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我们看到比亚迪迈入世界500强,到底看见了什么?
正文:
如今,在每一代iPhone发售之后,大家似乎都无比怀念乔布斯——iPhone 14也没有任何例外。有人评价:“iPhone 14可能是苹果帝国盛极而衰的标志。自从乔布斯去世后,一家再无创新和进取精神的企业开始吃老本。”
乔布斯的成绩斐然,他在临终之际曾对辉煌的一生进行短暂概括,成为世界500强的苹果是他的骄傲所在。若乔布斯早生些年头,苹果与世界500强的关系可能没那么紧密。这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或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是最开始由财富杂志所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仅限于制造业、采矿业与能源勘探业等传统行业,将新兴产业“无情”排除在外。那时,这份榜单的评选也仅仅停留在美国。
改变发生在1990年,在欧共体和加拿大于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议案的背景下,财富杂志所发布的榜单不再区分美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作出调整。而在30年后,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国入榜企业首次超过美国,世界500强格局再次生变。
两大标志性事件,足以看出世界500强与全球经济形势关联密切,可看作是世界商业发展的风向标。而在近期,2022年世界500强榜单再次公布。一方面,中国新能源领军者比亚迪首次入榜;另一方面,特斯拉的排名也迎来了快速上涨。
这是否又释放出了新的信号?
红利之下“两条腿走路”更稳
从汽车行业来谈,无论是比亚迪强势进入榜单,还是特斯拉排名直线上升,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攀升有着密切的关联。
自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去年全年累计销量破350万辆,同比劲增157.8%,渗透率提升至15%左右,达到去年三倍。进入今年,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不减,6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27.4%,相比去年又是一次翻番。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是一片广阔的蓝海。“纯电?还是混动?”问题已经出现。
尽管纯电动汽车看上去“进化”地更加彻底,但基于用车需求以及技术演变层面来看,混动汽车在长时间内将是不可替代的出行补充方案。此前,由中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组织上千名专家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各占50%。
数据层面,在今年上半年,国内仅插电式混动动力汽车销量就已达53.6万辆,接近去年全年总和。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插混技术不断进步,风口已经到来,预计今年插混的销量达150万辆。”
从某种层面上来谈,正如当年斯威、众泰等国内车企一门心思扎进SUV领域一般,真正靠SUV发家的,如今也就只有长城。缺了轿车,或者说缺了混动,或将难以在产品端形成更完善的竞争力,在市场“野蛮生长”之后的淘汰赛中失去先机。
“两条腿走路”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的也就比亚迪这么一家。
比亚迪的“做到”,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其一,比亚迪已打造出王朝、海洋与两大系列。目前来看,王朝系列兼容纯电动与混合动力系统,海洋系列目前在售车型则有海豚、海豹两大纯电动新品。
其二,比亚迪将“做到”落到实处,两大能源板块市场销量齐头并进。以最新的8月销量数据为例,比亚迪总销量近17.5万辆,超越一众合资车企拿下国内品牌销量头把交椅。其中,比亚迪DM车型占91299辆,EV车型则销售出了82678辆,呈现出了更健康的发展态势,也与《路线图2.0》作出的预测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通过“两条腿走路”,比亚迪愈行愈稳,越走也越有自己的风范——在多样的动力选择之外,王朝与海洋两大系列又分别向高端化、年轻化、个性化与运动化等用车领域进军,如旗舰产品唐、纯电新物种海豚以及性能出众的海豹等,进一步填补市场空白,开拓出了新的蓝海。
比亚迪的稳中见新,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中求稳,事实上是在讲述着相同的故事——当技术法规不再成为边界,当用户需求被全面理解,新能源汽车的下一步必将踏入星辰大海。
这不止是比亚迪的胜利
当我们看到比亚迪迈入世界500强,到底看见了什么?
这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胜利。翻开今年以及过去几年的世界500强榜单,我们能够发现中国虽有大量企业入围,但银行、电力通信、建筑等传统行业相对较多,新兴行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公司,部分企业玩的是用户运营、拼的是渠道服务,掌控核心技术的企业其实并不多。
看到比亚迪入榜,最高兴的也许是华为——过去,许多人不甘又庆幸地谈到:“华为在世界500强榜单中以一己之力抗衡苹果、微软,实在是辛酸。”今天,在比亚迪加入之后,华为身边来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盟友。
看上去是家老牌车企,但比亚迪玩技术比任何一家新势力都要卖力。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比亚迪在今年着重发力,不断有新品问世,包含汉系列、唐系列、海豹、驱逐舰05等等,不止旗下产品更新了个遍,而且一款款全新之作也是砸的消费者大呼过瘾。
部分人也许只看新车,而汽车有文化则看到了比亚迪在2021年投入的百亿研发费用。事实上,不止在去年火力拉满,今年数字更是惊人,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便已达到64.7亿元,同比增速达46.63%。翻开历史,由“技术狂人”王传福带领的比亚迪,每一年在研发投入上几乎都可称得上是大手笔,年年都是汽车行业之最。
比亚迪在“养鱼”,不过这个“鱼”,端上“餐桌”的方式可有点不同。
在多年大规模研发投入之下,比亚迪形成了一个深不见的的“技术鱼池”,打造出了刀片电池、DM-i超混系统、全球首次量产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的e平台3.0、在车规级领域具有标杆性意义的IGBT4.0技术,以及1200V 1040A SiC功率模块、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等等黑科技,这也为比亚迪“两条腿”走路提供了核心支撑。
今天,比亚迪“技术鱼池”仍不断扩容。2022年5月20日,比亚迪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及首款搭载了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海豹。比亚迪海豹成为了全球首款搭载CTB技术的量产车,同时也是首款搭载iTAC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的车型。
汽车有文化了解到,比亚迪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简化了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得益于CTB技术的优势,搭载CTB技术的e平台3.0,在安全、操控、高效和美学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赋予整车更强的性能表现。
可以看到,比亚迪不仅仅突破了国外汽车品牌在动力系统上的技术封锁,更从芯片乃至整个半导体领域,助力中国汽车产业摆脱了对欧美等科技强国与地区的依赖,也与华为等公司一起,让中国在某一领域由追赶者变成了领先者。
从“强”窥见“强大”
再看世界500强,其评选标准一直有所争议。为何坚持以企业营收作为考核标准,而非是更能体现发展潜力的企业利润?汽车有文化认为:以企业利润进行考核,更能展示的是企业赚钱能力;而以营收为标准,则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
虽才踏入世界500强,但比亚迪却已跨过了技术层面的自强,以完善的布局及齐全的体系,展现出一个世界企业或者说全球品牌该有的大格局与大担当。
如今落子的比亚迪,面前早已换上了世界棋盘。
据了解,比亚迪旗下纯电动商用车已成功进入欧美日韩澳等发达国家市场,商用车全球累计销售8.5万台,其中纯电动客车超7万台,纯电动卡车及专用车超1.5万台,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400多个城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纯电动大巴不仅销往了20多个欧洲国家,在汽车的发源地稳占一席;而且进入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其它发达国家,比亚迪纯电动巴士在日本市占率排名更是达到第一。
随着商用车在海外的大获成功,比亚迪旗下乘用车出口业务不断提速。目前,唐EV已在挪威开售,海豹、海豚以及元PLUS业已亮相日本。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市场也在运作当中,海外业务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一面开拓全球市场,把控全球化经济趋势;另一面,比亚迪则不断积极扩大基本盘,在电池、光伏、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领域加速突破,如在2021年,其与京阪巴士及关西电力合作,共同打造的日本首条纯电动公交环线正式运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抵御风险的实力。
因此,比亚迪身上不仅笼罩着全球汽车产业的聚光灯,而且在金融领域也被多家投资机构看好。如在近期,美银曾予比亚迪股份目标价452港元,较现价仍有72%上行空间。
汽车有文化认为:比亚迪增长的潜力,是技术自强所致,更加是因其全面强大而来。
有文说:
尽管都在技术与市场上有着引领性的地位,但比亚迪注定不会成为苹果,或是华为。比亚迪一直都有自己的战略定力,从一直以来对技术自强的坚持,到“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再至与欧、美、日等车企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乃至整个发展布局与业务模式的构成,比亚迪一直行进在既定的轨道上,成为能够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并可持续突破自身的企业。
因此在汽车有文化眼里,相比起比亚迪获得入选世界500强的荣誉,实则是世界更需要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去改变世界、改写未来。
撰稿:欧阳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