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论“奶头乐”时代的终结

2017年12月25日 14:47:50
分享到:
来源:水滴汽车App

中国人又过了一个西方洋节,耶诞节。

不同的是,今年大家吵吵嚷嚷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赞成过,有的不赞成过。赞成的说,大家乐一乐嘛!不赞成的说,这是文化入侵,洋快餐不能瞎吃!

null

小水滴要说,吵架伤感情,还是别闹了。耶诞不耶诞,反正你们这些没头脑没文化的,搞不清楚历史渊源,瞎凑热闹。咱们还是讲个刚刚发生的故事吧。

null

今年,有位老爷爷去世了。他的名字,叫兹比格涅夫·卡济米尔兹·布热津斯基。嗯,舌头打结了吧。听好了,不是“司机”,是“斯基”!别老一开上车就感觉满大街都是路怒司机。

null

这位布老爷爷,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是美国最顶级、最著名的战略学家,玩大国于掌骨之间,是好几任美国总统都跪舔的人物!对了,你们知道的那位基辛格博士,国际问题爆款级专家,也是一位老爷爷,他们俩PK一下,还真是不好分高下呢。

布老爷爷88了,但他留下了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概念,“tittytainment”,翻译成中文,叫做“奶头乐”,却仍然支配着世界。过耶诞节的小盆友们,恐怕不知道,你们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念头,都是这个“奶头乐”设计好的!

null

什么叫“奶头乐”?度娘一段网文,给大家普及一下常识吧。

199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撒切尔夫人、比尔·盖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

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100年前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布热津斯基及时献计献策,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二八现象”,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加色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

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这样一来,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此时,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便会沉浸在“快乐”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这就是所谓的“tittytainment”——奶头乐战略。

好了,引用打住。是不是“吓死宝宝”了?!

嗯,肯定有人会说,这种吓唬人的阴谋论,一定不是真的,怎么可能会有如此邪恶的计划呢?!那位“老司机”爷爷,怎么可能有这么歹毒的设计?!

好吧,我们姑且认为这都是以讹传讹的谣传。然后呢,看看我们身边的世界,耶诞节、复活节、狂欢节,等等,这些个所谓的洋节,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除了消费、娱乐、逛街、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又什么实质的节日含义呢?

一切都是娱乐,一切都是游戏,一切都为了成批的制造白痴。庆祝,只是被淘空了实质内涵的一种廉价的消费形式,你既不相信这些节日的真实性,也懒得追溯它们的过往。所谓平安夜,不过是给自己一个约炮的由头吧。唯一不同的是,“双十一”你是在线上独自狂欢,耶诞节你可能跑到线下找点乐子。

null

这,就是典型的“奶头乐”状态。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曾说,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null

这位文化学者,大概无法理解战略家们的精心设计。他所批判的和反对的,恰恰是人家刻意设计和精心实施的。

过度的喧嚣,是最大的禁闭。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就像内风炎上、阴虚阳亢的精神疾病,病之深矣。NO ZUO NO DIE,NO DIE NO LIVE。

null

好了,感慨完毕。今天,小水滴要说的是,这样的“奶头乐”时代,也特么该完蛋了!

布热津斯基老爷爷已经死了。随他一同死去的,不仅是一个无知无趣无聊的“奶头乐”时代,还有一个无畏无耻无理的“奶头乐”帝国。他用奶嘴去麻醉别人,结果自己的国家,却叼着他的奶嘴,一路狂飙,终于在帝国扩张的绝路上越陷越深。

中国最出色的地缘政治学者张文木先生,给布老爷爷做了一个总结,叫做“大失败”。

null

为什么失败?因为他们骄奢淫逸脑满肠肥,总想着当老爷,妄图用挑拨离间的办法,控制别人、压榨别人,过上地球老地主的生活。心术不正,居心不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布老爷爷走了,但是他留下的“奶头乐”还在。小水滴们热爱汽车,但是看看当下中国汽车文化,是些什么呢?都是舶来品和洋垃圾。

原装的,《变形金刚》里的机械怪物,《速激》里的肌肉男大波妹,空有其形,而无其神。本土的,经过改头换面的消费文化,多是鹿晗式的娘娘腔,连爷们彭于晏,那眼神儿,也都色的像个基佬。年轻一代消费者,90后们,正被全面灌输着伪娘化、快餐化、垃圾化,这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极致。还能怎么继续恶心下去呢?

null

廉价奶水吃多了,都变成一样的熊孩子。这本质上,是一场文化殖民战争,或者叫精神鸦片战争。美国输出大块头儿,假装阳刚;欧洲输出文艺腔,假装贵族;日韩输出色情动漫和小鲜肉,一看就是被征服的嘴脸。

中国呢?东北乱炖,所有的外国垃圾,在这里都有追捧的吃货。唯独中国自主的文化,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文化,都快被涂抹成刷油漆的老古董了。

夺回精神气

小水滴认为,有实力的中国车企,应该拒绝“奶头乐”,他们会选择中国文化的支撑;有品味的中国车主,会选择以中国文化为其生活归属。这才是大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扔掉奶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夺回失去的精气神!

null

有文化,是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你不可能是一堆汽车零件,把一堆汽车零件组合起来弄一辆豪车,你也不可能把价签贴脑门子上。你贴上,就很牛吗?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再有钱,有什么用呢?只能让人怀疑你的脑容量。

汽车业的中国文化,包含几个核心要素:

其一,军工文化,这需要强有力的筋骨,有要敢于同西方科技的竞品和对手,展开全方位竞争的精气神;

其二,太空科技文化,要有大航天的志向和梦想。大航天比那个什么大航海,不知要浩瀚多少倍。就算说什么大航海,那也是中国人郑和开创的呀,跟那些玩小舢板的红毛小海盗们,有毛关系呢?因此,要站在中国科技大爆炸的这个未来,回望和表达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如虹之气势;

其三,工程师文化,要扎实做事、诚实做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毛爷爷说,战略上以一敌十,战术上以十敌一,中国品牌的崛起,当然要建立在过得硬的品质上。

其四,最重要的,我们要回到中国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明五千年,源头活水在先秦,易道儒法医兵,都可以拿来用。后世以来,儒释道混杂,尤其近世以来,西学东渐,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树之根,毁的不轻,爬满了蛀虫,短时期很难摘除干净,所以,只能回到先秦,用那种原汁原味的经典华夏文化,来解读当下世界,重塑华夏之精神,再造中国汽车的品牌。

null

为什么好多中国车主,他们的精气神被掏空了?因为他们是文化流浪儿。他们走丢了,认错了爹和娘,以为自己被领养了,其实是被植入了,让“奶头乐”给喂傻了。

中国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强大的科技能力,却在精神上没有归属,像个小宝宝一样,让一些奇怪的陌生人来喂奶,这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在汽车业,材料、发动机、技术平台、市场公关等等,这些都不是壁垒,而能否做到文化自主,才是最大的挑战。如何建立中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才是未来最大的课题。

小水滴讲过,高品质、智能化和中国化,这个“三化”,决定了中国汽车业能否具有更远大的未来,决定了中国汽车的品牌能否真正长大并强壮起来。

null

人的天性是探索,本性是回归。天地之子,当如是也。在2017的年终时刻,我们重申这个观点:“奶头乐”的时代即将终结,中国文化的时代必将回归!

我们为此守候。我们为此奋斗。

文/正蒙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