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创新思维赋能非遗保护 “宝”护不遗余力守护一“马”当先|汽势

2022年12月10日 10:38:01
分享到:
来源:汽势传媒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宝马说,这是他们“家在中国”该做的,也应该做好的。

12月7日,2022“BMW中国文化之旅”正式发布了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和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编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宝马爱心基金资助的《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以及由创新基地清美师生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设计的系列非遗文创品。

“人世漫长的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有人用几十年光景坚持做同一件事,同样有企业坚持十几年做同一件事,就像来自德国的车企宝马,十六载致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件事无关利益,同时又需要付出长期的心血。

2023年,华晨宝马即将迎来公司成立20周年,此次《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的发布就是BMW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对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献礼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来自德国的企业,2007 年BMW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就发起了“BMW 中国文化之旅”,十六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正如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先生所言:“多年来,宝马集团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战略核心。对于我们而言,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绿色低碳,更关乎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互动。”

他强调:“16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在各地方政府和权威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为中国社会非遗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宝马集团‘家在中国’的理念。”

《案例集》巧心思,16载非遗保护硕果累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日新月异,传统的手工艺面临被遗忘和没落的境地,文化遗产又具有不可再生性,一系列矛盾下亟待有责任的企业介入。

“BMW中国文化之旅”发起于2007年,是BMW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问题发起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持续深耕十六年之久,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拍即合的背后,是新消费时代的需求,是中国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下非遗的新机遇,也是宝马集团“家在中国”理念的落地实践。

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4项(含昆曲、古琴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

此番发布的《案例集》更是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工艺美术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案例集》将于2023年1月正式上市出版,集结了具有代表性的29个非遗传承人与清华美院导师一对一合作的生动案例,通过传承人分享及导师评述的方式,详实记录了“设计师+非遗传承人”合作的历程、经验与心得。

这些非遗文创品由清华美院导师和非遗传承人以一对一“做中学”的创新模式共同创作设计,清美师生与非遗传承人互相学习,相得益彰。一方面,保留了传统非遗的精湛技艺及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以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宗旨,以设计思维开发更契合现代消费者市场消费习惯及偏好的非遗文创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马赛教授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社会上每一份力量的参与。我们与宝马长期以来的深度合作以及屡屡取得的硕果,正是最好的印证,也是以设计思维赋能公益的成功典范。”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表示:“这本《大美中国:非遗保护创意创新案例集》是对非遗传承人创新成果的记录归纳,将为非遗行业及社会各界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借鉴与启发。”他强调,“我们将以此《案例集》发布为契机,继续携手各界有识之士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就浓郁多彩的当代非遗画卷。”

科技馆大展,非遗文创全新亮相

除了《案例集》,创新基地全新发布云南非遗文创品。这些作品是创新基地赋能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云南探访的非遗传承人,以“做中学”的模式共同设计开发的非遗文创品。

据汽势Auto-First了解,全新发布的云南非遗文创品将连同创新基地海南、辽宁的文创品一起于2022“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上展出。该展览由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主办,将于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3月6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面向公众展出。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先生强调:“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保护与传承,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的活力,以新的时代风貌贡献‘美丽家园’。”

事实上,“BMW中国文化之旅”也走了一条探索之路,从早期“授人以鱼”的捐助模式升级为“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意味着不仅让非遗走出家乡、走出大山,更是在传承保护基础上实现创新,带动非遗传承人和一方本土经济。

从这个角度而言,“BMW中国文化之旅”的平台可以联结车主、经销商、设计师、专家学者等各类社会资源,一起投入非遗项目,搭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社会桥梁,真正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赋能非遗,解锁保护新方式

非遗文创产品是“活”的非遗形态,创新赋能非遗保护并不是简单地将民族图案、传统元素直接搬用或附着到产品上,而是要经过再创造和再加工,采用新的叙事设计手法,利用产品来再现故事,讲好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就是此次《案例集》的主要人物之一。

建水紫陶兴起于明代,有着的千年历史底蕴,纹饰多为诗词歌赋、经文词集以及花鸟绘画,是兼具文化底蕴与生活气息的非遗技艺。田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经过创新基地的学习后,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新理念结合,开展非遗宣传体验式教学和创新思路带徒,开辟了紫陶思路新天地。

市场需求,决定了非遗产品导向。

叙事设计,决定了产品文化内涵。

赋能非遗,“BMW中国文化之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探索之旅。这一点,在与清华美院的合作中相得益彰。此次成果展还将首次把“有味道的非遗”设计带入国家级展馆——中国科技馆。清华美院师生以海南非遗作品为创意源泉,将大海、火山灰、黎锦的植物原料的味道,通过嗅觉设计装置与非遗作品形成视觉、味觉、触觉的多层次共融展示,打造层次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将参观者带至非遗技艺诞生的原生态环境之中,领略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同时,宝马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打造的“华彩辉耀典藏版”7系,将东方美学与宝马百年造车技艺交融,也将首次在国家级展馆面向公众展出。

细节方面,整车设计选取汉代玉环纹样、霁蓝瓷、降真香等中国文化象征元素,并结合刺绣、大漆、螺钿等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用创新思维展现出宝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更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创造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经典案例,在社会各界均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已举办了6场社会创新成果展、超过20场研讨会,有近500位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在创新基地完成了学习、培训、乃至与大师的“一对一”共创。

致力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无独有偶,“BMW中国文化之旅”用16年的时间,走遍中国二十四个省及直辖市,打造出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可持续性公益平台。

正如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所言:“世界因多样而精彩,文化因互鉴而共荣。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不仅成为本土,也成为全球丰富的灵感源泉。我们很荣幸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之一。”

16年砥砺前行,“BMW中国文化之旅”生动诠释了BMW植根中国社会、坚定践行贡献本土社区的承诺。BMW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聚焦“文化保护”、“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社会议题,通过“BMW中国文化之旅”、“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BMW童悦之家”及“BMW美丽家园行动”四个旗舰项目,持续为更美好的中国社会做出贡献。

汽势观:“宝”护非遗一“马”当先

16载非遗守护,非遗《案例集》硕果累累,既是一个阶段的总结,也是下一阶段的起点,我们被这样的宝马实力圈粉。宝马正坚定不移地践行“家在中国”的承诺,将企业社会责任匹配社会实际需求,让非遗在中国大地熠熠生辉。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