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原来,这才是发生追尾时,车头损毁严重的真相

2018年08月15日 18:07:34
分享到:
来源:车市前沿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辆大众突然加速变道加塞,导致旁边的一辆比亚迪被一辆博越追尾了。这个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有人看到博越的车头损毁严重,就认为这是博越的质量问题。但事实是其他车也是如此,就算是宝马保时捷追尾了,车头一样会损毁严重。

生活中这样的新闻报道其实很多,但是也经常会引起车主对汽车质量的质疑,引发网络上的热议。其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评论,有人认为,被追尾的车仅受轻伤,说明该车的车尾够硬,够结实,这样的车开起来才有安全感。而追尾一方的车头损毁严重,则说明这辆车的质量不好,一撞就烂。

殊不知,这并不全是汽车的质量问题,更多的是跟车辆的结构设计有关。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在追尾事故中,车头一般会比车尾损毁得更严重。

其实,各个汽车品牌在车辆设计过程中,都会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汽车溃缩吸能设计。即,设计者将车身分为三个部分:位于车身中部的乘员舱部分主要由刚性较强的材料构成,尽可能保证发生碰撞时不会变形,以此来保护乘客和驾驶员的安全。而乘员舱前后的两个部分则是缓冲区,可以溃缩变形以吸收碰撞时的能量。

因此,很多车型在设计、制造时,都会在车体的前部预留一个可折叠的区域,区域里的构件在受到撞击时容易折叠变形。变形的过程可以减缓撞击时间,并化解一部分撞击能量,这和缓慢出拳力度更弱的道理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层面参与到能量吸收中来,将冲击力层层分散,从乘员舱引开。最终,传导到乘员舱部分的冲击力就会降低很多,已达到减小车内人员伤害的目的。

那么,这种溃缩吸能设计到底是怎样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呢?在溃缩吸能的过程中,汽车车头的各个部件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接着往下看。

保险杠、防撞梁以及吸能盒的吸能作用

一般来说,在碰撞事故中最先承受撞击力的是保险杠。现在的保险杠大多是塑料材质的,在碰撞过程中变形断裂时,可以吸收一部分作用于行人和车身上的冲击力,给予双方一定的缓冲。在保险杠的后面,还有防撞梁和吸能盒设计。防撞梁的焊接断截面常为“吕”字形或“口”字形,目的是受到撞击后通过挤压变形吸收冲击能量。吸能盒也是如此,通过预先设计出的凹槽或孔洞等溃缩变形,吸收能量。

发动机舱盖的诱导折断设计

有的车主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汽车在经历撞击后,发动机舱盖会弯折翘起,这就是汽车的吸能设计之一。在发动机舱盖上,有设计出来诱导折断的凹槽,以便在碰撞时按照这些设计好的线路折断、溃缩,防止舱盖在受到巨大撞击后撞入乘员舱,伤害到驾乘人员。而且这也能保护被撞行人,避免其头部等身体接触较多的部位受到重伤。

发动机的下沉设计

汽车头部在受到撞击时,发动机很容易被迫向后移动,挤向驾驶室。这不仅会使车内生存空间变得更小,也会让驾乘人员受到伤害。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汽车设计人员会通过结构设计,诱导发动机被碰撞后按照预设的路线下沉,使之导向乘员舱的下部,而不是直接撞向乘员舱,以求为驾乘人员留下更大的生存空间。

转向柱的溃缩断裂设计

在汽车受到剧烈的撞击时,驾驶员的身体会由于惯性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倾,头部和胸部就容易和方向盘发生碰撞。虽然安全气囊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方向盘和转向柱仍然可能被挤向驾驶员。因此,有些汽车把转向柱也做了溃缩断裂设计,在遭到撞击时会发生溃缩变形,分散因撞击从转向柱传递到人体的冲击力。

所以,当你看到交通事故的新闻时,总会发现追尾一方的车头损毁严重,原因就在于车头的溃缩吸能设计。而车头的损毁程度也并不全在汽车本身的质量好坏,绝大部分原因在于车身本身的设计及构造。更何况,这种设计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护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毕竟,人比车重要,人的生命安全才是最要紧的。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