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彭波:箭未上弦 为什么股比开放应缓行?

2016年07月28日 11:45:44
分享到:
来源:汽车头条

股比放开的问题,不是第一次讨论,但每一次讨论,都民意汹汹,各大国有车企更是如坐针毡。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需要先明确一点,这个问题牵涉面广,我们仅从纯技术层面探讨。至于政府是否有其他战略意图,则另当别论。

股比是否放开,技术上看,触动一项政策调整,无非三个原因,一是多年的实践证明整个政策错了,需要调整;二是事易时迁,当年制定政策的环境和背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政策已经失效了;三是当年制定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了,无需继续实施了。

那我们分别来看看以上三种情况是否适用。

首先,股比限制是否错了,难道它没有帮助中国车企提升能力,反而贻害中国车企?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初,私人轿车市场刚刚开始启动,外资车企刚刚大规模进入中国,那时的中国几大车企应该说日子并不好过,比如那时的东风汽车,家底薄,负担重,如果不是大胆和日产全面合资,不要说今天的自主品牌,可能商用车业务都七零八落了。一汽、上汽和广汽等,无一不是通过合资企业初步掌握了汽车行业的基本规律。

这些年,虽然中国车企并未通过合资合作获得汽车核心技术,比如发动机、变速箱技术等,但中国车企在工厂建设、制造工艺、质量管理、采购体系、初步研发流程等方面还是获得了大量积累。不要小看这些经验,如果中国车企从头开始自己摸索,自主品牌的质量水平起码比现在要落后五到八年。

有人说,正因为有合资公司的大量利润,使得国有车企不思进取,因此股比限制的政策反而影响了自主品牌的发展。这个观点也是非常的牵强。

首先中国乘用车市场2002年左右才开始启动,大规模进入私人家庭,规模从200万台开始高速增长。市场发展至今不过十四年时间。如果看看自主乘用车的发展历史,一汽大概花了二十年,上汽大概花了十二年,长安奔奔十年前推出,东风重拾自主品牌大概不到九年,北汽的萨博项目至今也就七年时间,广汽传祺大概六年时间。所以国有车企实际上刚刚才完成一两轮自主研发(前期都是模仿和逆向工程),可以说,自主品牌刚刚找到造车的感觉。汽车工业是个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我们实在不能对国有车企的自主品牌太过苛刻。

那有人说,为什么那些民营自主品牌,比如吉利长城比亚迪发展普遍较好呢?还是国有车企发展不给力的原因。

这里首先要承认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那不是股比限制导致车企不努力的原因。相反,国有车企制约因素多,他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和民营车企竞争。比如长安汽车,其研发核心团队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主管研发的老总都被称为拼命三郎,比如东风风神团队周末都在加班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三家民营车企尚不能说其完全成功了。

长城的核心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比亚迪占销量绝大部分的内燃机汽车销量起起伏伏,品质正在重塑;吉利在这一年多来在产品力上有了明显的质的突破,但总体规模也没突破八十万。这三家企业的负责人,谁没有危机感?

最后,从时间维度来纵向对比看,除了长安,广汽、东风和上汽的自主品牌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逐步调整到位,也处于快速发展的前期了。

所以,股比限制的保护,并没有让国有车企躺在合资利润的“席梦思”上“睡大觉”。

第二,我们来看看是不是今天的产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股比保护政策已经无效了呢?

首先,自主品牌依然无法与合资企业抗衡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国内车企30%多的市场份额是十多家车企的成果,最高的市场份额不过5%。在2014年自主市场份额还节节败退,去年才凭着SUV市场逐渐赢回一定市场份额,而轿车市场份额进一步降低。在国际市场,我们至今未能进入欧美市场,即使在俄罗斯、巴西、印度、东南亚市场,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整个汽车工业处于转型期,中国车企依然是投资需求高企期。

过去十年,中国车企处于大量的投资期,尤其是产能投资。未来十年,国内车企必须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入,同时在传统内燃机市场也需要持续投放新车型,所以中国车企三线作战的局面不可避免,企业投资需求依然非常高。如果没有充足的利润保障,自主品牌目前的利润水平根本无法支撑企业长期的投资,那中国车企很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技术革新中失去未来。

有朋友问,那民营车企怎么办?这正是我们应该担心的地方,长城和比亚迪未来如何应对?吉利由于可以一定程度与沃尔沃共享核心技术,应对变化手里还是有牌。所以,从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利用合资利润投资未来,一方面松绑民企,支持其发展,以保持整体战略灵活性,是一个总体明智的选择。

第三,当年股比限制的政策目标是否实现了呢?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部分目标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就像十五六岁的孩子,在父母的照顾下,已经初步建立了对世界的认知,也具有一定潜力,但要赚钱养家,自谋出路,尚需时日。我认为再过十年,有出息的自然有出息,没出息的也没必要让他继续啃老了。

总而言之,纯从事实理性分析角度来看,现阶段并没有到调整股比限制政策的触发点。当然,每次讨论此话题,政府、舆论和老百姓都给车企带来了极大压力,这本身不是坏事,因为这可以给各车企老板继续加加压,进一步推动发展的步伐。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责任编辑:姚秀清 PA031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