题闹上了热搜,这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增程式动力的重要性。而其他同样采用增程式混动的车型还有岚图FREE和赛力斯SF5,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售价偏高,而且都是定位中型或者中大型SUV,并没有更入门的紧凑级SUV产品。这似乎说明一个问题,紧凑级增程式SUV产品存在一定缺口。
而正是这个缺口,可能就是逍客e-POWER的好机会。因为轩逸e-POWER已经率先一步在中国市场上市,作为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紧凑级轿车,选择口碑和销量最佳的轩逸作为日产e-POWER技术的中国首秀是非常明智的。3.9L的百公里油耗,300牛·米的扭矩输出,已经是非常“离谱”的数据了,13.89-15.59万元的售价却仅是正常紧凑级合资轿车的价格,由此可见此项技术的成本问题已经被日产解决。
10-20万元区间存在紧凑级增程式SUV产品空缺,而日产e-POWER在技术和成本上均已经攻克了难关,只要把搭载这套技术的逍客e-POWER引入国内,并将主销车型的售价控制在15-20万元区间,相信很可能将开创一大片蓝海市场。
小编观点:目前几大日系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之路上,相比各大新势力已经有了较为明显了差距,要想直接在纯电动赛道上反超后者恐怕不是上策。但日产在中国市场充电设施尚未饱和阶段,以e-POWER增程式混动作为过渡,并且靠瞄准市场空缺的方式缩小差距,争取纯电动技术发展时间的策略,是非常明智的。也希望日产能加快产品更新速度,实现在近日全球发布会上给出的未来5年将推出20款纯电动车和e-POWER车型的目标。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