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点:
2022年米其林、固特异等齐涨价,最高10%
大有时空与奇瑞雄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年度销量榜出炉,六家合资车企下跌
美国加州车管所将重新评估特斯拉FSD
重庆市:将完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现场播报
畅联股份与奥动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网易汽车: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奥动”)与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畅联股份”)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基于各自在换电商业模式以及供应链精益管理的优势,展开对应的商业合作,达至优势互补、商业共赢。
与此同时,奥动也与畅联达成共识。双方将在目前“双碳”背景以及全球经济绿色能源转型的大共识下,积极协同探索各自优势领域的业务机会。包括加强高层交流合作,围绕敏捷供应链合作、商用车换电模式供需侧互补强强联合,同时,双方也就动力电池仓储与安全管理合作、电池梯次应用与物流园储能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目前,奥动新能源已完整构建了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换电业务生态,并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547座新能源换电站,建成多个城市级换电补能网络。如今,随着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正式签订,畅联与奥动双方也将通过各自的优势强强结合,围绕新能源换电模式下的供应链业态,积极助力“3060”双碳目标达成。
大有时空与奇瑞雄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车讯网:日前我们获悉,国汽大有时空科技(安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有时空)与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狮科技)在奇瑞汽车研发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雄狮科技总经理邬学斌、大有时空总裁韩建新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据悉,大有时空与雄狮科技将会组建联合工作组,在智能汽车的云车路协同技术、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虚拟仿真测试等方面开展技术联合、开发深度合作。雄狮科技总经理邬学斌表示,奇瑞汽车将继续大力加强自动驾驶技术及应用的投入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大有时空将会为搭载雄狮智能驾驶系统的量产汽车提供高精度地图以及高精度定位等服务,并配合雄狮科技完成自动驾驶系统开发、测试验证等工作。此外,大有时空还将为雄狮科技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仿真场景库、仿真软件平台以及测试服务,加速自动驾驶车型的研发、量产进度。
后市场资讯
2022年米其林、固特异等齐涨价,最高10%!
@AC汽车:1月12日,米其林发布轮胎涨价通知单,称鉴于过去一年多轮胎原材料价格大涨,国际货运与物流成本持续攀升,故而决定自2022年2月1日起,对米其林品牌乘用车轮胎、百路驰品牌轮胎进行价格调整,价格调整幅度最高至+3%。
同时,米其林还发布了工业胎涨价通知单,称决定从2022年2月1日起(以开票日期为准),对旗下公路运输卡客车轮胎进行调价,幅度为5%-8%。
除此之外,近期已经有多家轮胎企业宣布涨价,包括正新橡胶、玲珑轮胎、固特异、佳通等知名企业。涨价原因主要都是原材料涨价,及环保政策下企业用电、用气价格猛增。
威孚高科拟设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合资公司
@盖世汽车:近日,威孚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IRD Fuel Cells A/S(以下简称“IRD”)、Borit NV(以下简称“Borit”)拟与Robert Bosch Internationale Beteiligungen AG(以下简称“RBINT”)、无锡市高新区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新动能基金”)共同投资人民币5亿元设立无锡威孚氢燃料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暂定名,最终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为准,以下简称“合资公司”)。
威孚高科表示,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出资22500万元(占比45%),IRD出资7500万元(占比15%),Borit出资7500万元(占比15%),RBINT出资7500万元(占比15%),新动能基金出资5000万元(占比10%)。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合资公司75%股权,合资公司将会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悉,该合资公司将独立面向中国市场,并积极拓展潜在亚太市场,依托威孚高科集团化运营平台,采用多品牌轻资产运营模式,将威孚高科集团范围内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相关业务进行整合,深化与各战略伙伴的合作,进行产品的应用开发、供应链、制造、销售及服务等。合资公司成立后,将着力落实威孚高科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业务战略规划第二阶段小规模化市场应用和第三阶段规模化增长的战略任务。在合资公司5亿元注册资本的基础上,后续威孚高科将继续推进以合资公司为主体的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业务亚太基地建设,拟于2025年前另行规划新增投资约7亿元。
厂商动态
年度销量榜出炉,六家合资车企下跌
@财经头条: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厂商零售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累计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2021年12月销量为210.5万辆,同比下降7.9%,环比增长15.9%。
乘联会表示,受疫情变种困扰和疫情散发的影响,个别地区的年底销量颇受冲击,但随着春节前回乡潮的启动,12月整体车市的零售有明显改善。 从2021年车企零售数据来看,销量前十五榜单中有8家车企实现增长,有7家车企出现下滑,上涨家数略高于下跌家数。 从品牌属性来看,出现下跌的大多来自合资品牌,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 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六家均出现下滑。
保时捷申请涡轮增压器新专利
@车家号:据外媒报道,保时捷(Porsche)申请了涡轮增压器新专利,可显著增强性能并提高效率。在专利申请中,保时捷建议将压缩机从排气涡轮中分离出来,或从排气涡轮中分离出来,因此会需要两个与旁通阀相关联的排气涡轮机。该涡轮机可在低转速下关闭,以最大限度地从废气中提取能量。当这些涡轮机旋转时可为发电机供电,同事还可以为电动机供电,然后电动机驱动压缩机。从本质上讲,该专利是将电动涡轮增压器的概念与双涡轮增压器装置的概念相结合,同时将大型单涡轮增压器的更高输出与两个较小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和响应相结合。由于排气涡轮机没有直接连接到压缩机,即使一侧低速旋转,“解构”涡轮机的另一侧也可以高速旋转,这意味着每个涡轮机都可以始终在各自的最佳运行范围内运行。
由于“大涡轮”(压缩机)由电动机驱动,动力输出可以瞬间完成,且当转速较高时,“两个小涡轮”(排气涡轮)上的旁通阀(基本上作为外部废气门工作)可以打开以提高经济性并减少巡航时对发动机的压力。
保时捷特别提到,该专利涡轮增压器不需要高增压压力(更大的涡轮增压器通常比较小的涡轮增压器需要更少的增压来实现相同的功率),但会得到较小涡轮增压器的响应。全新专利涡轮增压器具有更大功率和更高效率,可能仅使得安装更加复杂。若成本降低,并与保时捷正在开发的合成燃料相结合,可使内燃机火焰燃烧更长时间。
智能网联
采埃孚将研发集团全球首个L3自动驾驶系统
@汽车之家:近日,采埃孚宣布将携手越南自主汽车制造商VinFast开发先进的L2+级别自动驾驶和泊车功能。未来几年,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开发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包括交通拥堵巡航(TJP)、高速公路驾驶巡航(HDC)和自动代客泊车(AVP)等。该项目将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德国和美国团队协作开发。
根据规划,双方将通过硬件预埋实现L2+的自动驾驶功能,并通过影子模式和云端数据闭环迭代来最终达到L3功能的可靠量产。其中2023年,双方将率先量产交通拥堵巡航(TJP),未来逐步迭代高速公路驾驶巡航(HWC)等功能,届时将在北美、欧洲市场同步投放。
美国加州车管所将重新评估特斯拉FSD
@搜狐汽车:日前,有海外媒体报道称,美国加州正在重新评估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测试项目,以确定该公司的软件是否应受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的自动驾驶汽车法规的约束。
据悉,上周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向特斯拉通报了该州监管机构的审查情况。“特斯拉最近的软件更新、显示FSD使用时有危险的视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展开的公开调查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等诸多因素促使DMV决定对特斯拉FSD进行重新评估。”DMV说道。
据测试用户发布的视频显示,2021年10月,搭载当时最新版本10.3 FSD软件的特斯拉汽车,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多次发出前方碰撞警告。然而,特斯拉在一天之内就修复了软件。
加州DMV和特斯拉并未立即回复置评请求。但此前马斯克曾公开表示,特斯拉FSD没有误导特斯拉车主,也没有让他们的安全受到威胁。“订购特斯拉时,请阅读网站提供的说明。当你打开说明的时候,仔细看看上面写着什么。说明已经写的非常、非常清楚了。”马斯克说道。
综合资讯
充电联盟:去年充电基础设施增93.6万台
@汽车之家:日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了2021年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13家,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14.7万台。
2021年12月比2021年11月公共充电桩增加5.5万台,12月同比增长42.1%。截至2021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14.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47.0万台、交流充电桩67.7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589台。2021年,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2.83万台。
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13家,分别为:星星充电运营25.7万台、特来电运营25.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云快充运营14.5万台、南方电网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3.5万台、汇充电运营2.7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2.6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3万台、万马爱充运营2.0万台、中国普天运营2.0万台、万城万充运营1.2万台、亨通·鼎充运营1.1万台。这13家运营商占总量92.9%,其余运营商占总量7.1%。
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湖北、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1.7%。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浙江、福建、北京等省市,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2021年12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11.71亿kWh,比上月增加0.89亿kWh,同比增长42.0%,环比增长8.3%。
2021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93.6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34.0万台,同比上涨89.9%;随车配建充电桩激增,增量达59.7万台,同比上升323.9%。截止2021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同比增加70.1%。2021年充电总电量达111.5亿kWh,同比增加58.0%,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重庆市:将完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腾讯新闻:为加速构建完善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助推全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起草了《重庆市加速构建完善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包含公平竞争方面的意见)。
重庆市经信委对外公布《重庆市加速构建完善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工作目标中提到,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10座;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50万辆(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2025年底本地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40%;新建车路协同道路长度超过1000公里、启动超过500公里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公众如有意见和建议,可向重庆市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反馈。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