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赵福全对话赵英:盛世危局下的产业抓手

2015年11月25日 00:00:11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凤凰汽车讯 2015年11月20日,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凤凰汽车作为官方合作媒体对本届广州车展进行全程报道。凤凰汽车与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共同推出行业策划《赵福全研究院》。第四季《赵福全研究院》力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这四位政府以及行业精英们将与赵院长一道把脉方向,解析未来。以下为赵福全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赵英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 赵福全:凤凰汽车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凤凰汽车广州车展《赵福全研究院》高端访谈栏目,我们进入今天访谈的第四个环节。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主任。有请赵主任。

赵英:凤凰汽车的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和赵院长共同探讨关于汽车工业的话题。

主持人赵福全:汽车应该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是举足轻重了,但很多人还是认为汽车产业的定位不是很清晰。那么您如何理解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赵英:还是那句老话,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从80年代开始,当时我在汽车工业政府管理部门工作,就论证过汽车工业将成为支柱产业;到今天汽车工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了。汽车对GDP的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居民消费,方便了百姓出行等等。从国际范围来看,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但是汽车的支柱性产业地位仍旧不变,这就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有些人之所以比较忽视汽车工业的支柱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崛起,但实际上汽车工业也是一个常做常新的产业,它的自我更新、自我进步的速度非常快。在今天,汽车产品已经远远脱离了单一的交通功能,它已经成为一个为人类提供办公、娱乐等个性化交通服务的平台。

主持人赵福全:非常好,汽车人听到这番话一定会为您点赞。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出现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到这么大规模了,合资引进就够了,为何汽车产业还一定要做强呢?您觉得汽车强国战略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赵英:我认为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简单来说,“中国制造2025”就指向一个目标,把中国由工业大国转向工业强国,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抓手,需要有一个核心带动的产业,我认为那就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对提高原材料水平,提升机械装备水平等,都起到了极强的带动作用。另外,从德国的工业4.0来看,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最早的应用,德国人也是选择在汽车工业上。总之,汽车工业强则制造业强,这是已经被全球工业化进程所证明了的。因此,中国由汽车大国转变成为汽车强国,从而推进工业的整体发展和提升,将具有战略意义。

主持人赵福全:我也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发现汽车强国和制造强国是息息相关的,汽车强国无一不是制造强国,反过来制造强国基本上也大都是汽车强国。像德国工业4.0就把汽车作为示范工程项目,宝马、博世以及西门子共同参与。您觉得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汽车作为载体、龙头和抓手的作用?实际上,一开始“中国制造2025”中是没有汽车的,最后通过汽车人的努力争取,才被收录进去。

赵英:这可能是因为对汽车工业的理解存在误会,认为汽车工业属于传统工业。“中国制造2025”之所以要以汽车工业作为抓手,应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汽车产品本身来看,其原材料、工艺和关键零部件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其它各个行业水平的提高,基本上“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的多数行业都跟汽车有关联。第二,从制造业整体需求上看,中国成为工业强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提升整体的工业装备水平,而所有的高端装备,可以说几乎都要应用在汽车上。如果没有汽车的拉动,没有汽车工业作为载体,都会落空。但比较遗憾的是,近年来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带动装备工业的发展,这个您可能也注意到了,我们很多汽车厂主力的装备全是进口的。未来,中国必须以汽车作为载体来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主持人赵福全:确实有很多汽车企业购买的是外国的制造业装备,那是我们装备制造业不先进,还是因为外资、合资企业,就倾向于买外国的?

赵英:我认为还是不够先进,有些装备不是不能制造,但存在一个可靠性问题。企业从用户来讲,要挑最好的装备是无可厚非的。当然还有些领域甚至还不能制造出来,透射出我们整体的装备工业实力的不足。举个例子,很多汽车厂连碰撞的假人都是进口的,维修还得送回去,这说明我们装备工业的差距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大,也说明我们努力和进步的空间也很大。国内的装备工业要尽快地为汽车工业提供更好的、能够为汽车企业所接受的装备。

主持人赵福全: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互联网+”,汽车产业毫无疑问是其中很重要的领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汽车产业的机会在哪,挑战又在哪?

赵英:“互联网+”对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挑战,挑战主要在于全行业的运行都要在“互联网+”的环境中重新考虑布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商对销售模式的冲击;还有一个是“互联网+”真正对汽车工业起作用,主要还是从工业4.0的角度。通过产业链条的重组,汽车工业的经营模式、生产模式都将发生变化,比如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的连接,主机厂生产线的调节、主机厂本身的设计研发和再生产以及后面的质量保障与反馈,一直到和销售、服务信息的连接。因此,“互联网+”对汽车工业来说,影响非常深远,既是推动力,更是严峻挑战。

主持人赵福全:您谈到一个核心观点,“互联网+汽车”等于是汽车业在“中国制造2025”中如何应对工业4.0的机会。包括机器相连,万物互联,这既涉及到整车厂,更关联到大量的零部件企业。说到中国的零部件产业,很多企业的能力、规模都不行,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中国制造2025”呢?

赵英:这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为什么德国首选汽车工业作为工业4.0的突破口,因为其汽车工业有一个匀质的水平,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但对于中国来说,一个是生产管理水平差异太大;另外一个是技术标准还不一致。我们的零部件厂有的给德系配套,用德标;有的给美系配套,就用美标;还有的用的是日本标准,这怎么能够协同?所以,我认为“互联网+”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能不能先从零部件企业自身出发,作为一个小单先行实施,理念逐步成熟后,再扩展整合成一个大系统,从企业集团的角度向外扩展,逐步推进。比如说我们的整车企业如果想一下建构出类似德国宝马那样的体系,有很大的难度,但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某个领域、某家工厂先推行合适的方案。

主持人赵福全:4.0是整个制造业的4.0,但是也得从一个企业,从一个车间,甚至从一个小小的零部件开始做起。

赵英:我也写过相关的文章,根据各个企业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4.0也不是都适用的。比如说,一般的改装车厂,批量小,关联少,就是搞好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和内部的互联网就足够了。而大的OEM作为整车厂,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从自己开始,以国际水准为目标,逐步提升互联和智能的程度。大家都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前进,步伐可能参差不齐,但最终会抵达同样的终点。

主持人赵福全: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都是全新的制造模式。对人的要求应该说是前所未有;对企业管理的能力也是前所未有,而管理最终也落实到人上;整个的流程、体系都要重新再造,这也要靠人来完成。面对“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您觉得人才方面,应该有怎样的变化?

赵英:这个变化就太大了。今后将是一个大融合、大改组的过程。工程人才必须掌握一些软件的运用,知道一些管理的知识,而管理人才今后可能也要对生产过程有所了解。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的权利分配可能也会有变化。未来会不会产生一个“互联网+”情况下的信息沟通系统总师,而不再是传统上的生产工艺总师,这都是可以设想的。从更长远来看,恐怕我们的教育体系也要进行改变。

主持人赵福全:如果说过去绝对只是强调制造业,那么现在当我们展望智能制造时代时,对人才的要求也截然不同了。原来我们更强调专才,未来则更需要通才,甚至连计算机都会很专业,软件的应用、计算的能力、通讯的能力、存储的能力、记忆的能力可能都会超过人,而这些人才都必须掌握。因此,未来社会一个人既要拓宽知识面,更要具备对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

赵英:福特时代是人在管理,一大堆工人和机器在工作,有专人进行管理;但今后到了“互联网+”的时代,是管理者在管理着管理者,因为一线的工人,包括工头、工长,理论上都可以被机器取代,只要是大批量、自动化生产的产品,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是管理者。从日本的精益生产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可以实现的。今后进入4.0时代,每台机器、每个加工的零部件都将有一个识别码,自动记录相关信息、随时反馈有无问题。今后管理者需要管理的事务更综合,层次更高。

主持人赵福全:也就是更加复合型的人才。

赵英:一线具体的工业技术、工艺管理人员可能也要减少。今后大学的培养不应偏重专项的工程师,铸造就只学铸造,而是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一定要明白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持人赵福全:挑战不仅仅在于现代企业如何转型,还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因为对于未来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赵英:是的,也包括MBA。现在的MBA从我们工业经济研究的角度来看,纯粹只是一个经济学的课程,今后则要有更广泛的涉猎,比如要学计算机,了解互联网怎么运作等等,不一而足。否则作为管理者,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12阅读全文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