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者朋友手机联系我,针对“新造车企业,到底是代工造车好,还是自建工厂造车好?”的问题,想让我谈谈自己的看法。由于今天工作较为繁忙,没有多加思考,就粗略地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经过深入思考后,我认为,靠代工模式来谋求造车的思路还是要慎重才好。
应该来讲,想在汽车产业进行代工生产可能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其一 汽车 行业仍具有高品牌溢价的发展空间。
应该来讲,除去那些奢侈品牌,无论豪华品牌还是主流汽车品牌,都已经告别高品牌溢价的发展阶段。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很难期望能出现类似苹果这样的公司。苹果公司能够找类似富士康之类的企业代工的前提,还是由于苹果所拥有的超高的品牌溢价能力。
当然,在目前的汽车行业,我们也能找到类似代工的案例,如长安铃木代工生产长安汽车旗下的奔奔mini轿车。但对于这种合资品牌代工中国品牌的特殊情况,我们也要用特殊的视角看待。一方面是长安铃木目前相对有空闲产能可利用,二是相较于中国品牌长安汽车,作为合作品牌的长安铃木还是相较具有品牌优势,代工在消费者环节能够获得认可。
但对于那些新建的车企而言,现阶段想通过代工的模式来进军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已没有相对较高品牌溢价发展空间的现状,或成为他们面前的第一道现实难题。
其二 汽 车市场已经成为成熟汽车市场。
某种程度上来讲,一旦汽车市场真正走向成熟,可能以品牌溢价的角度去区分汽车品牌,除了那些奢侈品牌外,也就只有豪华品牌与主流品牌之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豪华品牌之间以及主流品牌之间可谓已无明显的品牌溢价,同时品牌在市场的份额也已经相对固定。因此,对于谋求以代工模式进军汽车行业的新建车企,可能还是存在找到代工合作方的概率。
但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显然距离成熟市场还较远,以品牌溢价的角度我们还能明显的区分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甚至于在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之间也还能分出个三六九等。同时,中国汽车市场虽然基本步入缓增长的新常态,但相较成熟汽车市场零增长附件的波动,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车销量环节,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有一定的增量空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诸如北汽幻速的合资方银翔也谋求通过推出比速品牌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拥有独立于北汽之外的纯自有品牌。而类似这样的情况,对于诸如东风小康、华晨鑫源等整车企业而言,也不是没有类似的想法。
换句话说,中国汽车市场还未完全成熟就意味着市场机会还在,对于拥有整车研发和生产能力的车企而言,可能更愿意通过打造和树立自己的品牌来谋求发展,肯定不愿意屈居纯代工的角色。
其三 汽车不再成为大宗消费品。
众所周知,基于目前普通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汽车产品仍然是名符其实的大宗消费品。对于这类消费品,普通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还是比较慎重的。同时,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也仍有完善的空间。因此,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品牌、产品和价格都是比较看重的,消费能力相对较高的可能更重品牌和产品,而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可能更重性价比。
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接受那些代工生产的汽车品牌?也许,只有等到中国消费能力的进一步大跃升,汽车真正不再成为大宗消费品,同时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也相当完善之时,消费者或会用“玩一玩”的心态来尝试一下那些代工生产的汽车品牌。
综上所述
⊙至少从目前阶段来看,谋求通过代工生产的模式想来玩转造车的思路可能并不行得通。
也许有人会说,在利润来源主要从新车销售转向售后时,也许就会有传统车企愿意为新造车企代工。但问题是,传统车企会与新造车企共用其自有品牌旗下的车型平台吗?如果是选择共用,新造车企的品牌溢价能力如果超越其自有品牌还好,如果不能超越,是否会对其自有品牌的溢价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是选择打造全新车型平台,那么就意味着成本的剧增,这个成本到底由传统车企来认领,还是由新造车企认领?显然,传统车企不可能认领,而如果由新造车企认领,它还有利润空间?
还有人可能会说,可以考虑类似充话费送手机的模式,来谋求诸如免费送汽车的商业模式,如用类似阅读广告来抵扣购车费用等,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来审视,这样的模式可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开脑洞,真正要实现落地,估计还比较遥远。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