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赵福全对话徐和谊:刮骨魄力映现后发优势

2016年12月06日 22:27:26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凤凰汽车讯 从上一季《赵福全研究院》开始,我们将栏目聚焦到汽车行业中的企业家,本季《赵福全研究院》力邀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华荣,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广汽集团副总经理、董事、广汽乘用车董事长吴松,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六位大咖做客凤凰汽车访谈间。在汽车产业即将面临变革与融合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整体优异表现的背后以及对未来的战略思考是本季《赵福全研究院》关注的,以下是赵院长对话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的访谈实录。

赵福全:尊敬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凤凰汽车《赵福全研究院》高端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一位重量级的嘉宾,他就是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先生,欢迎徐总!请徐总和网友们打个招呼。

徐和谊:非常感谢福全院长邀请我参加这次访谈,另外也想借这个机会和平台,与广大网友共同交流一下我对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赵福全:谢谢徐总。我们也是老朋友了,原来我在华晨、吉利工作的时候,就曾和徐总一起参加过节目,比如《杨澜访谈录》和其他一些高端访谈栏目。应该说,我们之间有过很多次交流,但是像今天这样一对一的深入交流还是第一次。

徐和谊:对,头一次。

赵福全:据我所知,您一开始是政府领导出身,十四年前加盟了北汽集团,从经营管理合资企业开始,到九年前全面执掌北汽集团。徐总是一位有魄力、有情怀的企业家,北汽集团在您的领导下驶入了蒸蒸日上的快速发展轨道:奔驰的销量节节攀升;现代新的工厂也在建设中;尤其是北汽自主品牌发展的速度惊人,由原来在自主阵营中几乎没有行业地位,到今年可以做到40万辆的规模,非常不容易;三年前又成功推动北汽集团在香港上市,通过资本运作来加强企业运营能力,将北汽自主品牌一步步做到今天的水平,成绩斐然,令人钦佩,也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今天特别想和您交流一下:在您十四年的汽车职业生涯当中,作为企业家、掌舵人,您的艰辛与困难我们不难想象,这当中也肯定有很多故事。借这个机会,请徐总与广大网友分享一下这些年深耕汽车产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感触和心得。

徐和谊:正如福全所说,我来到北汽已经十四年了。实际上,我最早是在钢铁企业工作,也在政府部门呆过一段时间,最后来到汽车行业,一直工作至今。在汽车产业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汽车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竞争非常激烈。相比之下,钢铁行业的竞争就没有这么激烈,市场化程度也没有这么高。同时,汽车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只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市场是不行的,必须放眼全球市场。此外,汽车行业和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的其他产业,特别是一些创新技术的产业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以说处在全球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最前端,不像有些行业,在技术的发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期。

赵福全:您的感受和汽车产业的特点非常贴合,汽车的产业链条长、涉及范围广、关联行业多,人才、资本和技术都高度密集,是民用产品中价值最高的,也是受关注的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汽车产业的复杂性也让创新与改革非常困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难想象,您在北汽推行创新与改革时遭遇的困难。一方面是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大而不强的大环境压力,另一方面是北汽自主较为薄弱的基础现状,还可能受限于体制和机制。那么,对您来说,感觉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徐和谊:两难。第一难,北汽是个老的国有企业,有五十八年的历史,基本上经历了我们国家从建国以来到今天的各个阶段,所遗留下的一些历史包袱和问题就比较繁冗,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些包袱和问题,确实很难。而且北汽又身处在首都北京这样的政治中心和特大型城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难度相对就更大一些。

第二难,北汽这些年倾力发展自主品牌,但我们基本上是从零做起,特别是乘用车体系要学的东西太多,我们又缺少经验、人才和技术,所以要想实现自主品牌的追赶,甚至在某些领域取得超越,真的很难。

赵福全:您分享的这“两难”,不曾处在您这个位置上的局外人恐怕很难完全体会。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在发展之初,企业就必须考虑清楚“我是谁”,我具备哪些基础条件,就必须面对所谓的历史积淀问题。而历史积淀又有“精华”和“糟粕”之分,“精华”部分我们必须传承与发展,“糟粕”部分则有可能成为我们发展之路的绊脚石,必须尽快清除,而像理念、文化和体系等方面的差距很难在短期内弥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发展自主品牌本来就已经困难重重,但我们还不是简简单单地比原来做得好就行,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强手如林,各国车企在中国遍地开花,我们还要不断追赶他们。因此发展自主品牌真的非常艰难!而北汽自主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这个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以我自己的感受为例,我回国至今有十三年了,曾几何时,我们在讨论自主品牌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北汽的,但是今天我们在谈自主品牌的时候,包括一些外国企业在考虑中国自主品牌竞争对手的时候,北汽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对象了。北汽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徐总可以说功不可没。

接下来,请您展望一下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未来十年您觉得汽车产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徐和谊:我就从自己从业十几年的经历来谈一些个人的感受,一己之言,仅供参考。纵观一百三十年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汽车产业始终围绕着产业规模化、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安全性、舒适度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主要是在汽车行业内部,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但是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伴随着IT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个汽车行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不仅仅是在行业内部围绕着汽车技术进行创新,而是拓展到外部,发生了五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第一,整个汽车产业链模式和产业格局在发生巨大变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下,大家能够最明显感受到的就是互联网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汽车领域,带来了整个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

第二,产品形态在发生巨大变化。原来在汽车行业内部主要以硬件为核心进行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升,现在逐渐从硬件向软件方向扩展,大量IT、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和技术,比如各种芯片,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产品上,带来了汽车产品形态的显著改变。

第三,消费模式在发生巨大变化。数字、共享、体验等成为未来使用汽车的新常态,像滴滴打车、Uber这样的网约车服务,已经广泛应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此外,过去买车先到4S店问询,现在则是先上体验店,之后就直接在网上下单了。

第四,汽车企业思维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过去我们生产汽车,思维模式总是局限于如何提高一台车的总体性能,主要是从制造的角度思考一系列问题 。现在受互联网思维影响,汽车企业也强调满足客户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第五,整个传统汽车产业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以北汽为例,我们两年前就从集团层面明确提出,要由一个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过去我们的着眼点全部集中在制造上,现在要努力实现“制造+服务”的全面转型升级,因为这是整个产业的大势所趋。

以上这五个变化,我认为将在未来十年以及更长的时间里,引领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发展。

赵福全:从徐总的这番话看得出,您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认识非常清晰、冷静。传统汽车企业本身对于产品品质、性能提升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也唯有打造出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更舒适的汽车产品,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但是在今天,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内部的、自身的变革与发展,还要充分认识到外部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及其带给汽车产业超乎想象的深刻影响。如IT、互联网产业跨界进入汽车领域,他们全新的造车理念和思维模式已经对传统汽车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我也非常高兴地听到您作为传统车企的领军人有如此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并且身体力行,带领北汽人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和优化,来应对未来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我们应该如何发展自主品牌呢?您带领北汽人在市场、研发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创新与变革的尝试,请您和大家分享一下北汽的经验。特别是针对北汽向“制造+服务”型企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呢?

徐和谊:刚才谈到了“两难”,第二个“难”就是干自主。原来没有干自主之前,我没有预计到自主这么难做,原以为凭借在合资企业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也培养了一些人才,应该大同小异吧,但完全不是这样。

做合资,产品、技术、管理、品牌等等基本上都是“拿来主义”,迎合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适当地做一些微调就能投产销售。但是做自主完全不一样,品牌得从零开始,供应商和经销商网络的建设,核心团队的打造,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能力的形成等等,一切都得从零做起。各个方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每走一步都步履维艰。好在行业里有一些老大哥先行一步,他们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也有一些失败教训,我们可以借鉴学习,这对我们实现快速起步和发展非常重要。

中国汽车产业要想由大变强,不干自主,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中国汽车产业要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不干自主,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干自主,也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艰难的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应该走,也必须走,这是“凤凰涅槃”的必经之路。

最近习总书记提出“重走长征路”,我结合汽车行业也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思考。以北汽为例,从2007年筹划干自主,到2009年开始发力,再到今天取得一定成绩,我觉得这是“第一次长征”。从现在起,我们要“重走长征路”,开始“第二次长征”了。过去我们在自主之路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进一步看清了自己的不足,现在我们要拿出“重走长征路”的气魄,以坚定的信心来重新出发。未来的自主之路依旧艰辛,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才有可能走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和国际大牌汽车企业一较高低,真正做强中国汽车产业。

赵福全:徐总这番话,我听了真是感慨万千。您做过钢铁产业,对汽车产业的复杂和困难肯定比他人更加深有体会。即使有做合资企业的经验积累,但真正去做自主的时候,还是感受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巨大压力。摸着石头固然要过河,而摸不到石头也要过河,这种困难可想而知。

您还谈到中国要想把新能源汽车做好,也必须走自主之路,我觉得这些话真的是肺腑之言。尤其是您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重走长征路”,强调北汽自主品牌要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努力,开始“第二次长征”,勇攀新高峰,充满了豪情与斗志。

前两天我们一起参加《汽车商业评论》十周年庆典活动,您当时朗诵了《七律•长征》这首诗,非常精彩。当时想这是您表达能力和语言张力强,现在看来这正合您现在的心境,是有感而发。我想广大的网友也都感受到了您的自主情怀。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就是新能源。应该说,您是在大家都不太看好新能源的时候,就举全集团之力来发展新能源的,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在新能源汽车准入的产业政策出台之后,第一张入场券就给了北汽,这也表明了国家层面对北汽发展新能源所取得的成绩的认可和鼓励。

那么,请您简要总结一下北汽新能源的发展情况,分享其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对北汽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做个展望。

徐和谊:北汽新能源是七年前开始筹划发力的,当时确实没有人看好,整个行业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都不是很高。但北汽身处首都北京,当时北京已经开始整治大气污染问题了,环保就成为北汽发展新能源的一个间接契机。所以北汽就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开始建设新能源业务板块。当时我们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要真干、实干、大干,并将新能源作为未来的两大增长点之一,另一个增长点是通用航空。按照现在的话说,北汽是用了“洪荒之力”,倾全集团的力量,来打造北汽新能源业务,抽调了很多精兵强将,最终在北京市政府等多方的帮助下做起来了。

万钢主席曾先后三次来到北汽新能源视察。他评价说,北汽新能源汽车是我迄今看到的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核心技术都基本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第一家。应该说,我们因为之前的坚定决心,赢得了先机。但是今天其他企业也都追赶上来了,我们虽然有一点点先发优势,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市场表现,但先发优势能持续多久,如何让北汽新能源继续保持在国内领先,进而在国际上真正做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的大问题。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三大发展方向。第一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除了大家熟知的“三电”外,还有轻量化技术,轻量化在新能源产品中的应用效果最直接、最明显。而且不仅新能源汽车需要轻量化技术,传统汽车也同样需要,我觉得轻量化应该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一个大课题。第二是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可能会应用得更广泛、更直接。第三是汽车产业的新业态,预计在新能源车领域,新商业模式的变化、创新也将比传统车来得更快、更猛。

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我们首要的还是投入“三电”技术的攻关与发展,“三电”里面最重要的是电池。现在我们和国际、国内多家领先的电池企业紧密合作,不是采购链条上下游的买卖关系,而是形成了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我们的战略规划就是要掌控世界最前沿的电池技术,不仅要掌握,还要能控制,就是说要有自己最好的电池。

电机也是如此。我们专门选择了德国的西门子,与其进行深度合作,正式成立了合资公司,组建了研发团队,并且产品已经正式下线,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电机。

控制系统方面,我们和清华、北理工等国内在控制领域研发处在前沿的一些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也都建立了紧密合作的关系。目前已经拥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现在正在开发第四代的控制系统,今年年底就能搭载到整车上。第五代的控制系统也已经在研发了。我们的水平不输给任何一家企业,甚至在某一些领域可能还超过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洋品牌,所以控制系统也是北汽未来发展的杀手锏之一。

除了这三块,在轻量化以及刚才谈到的其他几个方面,我们也在大胆尝试往前走。可能因为我不是学汽车出身的,不是非常懂车,反而让我在新技术尝试方面不会那么纠结。

赵福全:作为董事长,太懂技术也不见得有利。

徐和谊:我不是太懂技术,所以在决策上我可能魄力就比较大一些。在新技术的大胆使用上我一直是激进派,从来都是力主超前尝试。可能有我这样“搅局”的决策者,对新生事物的发展也有好处。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也是非常支持和鼓励。现在企业内部一批七零后的领导人纷纷走上重要岗位,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与理念,我对他们的工作也是全力支持的。

赵福全:不拘一格用人才。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123阅读全文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