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全媒体>正文

马斯克推高密度电池 盖茨呼吁氢燃料,未来出行方向在哪?

2020年08月26日 13:46:04
分享到:
来源:

新能源汽车的火热程度已无需赘述,目前各大车企都在争相加快电气化进程,力图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领高地。

日前,马斯克在最新一条推特上写道,“400Wh/kg具有高循环寿命,批量生产(不只是实验室生产)并不遥远。可能需要3到4年”。换言之,特斯拉3到4年内或批量生产使用寿命更长的400Wh/kg电池。相比当前Model 3所使用的能量密度为260Wh/kg的电池,400Wh/kg电池密度提高了约50%,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汽车的续航能力更强。

null

以此看来,马斯克似乎要把锂电池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让特斯拉电动汽车告别“里程焦虑”。不过另一位大佬几乎同一时间提出了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的看法。比尔·盖茨指出,虽然电动汽车可用于在短途出行中替代燃油车,可超长距离的通行以及货运却替代不了,盖茨对从植物或农业副产品中提取制造生物燃料持乐观态度,“通过使用电能将水中的氢分子与二氧化碳中的碳分子相结合,我们可以制造出一种可以在现有发动机上工作的液体燃料。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碳可以直接从大气中捕获,所以使用这种燃料不会增加总排放量。”

新能源汽车诞生的本意之一就是为应对传统燃料带来的排放污染,比尔·盖茨的想法无疑更贴合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本意。而事实上,氢燃料用于汽车行业也的确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是锂电池称雄还是氢燃料称霸,令人期待。

“氢汽车”发展正忙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它的来源多样,能实现终端零排放、环境友好;它的用途广泛,除了发电、发热,也是理想的交通替代能源。

近年来“氢汽车”的发展速度并不慢。就销量而言,“氢汽车”从2015年销量仅有10辆,到2019年全年销售2737辆,累计销量达6000多辆。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设施,加氢站布局速度也较为可观。据了解,从2006年第一座加氢站落地,我国已累计建成61座加氢站。

null

国家层面也比较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氢能纳入能源种类;6月,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标准《加氢站技术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拟新增液态氢储存相关内容及技术标准。

但值得注意的是,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发展较快,在物流配送、公共出行等领域,实现了氢燃料汽车的商业化落地。乘用车方面,虽然各车企都在积极研发,但发展程度不如商用车。

此前,丰田汽车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燃料电池公司——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

null

六家公司将通过协商共同规划产品,一条龙式地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FC电堆等组件技术”“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将大幅缩短从开发到产品化所需时间,加快氢燃料电池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

此外,包括中通客车在内的多家商用车企也都在押注氢能燃料电池,减少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并节省燃料成本。

“电动汽车”仍是主流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以纯电动汽车为产品核心的特斯拉更是如日中天,如今特斯拉股价已超过2000美元,市值超过3700亿美元,就销量而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也可算一骑绝尘。而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所占份额也比较大,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null

就国内市场而言,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比较高。据中汽协数据,7月份,中国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NEV)销量同比增长19.3%,至9.8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6%,至10万辆。今年7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2%,至7.8万辆,纯电动汽车产量则同比增长17.9%,至7.9万辆。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7%,至1.9万辆,产量同比增长7.8%,至2.1万辆。

数据表明,纯电动汽车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比重高达79.6%,可见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汽车仍是主流,且增速较快,相比而言“氢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份额则比较低。

null

与此同时,作为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充电桩在我国的建设也已形成较大规模。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我国各类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4.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已达55.8万个。对比加氢站的规模,目前我国充电桩的规模更加庞大,这也就意味着,纯电动汽车成长的土壤更加丰沃。

综合来看,无论是“氢汽车”还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潜力都不容小觑,未来的出行究竟是二者相辅相成还是一强一弱,难以预见。但庆幸的是,未来出行正向更环保、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