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起亚高管:“我们贴得起中国市场”!我们该嘲讽还是反省?

2023年06月26日 18:54:01
分享到:
来源:懂车

作者:JS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年初时,现代起亚一位高管在微博上炮轰比亚迪,直接点名王传福管好自己的团队,diss比亚迪的员工素质低。事件的起因是K3上市,有BYD员工调侃了一句“棒子车”不行。而实际情况确实是现代起亚集团这几年在中国市场过得不是很好,这位高管可能确实是压抑不住了就直接破防。

前几天,这位高管又发表了非常劲爆的言论,大致意思就是:先让子弹飞一会,自己兜里多的是“子弹”。从采访的视频能看得出,他这次虽然多少还是带点急,但并不是破防,说的话虽然难听,但也并不完全没道理。

大家细品一组数据对比,2022年现代起亚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4.3万辆,同比下滑28.4%。更可怕的是,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6年的7.5%跌倒2022年的1.6%。打开销量数据你会发现,起亚品牌只有智跑一款车型能勉强位置月销过千,其他其它车型均没有超过4位数,当年扛大旗的K3和K5现在连突破500都难。真是不得不感慨,这些年现代起亚在中国市场都经历了什么。

当然,自主的进步肯定是现代起亚陨落的主因。但我们不能过于膨胀,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提到现代高管的劲爆言论不无道理。他是在泄愤,但也是在警醒我们。

进步大,差距也依然大

这里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在中国市场几乎已经团灭的情况下,2022年的现代起亚依然以683万辆的数据,跻身全球第三,仅次于丰田大众。我算了一下,即便去掉中国市场的34.3万辆,现代起亚也依然领先于排在第四的雷诺日产

2022年各车企全球销量排名

683万辆是什么概念?大约是国内销量领头羊吉利集团的三倍,是比亚迪的3.6倍。换做你是现代起亚的高管,自己集团明明有吊打你的实力,却要被你调侃成即将走向灭亡,产品连垃圾都不如,你会不会生气?反正我肯定会。

表格里排在第五的Stellantis可能大家会觉得有点陌生,其实它就是FCA和PSA合并后的公司。没错,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这些在中国已经退市和接近退市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依然能卖634万辆,力压通用稳坐全球TOP5的宝座。

中国市场再大,它也只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出头,这正好地球上就是海洋和陆地的比例。近两年我们喊了很多“电车出海”的口号,看完这波数据的对比,我相信大家都深知出海对于中国车企的重要性,而且我们必须抓住这仅有的一次机会,错过了就难有下次。

我们虽然在广袤无垠的陆上称王,但和大海的浩瀚无边比起来,差距真的还很大。

丰田依然是最大赢家

看完现代,我们再看看真正的老大—丰田。单车销量榜中,TOP10里面有5几款车型都是丰田。再夸张一点,前六丰田占了四席。销量最好的RAV4去年一共卖出了1015700辆,这是多少国内车企一整年的KPI?因此,我们在调侃比亚迪混动技术已经超越丰田的时候,要想想丰田只需要两款车的销量就已经超了比亚迪整个品牌。

这就是统治力,丰田永远是自主车企前面的一座大山。我不否认它在某些发展方向上显得不那么主流,比如氢能源。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扎实的市场渠道,丰田确实付得起试错的成本。别忘了它是混动的鼻祖,而且目前混动车型销量丰田依然是全球第一。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丰田这1010万销量里面,中国市场只占了19%,不仅证明它还有一定的增量空间,同时反映了丰田的销量分布非常均匀,结构很健康,这点下面我们聊到大众的时候会展开讲。总的来说,丰田的销量虽然整体表现下滑,但长远来看,我们和这个“巨人”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甚至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去追赶。

大众的声音越来越小

曾经仰仗着中国市场疯狂的市占率,大众一度超越丰田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两年随着自主车企的崛起,国产车渗透率不断攀升,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大众开始表现出疲态。单车销量榜TOP20里面大众没有一款车型入围,销量最高的朗逸排在第21位。

2022年大众集团在国内的销量为315.4万辆,占总销量比例达到了38%,正好是丰田的两倍。作为TOP2的世界级大企业,竟然让一款中国特供车拿下了品牌销冠,可见大众在海外市场车型的表现有多低迷。

可能大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近两年大众在国内的声量变得越来越小。在当年朗逸、途观和帕萨特三驾马车领跑各级别销量榜时,如日中天的大众充满着各种话题,粉丝遍布各个评论区。但凡有一句关于大众的负面评论,总会有一堆打抱不平的“网友”出来反击。

其实大众也很无奈,它和所有的合资车企都犯了同样的错,但它付出的代价却是最大的。眼睁睁地看着各头牌车型被竞品超越,而且这一超就再也看不到翻身的希望。

总结

长篇大论讲了这么多,最后来跟大家简单总结一下懂哥想表达的观点。虽然现代起亚高管公开发表这样的言论欠妥,但我们作为追赶的人,确实应该更加清楚自己的位置。即便形势有利于我们,但也不能把未兑现的未来作为吹牛的资本,毕竟有无数的历史证明过骄兵必败。

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电车送出海外,这真的是汽车百年发展史里唯一能让我们变成主导地位的机会。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