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晚上9点,场爷走在下班的路上偶然听到两个路人在聊关于汽车动力与油耗的看法:
A:想要动力强,油耗必然很高。
B:对!“既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多吃草”的想法和罪恶的资本家一样! 太不靠谱了。
但在事实上,当马自达的压燃技术研发成功之后,似乎证明了压榨内燃机还是可以实现强动力和低油耗的兼顾。
而除了这项新技术之外,通过增加一台电机的方式也可以实现低油耗,那就是丰田和本田采用的混动技术。
为了验证在混动技术下,可以实现强动力兼顾低油耗,前几天,场爷特意找来了一辆混动车型——广汽本田雅阁(参数|图片) 锐·混动(以下简称“雅阁混动(参数|图片)”)进行体验。
第三代i-MMD技术加持,让雅阁混动版鱼和熊掌兼得
其实更具体地说,场爷这次找来的是第十代本田雅阁的混动版车型,而它搭载的是本田第三代i-MMD技术。
在这套技术中,是由升级后的2.0L阿特金森发动机+双电机组成的,但是并没有配备传统意义上的变速机构。
据悉,这台最大马力146Ps,峰值扭矩175N·m的2.0L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0.6%,超过了市场上大部分家用车搭载的发动机,再加上电机则可以迸发出135kW的最大功率和315N·m的峰值扭矩。至少在数据上,雅阁混动可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难怪在出停车楼时,场爷的同事,非著名本田粉大师非要死乞白咧的跟着一起来。
本田技术地表最强!——大师
言归正传,既然是混动版车型,那么它的动力系统模式自然与普通燃油车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雅阁混动的动力系统中,提供了三种驱动模式——纯电模式、混动行驶模式以及发动机直驱。除了发动机直驱模式,发动机大多数时间只是负责供电。
上述三张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混动模式下,发动机的作用也仅仅是给发电机供电驱动车辆。当然,此时发动机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电池充电,来确保下一轮的动力需求。
注:由于本文只介绍雅阁混动的驾驶感受,所以关于其具体原理,还请关注之后绿老湿学堂更新的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无声的启动是所有混动车的特点,而偏向于使用电力驱动车辆的雅阁混动就更加安静。以至于在行驶的大部分时间里,如果不刻意感受,甚至听不到太多的发动机噪音。
再加上本田对于车辆静音的重视,让这台车的NVH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
这也使得在体验过程中,让经常决战到天亮的大师,数次“安详”的进入到梦乡。
在车辆起步和巡航时,雅阁混动则进入到纯电模式,此时车辆的响应还是不错的。
不过,受制于电池容量的限制,此模式并不能长距离行驶,场爷个人感受在2km左右(考虑到安全驾驶因素,这个数字可能会稍有偏差)。当电池电量较低之后,纯电模式自动取消。
而如果我们在行驶过程中强力加速,车辆也就自动进入混合动力行驶模式。这时,发动机将动能传递给发电机,转换成电能之后用于直接驱动行驶用电机。同样,这时的加速也非常迅猛。
而至于发动机行驶模式,则主要出现在高速行驶时,此时发动机将动力直接传输到车轮推动前行,这与传统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箱传递动力到车轮的方式基本一致。
只是由于雅阁混动没有传统意义的变速箱,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只有一个最高挡位的变速结构。在此模式下,发动机将一直处于最大效率的输出环境。
根据工信部信息显示,这台雅阁混动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为4.2L/100km。
总体来说,在三种驱动模式自如切换下,雅阁混动的动力依然强劲,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整个驾驶过程中,我感觉大部分是纯电和混合动力行驶模式切换的。少部分时间是发动机行驶模式——大师
在高速路上发动机行驶模式的时候,再继续踩油门加速的话,油门一踩就有,推背感很明显——大师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在体验雅阁混动的驾驶过程中,这台车还有以下几点的表现非常突出。
第一,方向盘的转向非常灵敏,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方向盘后面设计的拨片中,拨动左侧减号拨片可以提升动能回收的力度,右侧加号则是减少动能回收力度。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路况,用拨片控制回收的力度或是滑行的距离。
第二,第十代雅阁的重心得到了降低,因此会跟人一种更加偏向驾驶的运动风格。
第三,这台车采用的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在保证了驾驶舒适性的前提下,也可以让驾驶员感受到路感。而在转弯过程中,支撑性也非常好。
第四,配备的HUD抬头显示功能可以说非常实用。
总体来说,第十代本田雅阁锐·混动是一台保证了运动型的低油耗车型,并且在不丢失原有品质感和实用性基础上,让想开中级车的人也拥有了更高的“驾驭享受值”。
亮点颇多的第十代本田雅阁
以上是对雅阁混动版车型驾驶方面的一些感受,接下来再让我们说说这款车还有哪些方面给场爷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2006年,一名叫“雅阁女”的女网民席卷网络,在她录制的视频中,因宣传“崇富思想”成为网络公敌。
而当时她开的就是一台被自己称为“豪华、高贵的本田雅阁轿车”
初代网红——雅阁女;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可能是本田雅阁有史以来被莫名其妙黑得最惨的一次”——大师
当然,虽然这一事件让雅阁被莫名其妙的被黑了,但是也说明,在十几年前,雅阁在一定称得上是“高端”的代名词。
时光荏苒,在今天,消费者的口袋明显更鼓了,买得起雅阁的人也更多了。那么,雅阁还能保持昔日“高端”的形象吗?
能!——场爷&大师
稳重的中控台设计,木纹饰板点缀,加上大量的皮质包裹都让这款车的内饰充满了豪华感。
7英寸液晶仪表盘可以显示出关于车辆的各种信息,不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设计风格更加符合潮流,在不同模式下,边框颜色也略有差异。
多功能方向盘融入了各种按键,这对于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车门处按键的位置也设置得非常合理。
主座椅融入了前后调节、靠背调节、高低调节、腰部支撑、座椅加热、座椅通风、以及座椅记忆等诸多功能。
显然,这些设置都是驾驶员的福音。
而在副驾驶座椅中,除了前后调节和靠背调节之外,还加入了老板键,后排的“老板”可以随时通过此项按键调整副驾驶座椅。
哎,以后副驾驶座椅真的成小秘书专属了,后排“老板”找小秘书聊聊,按下老板键,小秘书再也不能假装听不见了——大师
不过,配备的双区自动空调还是对小秘书很好的,小秘书可以根据自己的体感调整自己一侧的空调温度,风速——大师
看来如果大师当了“老板”,一定会对小秘书很好的。
当然,从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来说,不管是开雅阁的,还是坐雅阁的都已经不一定是老板,但是保证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依然是中级车对后排乘坐感受的基本要求,所以雅阁混动在后排的设计上一点都不含糊。
除了我们前排座椅提到的舒适性,后排座椅中央扶手的设计上也非常考究。配备的控制面板可以对遮阳帘、音响系统进行操作。座椅加热、两个USB充电口、等配置的加入,也更加照顾到后排乘客的感受。
此外,遍布全车的储物空间也让车内人员存放物品更加方便,全车人员都可以在靠近自己的位置找到储物格。而且如果有大件物品,还可以存放在空间更加宽敞的后备箱中。
介绍到这,可能会有吃瓜群众说:“你们怎么不介绍外观啊?”
其实至于造型,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场爷附上几张图片,还请您自行判断。
这些是问题吗?
说了这么多,说的都是雅阁混动的优点,好像不说点问题,又该有人把我们当成“水军”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问题”吧。
我们都知道,法系车很多的设计比较“奇葩”。例如,奇怪的按钮位置。
而在这台雅阁上,似乎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比如,按键式换挡机构。
这种换挡方式,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不要说必须看着才能找准按钮,就是在“R”档的设计上,采用的是和电子手刹一样,需要向上拉起的方式就让人很不适应。所以很多时候都让场爷将“R挡”和”电子手刹”弄混,甚是尴尬!
不过,对于这样的设计方式,场爷的同事大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按钮式换挡机构更加高端,而且只要习惯了,并不会对操作产生不方便”——大师
想想也对,毕竟这只是习惯问题,奔驰的怀挡和捷豹的旋钮式换挡机构也不是传统的方式,只要习惯了,照样使用。
至于很多人提出的法系车销量不佳是因为按钮设计奇葩,这种观点未免有点“小学生”。因为,销量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除此之外,雅阁混动“只”采用了一块8英寸的多媒体大屏幕。如果放在现在这种大屏幕满天飞的时代来看,这种“小屏幕”显然不能算优点,但是在场爷看来,却刚刚好。
因为这块屏幕触摸效果细腻,系统反应迅速,操作流畅,不仅基本功能也都一应俱全,而且全车影像可以让驾驶员随时关注车辆周边情况。更重要的是,在屏幕两侧,配备了更适合操作的实体按键。
这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某造车新势力推出的满车都是大屏幕的车型,且不说那款车什么时候实现量产,就说安全性,雅阁混动就更具优势。
而且似乎现在过于注重大屏幕的,更多是自主品牌吧。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乘坐空间。
刚才我们说,在使用空间上,雅阁混动非常出色,但是没有提到乘坐空间。
为什么呢?因为这款车的乘坐空间不能算非常出色。注意,是不能算“非常出色”!
当身高175cm的大师坐进车内后,虽然四周还有空余,但是并不是很大,基本是所有同级别车型的中等水平吧。
而这种水平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够用的,再加上全景天窗的使用,让这款车显得更加宽敞。
“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cm,我175cm坐进去都可以接受,所以满足大部分中国人乘坐还是没问题的。”——大师
相比于开雅阁,我更喜欢坐雅阁,尤其是后排!——大师
虽然是这样,但是关于乘坐空间就像我们小时候学的那篇课文《小马过河》一样,具体怎样,您还是亲身体验一下。
写在最后:
似乎在任何领域,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实现“既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多吃草”,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而在i-MMD技术加持下,这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想法已经成为了现实。
而且除此之外,颜值、豪华感、空间、配置等,在这台雅阁混动上也都一应俱全。至于一些小“问题”,似乎也只是使用习惯的不同。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