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着互联网大厂背景的“蔚小理”,再到格力、创维、恒大等重资产企业的先后入局,新能源汽车作为朝阳产业的重要意义,早已是路人皆知。因此,虽说风口的位置就那么大,但仍挡不住源源不断的外行人拼命往里面挤。
10月18日,在刚刚过去的年度科技日中,富士康带来了旗下的纯电两厢车Model B和纯电皮卡Model V,如果加上去年科技日亮相的纯电SUV Model C、纯电轿车Model E以及纯电巴士Model T的话,短短一年内的五款产品布局,配合着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足以令其配得上“特斯拉劲敌”的称号。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据富士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扬伟表示,“富士康不会销售自家品牌的电动车”,并且补充“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为特斯拉生产电动汽车”。此番言论一出,令不少用户大失所望,其中既有对富士康弱化新能源汽车行业参与度的惋惜,也有对其高调入局、低调发展的不解。
众所周知,作为苹果公司最大的代工厂商,富士康牢牢掌握着苹果手机的制造业务。其中,苹果公司负责芯片和软件开发业务,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性能与口碑;而富士康则拥有充足的产能和较低的人力成本,能够实现规模化的快速生产。二者结合,能够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实现了相互成就。
然而,纯电动车是不是“带有四个轮子的iPhone”呢?就目前的行业发展来说,这种想法多少显得有些幼稚。不可否认,早在“蔚小理”发展之初,三者均经历过“代工模式”,但无论是从品质把控、设计灵活度,还是品牌形象层面来看,都不如自建工厂来的实在。因此,目前除蔚来汽车以外,小鹏、理想均走上了“重资产”的发展模式;而在没有深度合作基础的信任下,车企也不会随意将“生命线”交给别人。
其次,不同于富士康每年破亿部的手机订单,目前纯电动车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除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以外,多数品牌的月销量仅维持在万辆左右。在此基础上,富士康如果开设很多车型的生产线,会带来成本增加、产能浪费,以至于“费力不讨好”;但如果想要寻求特斯拉订单,面对其持续压缩的制造成本、逐步缓解的交付压力,富士康又会丧失定价主动权,可能会“赔钱赚吆喝”。
除此以外,目前特斯拉中国正在逐步提升产能,不仅能够覆盖海外市场,国内订单的等待时间也正逐步缩短。因此,目前似乎很难想出特斯拉寻求富士康合作的“理由”,而富士康抛出的这支“橄榄枝”,大概率将落空,变成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结语:不可否认,富士康在成本把控与生产效率层面拥有强大优势,再加上雄厚的资金背景、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它或许比恒大等品牌更适合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然而,新能源汽车与手机行业有着天壤之别,尖端科技实力才是重中之重;当华为、百度成为该领域“香饽饽”时,富士康也得承认,仅靠“代工”已经很难容得进去了。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