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漪垚
五年前的今天,即2018年9月1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定,由素以铁腕著称的谭旭光,担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拉开了山东重工战略重组中国重汽的大幕。
在当天召开的领导干部大会上,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用3-5年时间成为中国第一”的战略愿景。
自此,朝着这一目标,一场围绕中国重汽“旧摊子”的“新改革”,在谭旭光带领下迅速开启。
转眼五年过去,回首中国重汽这五年来的改革,用大刀阔斧、轰轰烈烈来形容,毫不夸张。看这五年所处的时代环境,用风急雨骤、变幻莫测来形容,亦为恰当。再看改革成效,中国重汽显然早已提速换挡,驶上了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之路。
8月28日,中国重汽在济南召开了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通过举办产品成果展、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重组改革发展五周年大会等系列活动,总结和展示中国重汽五年来,在谭旭光带领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发生的深刻变化。
在活动现场,从中国重汽员工高昂的情绪、热烈的鼓掌可见,五年刮骨疗毒般的改革和拼搏,不仅为他们再造了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也激发了他们砥砺奋进、无畏拼搏的激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国重汽重组改革五周年,作为镌刻在企业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值得我们回顾和展望,也激励着重汽人,向着百年重汽和世界一流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目标,继续高歌前行。
聚焦主业改革成效显著
要说中国重汽重组改革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首当其冲就是“聚焦主业、剥离辅业,心无旁骛攻主业”这一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地。
“大企业病”曾经是不少国企发展过程中的通病,中国重汽也不例外。除了主业商用车,五年前的中国重汽资产盘子里还有房地产、物业、医院、幼儿园、低端零部件及非主业参股企业等非主营业务,占用太多资金和人力,严重拖累了企业发展和自我造血能力。
谭旭光上任后,为中国重汽下了“诊断”:机构臃肿、职位繁杂、人浮于事、包袱沉重、主业不突出,不利于企业在剧烈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长期发展。
同时他也为中国重汽开出了“药方”:聚焦主业、剥离辅业,心无旁骛攻主业。
目标确定后,就是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地。新班子带领下的中国重汽聚焦主业改革,可谓雷霆行动。
五年来,中国重汽先后完成了98家非主营业务的有序退出,资产变现近109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70.3%降低到现在的60.8%,为实现商用车主业的高质量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大力降本止血,采购降本五年来累计贡献270亿元。办公费、接待费从2018年的1.5亿元,“拦腰式”降至2022年的3406万元,降幅77%,累计节省3.4亿元。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效也很明显。为了实现中国重汽向高度市场化现代企业的转变,新班子导入“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三能”机制。
如今,中国重汽领导干部总数,从五年前的1597人降至目前的1142人,降幅达到28.5%。干部平均年龄由46.1岁降至40.7岁,其中80后干部占比从27.3%提升到73.3%。本科学历以上干部占比从82.8%提升到96.7%。
招才引智的举措也很卓著。2019年至2023年,中国重汽连续引进6800名高校毕业生,为企业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同时形成目标业绩导向的市场化考核体系,彻底打破“大锅饭”。
文化建设重塑企业生态
与企业改革同时进行的,还有中国重汽的文化建设。
谭旭光是一位强人企业家,凡他掌舵的企业,无不形成爱岗敬业、敢想敢干、认真负责、拼搏奋斗的企业文化,潍柴就是例子。
对于中国重汽,谭旭光全面导入“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文化、“干就负责 做就到位”的执行力文化、“这是我生产的产品,我向客户保证”的岗位责任文化、“约法三章”为核心的团队文化,重塑重汽人精气神。
同时坚决向圈子文化、“大厦”文化、官僚文化、懒政文化开炮,掀起厕所革命、作风大提升、透明化办公、去沙发行动,形成焕然一新的企业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干事生态、廉洁生态。
并用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构建起阳光透明、充分竞争的新生态,鼓励员工追逐梦想,积极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以打造博客平台、人才公寓、一线食堂等一系列实际举措,让员工共享企业快速发展的红利。
如今,不仅中国重汽全体员工的团队凝聚力、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员工收入水平也明显增长。2022年,中国重汽员工平均工资较2018年增长了33%,员工企业归属感大大增强。
科技创新成果竞相迸发
如果说聚焦主业和文化建设,是谭旭光为中国重汽“瘦身健体”时又完成了“思想统一”,那推崇科技创新,就是他为中国重汽注入的发展“强心剂”。
谭旭光很注重创新,并把创新视为中国重汽的立身之本、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同时要求中国重汽尽快实现技术引领,掌握高端商用车核心竞争力。
因此,中国重汽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倒逼产品创新研发,让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同步,不断加快新产品上场速度,推出客户真正需求的产品。
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争相“揭榜挂帅”、立“军令状”,集中攻克商用车“卡脖子”难题,成为被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与此同时,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加大,重组改革5年,中国重汽研发投入达到126亿元,是前15年的总和。研发人员从2018年的1102人,增长至现在的3936人,增长近3倍,其中,博士从9人增长到现在的83人。
充足的研发投入和人力保障,为中国重汽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动能,也令中国重汽科技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
2020年1月,中国重汽25辆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天津港成功进行全球首次整船作业,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同年9月,风阻系数仅0.349的新一代黄河重卡高端物流牵引车上市,这是全球量产重卡中所能达到的最低风阻系数。
同年10月,中国重汽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研发承制的黄河氢燃料电池雪蜡车,交付国家体育总局。这是中国第一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雪蜡车,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国重汽也以科技助力冬奥会,达到了雪蜡车“中国首创、世界一流、完全国产”的新高度。
2022年,全球首辆搭载潍柴热效率52.28%柴油发动机,和热效率54.16%燃气发动机的重卡产品,均在中国重汽率先诞生,中国重汽产品竞争优势大幅增强。
2023年4月,黄河X7在车货总重49吨情况下,一箱油(945.29L)以4871.18km最远行驶距离,创造了“半挂式卡车单次加油行驶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用车轮印证了自身的极智节油性能和高效运输优势。
同时,中国重汽科技创新理论成果也不断涌现。截至2022年底,中国重汽累计有效专利为4,078项,其中发明专利506项,实用新型专利2,872项,外观专利700项。
新能源商用车体系加速构建
中国重汽重组改革五年来,正是汽车“新四化”变革加速推进的重要节点。因此,加快智能网联项目建设,加速构建中国重汽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车体系,成为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不得不说,中国重汽在打造全球制造业顶级创新转化高地,发挥效率、成本、创新等优势方面,做出了优秀表率。
2020年,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莱芜工厂开工建设,仅用9个月就实现了投产,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新重汽速度”。
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涵盖车架生产、车身冲压、焊装、涂装、整车装配等,生产工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信息化建设包括 MES与物流管理平台项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和机房与网络建设四项,涵盖整个园区数字化核心内容。
与此同时,中国重汽全面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多技术路径全面发力新能源。其全系列电驱桥技术和混动系统技术,完全为自主开发。
为保证新能源技术快速取得突破发展,中国重汽仅2022年用于清洁技术的研发费用,就达到了近3亿元。
如今,中国重汽正在加速构建完整的纯电科技生态体系,豪沃纯电系列、混动系列等产品快速上场,新能源技术取得突破发展。
市场营销领先业绩斐然
除了上述改革成效,中国重汽对营销系统的改革也颇为深入,产品市场表现和企业销量业绩也随之取得了显著提升。
在对营销系统的改革中,中国重汽提出了奏响产品、市场、业务结构调整“三部曲”,大力推进产品全系列全领域布局,全面迈向高端;精细化耕耘市场,实现42个细分市场、120个应用场景全覆盖。
对于产品质量,中国重汽借鉴潍柴WOS管理经验,推广落地HOS精益管理,使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对于用户服务,中国重汽不断优化升级服务网络,强化“亲人”服务政策,为用户购车、用车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在2022年的重卡行业低谷中,中国重汽成为行业销量最高、市场下滑最少、运行效益最好的企业。继2021年囊获重卡市销量和市占率“双第一”之后,2022年继续稳拿 “双第一”。
在国内市场表现不凡的同时,中国重汽也在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数据显示,重组改革以来,中国重汽累计出口重卡达30万辆,牢牢占据我国行业出口的50%。
其中,出口高端产品占比由2018年的2.7%,提升至现在的32%。出口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5.4%,提升至现在的51.2%,成为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2023年1-7月,中国重汽重卡出口达到7.7万辆,中国重汽也将挑战2023年全年重卡出口销量14万辆的目标。
中国重汽海外出口的爆发式增长,正是重组改革成果的最佳体现。近年来,山东重工充分发挥大集团资源优势,强化协同,以稳外贸促增长,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力,链合出海、抢抓订单,让中国重汽的产品在海外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汕德卡、豪沃TH7等一系列高端产品走出国门,与世界一流重卡产品同场竞技。汕德卡、黄河等高端品牌5年累计销售23.8万辆,是重组前的17倍。
谭旭光表示,如今中国重汽已经成为中国商用车毫无争议的海外第一品牌,成为中国商用车进军海外中高端市场的先行者。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重组改革五年,中国重汽获得了新的肌体,注入了新的血液,拥有了新的动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五年既是其改革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开启下一段征程的起点。站在第一个五年改革成效的起点上,祝愿迈向百年历程的中国重汽,朝着成为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目标,不懈努力、高歌向前。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