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甲午年。2014年,虽没有轰烈的战火于硝烟,但危局犹存。在汽车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各位参赛者已厮杀半程。身处汽车产销双超1100万辆的关键节点,各选手布局已发生位移。同时,中国自主品牌连续10个月市场占有率下降。未来是前行还是倒下?这是一个问题。
数字本身是冷酷的,但是它所反映的行业现状却充满了波澜。
在历史关键节点,凤凰汽车于2014年7月13日在京举办了“凤凰汽车半年数据行业沟通会”。会议邀请了车企、媒体及学者等诸多行业专业嘉宾就数据幕后问题、行业热点、未来趋势、车企动态等话题进行了激烈讨论。以下为中国企业报汽车周刊主编李邈观点实录。
我谈谈渠道,前几天跟宝马的朋友聊天,宝马有一个非常大的举措,今年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了一个东南区,这个是干什么用的?就是要跟奥迪干的。奥迪当时浙江是他们最重要的区域,宝马把这个区域分出来,华晨宝马的邵斌调到那边去做这个事情。再往前说,卡罗拉上市的时候,一汽丰田的总经理是有一个有军人气质的人,他现在对于企业营销这块,渠道这块他就说,更接地气,企业更能高大上,也能接地气。
我觉得现在这种趋势,我们看到前几天一个数字,自主品牌的份额我觉得真的是挺令人担忧的。再过两个月会不会真的跌到20%以下了。我还是比较认同他们,不能因为短期的这种地位的徘徊就否定自主品牌的努力。但是依然我们相信向大规模的这种,怎么说呢,应该是这种技术上的投入,研究院的投入,我觉得应该还是在未来有所体现的。但是产品体现了怎么样在营销层面能够真正让中国人去接受,我觉得长城可能做的相对比较好一点。
然后,奇瑞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包括吉利,他们也在这方面的提升,短期上半年奇瑞、北汽,还有长安,可能他们的销量,包括广汽的销量都有所提升,所以下半年我们是比较关注这些。我们这边比较关注的是渠道,自主品牌的这种营销层面也会过去。还有车联网这块,可能不会是真正营销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因素,但是未来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比如说有299迷你那个,还有好几种方式,有便携式的,还有上汽自己系统做的一点。好几种模式,其实我也挺不懂,为什么会出现这几种流派,他们是什么样的形式。我也想做。我觉得年轻人未来可能会对这个感兴趣,抛几个问题给各位老师,帮我们解释一下。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