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组雷克萨斯ES 250与尼桑追尾的照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雷克萨斯ES 250的后防撞梁区域,大片杂乱无章的泡沫和棉状填充物看起来触目惊心。雷克萨斯真的为了成本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置之脑后了吗?后防撞梁简配成泡沫了?一时间引发了诸多争议。
不过很快事情就迎来了反转,大批车主实力打脸车,声称原厂状态下是配有后防撞梁的,自己的车没有这些“装饰件”。
很快,一家改装店出来辟谣称这台被撞的红色ES 250车型,确实是后期做了隔音,事故车后面的泡沫是后期加装隔音的填充物,与雷克萨斯原厂无关,并提供了改装前后的对比效果图。
不过即便是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依旧用很多网友坚持认为日系车皮薄强度差,安全性上不如德系、美系。日系车真的不安全吗?
日系车究竟安不安全?
我们先来看组数据,据美国最严苛的碰撞测试机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简称IIHS)最新的报告数据显示,在被评为Good+的23款车型中有21款日系品牌的车型上榜,德系、美系一共只有两款车型入围。
有人会说国产与进口的车型在生产工艺上存在着差异,国产之后的日系车会减配。那么在国内销售的日系车安全性怎么样呢?根据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简称:C-NCAP)公布的碰撞成绩中显示。日系车型中主销的雷凌、思域以及昂克赛拉等明星车型的碰撞成绩都被评为5星,而神车高尔夫却只拿到了4星的成绩,而且在高端车型中雷克萨斯ES 的成绩也超越了沃尔沃的CX40、奥迪A6等对手,其对于行人的保护程度甚至达到了90%,主动安全部分的保护程度也处在一线水平。
为什么日系车碰撞成绩优异?
评判一辆车的安全性首先是从对人的保护程度来衡量的,其次才到对车辆破损程度的减少,一直吐槽的日系车“车皮薄”在考量安全性时意义并不大。此外,影响车辆碰撞成绩的不仅仅是前后防撞梁的厚度和车的重量,更多的时候车身的刚性、防护区域的设计、防撞梁的机构以及主被动安全机制的水平才是重中之重。
以雷克萨斯ES为例,车头的护区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正面碰撞过程中前脸溃缩严重,但是碰撞所带来的冲击被有效分散,车门处、A柱没有出现严重的破损,碰撞之后车门可以顺利打开方便伤者逃生,并且安全气囊能及时弹出,除了后排乘客盆骨部位支撑稍有不足之外,其它部分对于驾驶员、乘客都有着良好的保护。侧面也是如此,车身的刚性十分强劲,碰撞之后B柱变形不明显,车顶部分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强劲的车身刚性、完善的主被动安全机制以及优异的车身结构等部分协同工作,才有了5星的成绩。这些是翼子板厚一点,车身重一点所不能比拟的。
其次,在防撞梁的设计上,厚度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材质、高度以及结构也是影响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标准的防撞梁结构都会包含缓冲区、吸能区以及连接区等部分。其中,泡沫缓冲区和低速吸能盒主要负责在低速碰撞时通过溃缩吸收碰撞的能量,避免撞击过程中对行人造成硬性冲击,产生更大的伤害。因此包括大众CC、迈腾、雷克萨斯在内的很多车型中会在保留原有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将泡沫缓冲区的部分放大。一方面加大碰撞过程中对于行人的保护,另一方面加强对于保险杠的支撑力,减少破损。这样的改进并非是日系独有,也并非是网上盛传的简配工艺,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和升级。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部分日系车的翼子板相对德系来说的确要单薄一些,但是在防撞梁的厚度上并不是“缺斤少两”。以日产天籁为例,4.7mm的厚度已经超越沃尔沃CX60L、奔驰E320L以及宝马3系等众多德系对手,在强度上也没有丝毫的妥协,安全性上也要更胜一筹。
衡量一辆车的安全性,已经不再是过去敲敲打打的老办法所能评判的,更加完善的评估系统才能带来更加安全的出行体验。所以,那些跟风黑日系车不安全的,真的需要好好转变下自己的评判标准了。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