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梁洪:北京时间10:06,这里是每周三由北京交通广播汽车天下、凤凰汽车联合出品的《星期三会客室》在节目开始跟观众朋友做一个互动,我相信大部分汽车天下的听众都是司机,请问在你的手机上有没有下载过一些APP,这些APP是关于,比如上门保养、可以上门为您提供一些简单的维修服务的,您有没有下载过这些APP进行上门维修养护?
还有就是北京在一些快修连锁店大家也看到不少,对于这些连锁店你有没有尝试过,有没有修过车?感觉怎么样?您可以在公众平台中搜索梁洪的汽车天下或者是汽车天下1030跟我们互动。今天我们跟大家讨论一下,互联网+时代到来了这股波大潮影响下汽车生活也有了影响和改变,现在不仅仅可以到4S店,你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修车和养护,你用过,你喜欢吗?介绍一下今天直播间的三位嘉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副理事长苏晖。苏理事长您好。
苏晖:大家好!
主持人梁洪:苏理事长您的手机里下过这些APP吗?
苏晖:有。
主持人梁洪:尝试过吗?
苏晖:我对汽车这方面比较熟悉,自己有尝试过,汽车维修、保养、包括上门洗车。
主持人梁洪:直播间第二位嘉宾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委员会副秘书长高倩倩。同样问题也问你。
高倩倩:有,会下载一些,因为这跟我们协会服务方向很贴切。
主持人梁洪:你自己有没有尝试过?
高倩倩:有尝试过,主要是一些保养类的。
主持人梁洪:看来直播间四个人,现在已经三票了,因为我也有。再问问有一手联合创始人朱伟华。伟华用过吗?
朱伟华:我用过,我本来也是做这一行的,每天我去望京SOHO上班门口1块钱洗车,确实不用都心里痒痒,必须得用一下
主持人梁洪:洗车这个特别诱人,我下个某个APP前两次不要钱,后来是1块钱。第一时间已经有很多跟我们互动的朋友了,他们说下载过洗车、查停车泊位、维修养护。所以通过互联网+的时代大家不再只能去4S店了,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是大家有一个感觉,无论是网络上的店面,还是快修连锁店等等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所以问问三位你们个人的体会,抛开你们身份都是业内专家不谈,作为一名普通的司机,苏理事长您用过之后感觉好吗?还会再用吗?
苏晖:我感觉挺好的,第一上门做维修保养的这些人服务态度很好,第二技术很好,这两条就足够了。以前往往修不好是技术问题,不是店的大小的问题,但是有时候上门不方便。比如我住望京小区,你请人上门给你保养维修,不能在地面,必须在车库里,还得跟安保打招呼,跟物业打招呼,说我请了一个什么单位给我做维修,很麻烦,程序、手续很麻烦。
主持人梁洪:除了这个之外您对他们的服务和技术都很满意,还有价格呢?这个也很重要。
苏晖:相对来说都是看技术和手工。
主持人梁洪:所以价格对您来讲不在乎?
苏晖:对,但是没有跟多的仪器设备这是不足的地方,完全凭师傅的经验。
主持人梁洪:苏理事长觉得挺好,除了登门维修养护比较麻烦需要交涉之外,本身对这个服务您是满意的,如果非要挑毛病您觉得有问题吗?
苏晖:非要挑毛病就是可靠性比较难。
主持人梁洪:您只是做了一个最基础的保养。如果说您的车坏了,不知道什么故障呢。
苏晖:如果我对故障比较清楚,或者部件比较熟悉还可以,如果不熟悉只能完全听师傅的了,换件还是买件。
主持人梁洪:就是说您对他是很信任的。这个信任从哪儿来呢?
朱伟华:就是从网上或者朋友介绍,哪个维修点比较可靠,或者哪个维修点信誉比较好。
主持人梁洪:再问问伟华,你自己的感受如何?
朱伟华:我是没有用过上门保养,我的车都是4S店保养,我主要用的就是洗车,刚开始觉得便宜,不试一下不行,但是我还是存疑,省了很多水,干抹还是挺担心我的车的,还是担心这样的清洗车的技术上是不是可行,所以我对这样的技术心存怀疑。
主持人梁洪:我曾经听朋友聊天,说他们通过APP下载洗车,是韩国的,为了宣传他的洗车的东西有多么神奇,类似于从一个牙膏管里挤出一个什么东西,他自己先吃一口,说你看我这个东西多牛,我人都可以吃还可以有什么担心的。但是不管他咽没咽下去,也不能完全打消大家的怀疑,问问高倩倩你用的感觉如何?
高倩倩:我有一点特殊,整体上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来说作为上班族来说便捷性有,但是作为我们长期做这个领域的服务工作去观察它,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主持人梁洪:跟我们说说你观察到的问题。
高倩倩:首先上门这个问题更多的还是保养层面,设计小保养,大保养可能更多的上门还实现不了,还是要到店里。这是粗浅从业务来分的。从维修来分,更多的还是从线下门店来做,因为维修消费者、车主第一时间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用车的人对你的车况和症状都了如指掌,他需要做一个判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判断能力,所以上门存在这个问题,就是维修这个领域上门可能解决不了车的这些技术问题。如果我熟悉车的症状是哪,我对零部件需要换也好,还是需要怎么样也好,他熟悉那就可以尝试一下。
主持人梁洪:您的意思就是非常简单的操作没有问题,比如换个机制油等等,但是稍微复杂的他不能完成。第二点呢?
高倩倩:第二点还是技术水准。现在所有做上门的以保养类的为主,所有的技师要求,专业水准在普遍的提升,但是和我们店里这些专业的技师还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他现在上门的话,你的需求量大,你的技师需求量也很大,因为不像店里,你的客人是集中到店里的。所以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问号,不是说所有的都那么放心,这是作为下意识我比较直观的感觉。
主持人梁洪:现在有各种各样维修的方式和方法是特别好的方法,因为很多年以前跟苏会长也做过一些节目,我们的后市场也罢,很多时候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垄断,没有别的可以选择,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现在我们有很多条路可以走,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对于消费者有车一族来说是一个大好事,但是细细分析以后发现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现在一搜APP、维修、养护等一大堆,我奇怪了,是任何人随便都能搞这么一个东西呢?到底什么样的部门对他们进行管理和监督,谁能够判断他有没有这个资质?我明天说搞一个APP是我就能修车是我就能干的吗?这个事到底归谁管?有谁管吗?问下三位?
苏晖:我之所以上汽车维修上门就是小修、毛病,大修必须回到修理厂,不能招手即来的维修师手里修理。
另外普通的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我都是通过网上查到点请师傅上门维修,因为不可能把电器搬到外面去,非常麻烦。汽车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非常复杂的产品,应该回到店里。
主持人梁洪:据您了解有没有什么监管机构?
苏晖:名义上有两个组织管理,一个是中国汽车管理行业协会,管全国几十万家的汽车修理公司和修理行,还有一类就是工商部门。但是工商部门不管技术,零部件不归他管,技术也不归他管,他只管营业执照。所以对维修、保养,是汽车市场第二大刚性需求,没有再超过它的。但是遗憾的是感觉很不规范,也很不标准。目前我没有看到一部完善的标准法规来管汽车维修行业。
比如说你够什么条件是一类企业,够什么条件变成二类企业,比如有一个店铺可以够三类企业了,只有这么一个标准。
主持人梁洪:这个管理太粗放了。
苏晖:为什么呢?第一维修信息现在没有公开,现在没有办法。都在4S店手里掌握着,制造商形成垄断,好在新政出来了,维修信息要放开了,但是时至8月份也没放开,零部件原厂件说放开,现在也没有放开,真正维修规范,要等待这些改革措施尽快的出台和落地才能有可能要求这个行业规范,要有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主持人梁洪:刚才苏晖用的词是名义上的有两个部门在管,但是都不管,这就是很可悲的事情。所以目前的市场就是鱼龙混杂,运气好就好,不好的话就是挨坑吧。看一下大家的反馈信息,飞车小将说,维修保养,担忧第一,主要是上门保养水准,他们有证书麻烦?第二油品品质担忧,现在做假已经是做的让人根本看不出来了,啊他找一个油罐再简单不过了管里面装的是什么谁知道呢。摩托手说我下载过两个APP,洗车、包银过,不错点赞。蒙蒙说APP比4S店好很多,洗车太方便了,上班就洗了,不耽误时间。GLW说洗车真心不错,维修保养没人管。
现在总结一下,大家用洗车是第一,第二就是保养,还没有看到人真正的说用这种APP的方法去修过车,大家都可以和我们互动一下。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技术靠不靠谱,人靠不靠谱,我们都不知道,无从知晓,而且也没人管,高倩倩你觉得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高倩倩: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像苏总讲的国家没有出台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它,这个东西没有一个明确的参照物给它划勾划叉。但是行业本身来讲,这些APP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换,转换成这种商业模式要有传统的业态支撑。为什么我们刚才的互动观众也会说到他的态度好,他们是很注重终端用户的用户体验的。所以用户反馈上来的这些问题,他们都在积极的调整,包括我所了解到的,有很多现在做上门养护的,都是把质保同期在你的服务中一起加进来的,这样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做的好的,尤其是保养类的,是把这部分附加服务再加进来了。
主持人梁洪:我是怕过几天这个APP没了。
高倩倩:这也是普遍存在的,就是说资本市场都对后市场热情很高,确实有这个顾虑,这些做APP的,他们做本身的规划和品牌服务打造之外,他们用个东西也是延迟自己的生命力。消费者用这些不是运气不运气,我觉得消费者选择这些APP使用的时候心态要摆正,不要是他茫然的发红包你就去了,那就不要说运气不好。
我个人觉得是这样的,像我们买东西一样,买衣服、买家电、买生活用品肯定不会因为单一的因为它便宜就会选择,您会考虑品牌价值和整体的产品口碑等方方面面的考证。比如我们买数码用品也会考虑各种参数。其实汽车领域服务也是这样的,如果单纯价格角度考虑的话,天上掉馅饼地下一定有陷井。
主持人梁洪:像苏晖刚才说的,钱我不在乎,价格不是重点考量对象。
苏晖:1月22号到2月3号,带着着全国几个重要园区汽车老板去美国考察,就是考察维修保养。美国那么发达,但是作为,朱总讲就是DIY,消费者可以选择配件,你可以网上定,也可以到网上买,把维修师请到家里维修。
但是中国做到很有两个特点,中国很难做得到,第一是美国受法制限制比较强,不敢乱收费。第二,美国95%的家庭都有车库,具备那个条件。我们中国可以说99%的人没有车库,没法维修。像我住的B1、B2、B3,维修是因为我女儿第一是换轮胎换不了,我在外地没办法解决,说打电话请他们到家来换。第二次是我们住那个地方离加油站很近,回到地库以后,B3,再想出去出不去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情况到店里没有办法,只能打电话请师傅上门。
主持人梁洪:您在美国还看到什么比较先进的做法?
苏晖:他们配件不能诚信,而且师傅技术也毋庸置疑。我们国家除了法规以外还有就是技术不灵。因为现在汽车大部分是靠电脑检测,检测出毛病了,然后换件,维修件没有,全部是拿着现成的件换一个新件,不管坏不坏,有毛病干脆就不要了,换一个新件。相对来说资质要求不那么严,维修比较简单。就是电脑检测出什么件有故障换什么件,所以造成了这种情况。我觉得社越发达法规应该越严,诚信应该更好。
朱伟华:刚才梁洪说到了谁来管这么多APP,管互联网的肯定有一定的管理机构。但是线下维修站开业管理,交通部现在应该是慢慢试点,不再像以前一样开业一定要有资质,现在有些县市是开业不需要资质,但是营业之后过程监管,比如所有维修电子病例上传给交通部的部门,现在监管部门是盯着过程,不是盯着开业。
我上周参与较部的一个讨论会就是讨论这个问题,就是电子健康病例的问题。就是到底每一次维修有没有病例,这个病例国家掌不掌握?
主持人梁洪:这个病例谁给?
朱伟华:维修企业上传。
主持人梁洪:怎么保证100%一定准确呢?
朱伟华:国家有一个系统。这个事情做得到,比如有一手有自己的ERP系统,政府要的话把接口开放给你就完了。我相信维修公司一定需要这样的系统,未来只要有一个接口就可以上传给国家。过程监管比开业监管好得多。
第二点,APP到底有什么价值?我觉得现在价格便宜只是补贴大家用,不代表未来真的都这么便宜。因为从大家使用频率来看洗车最多,保养频率第二。我们有一手也服务过北京几万个车主了,因为我们专门做事故的,小刮蹭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从频率上看很正常,洗车第一,保养第二,刮蹭第三。我们这十几万的车主都是通过线上的公众帐号找到我们的。
主持人梁洪:通过分析发现,首先我们肯定这样的一种大的方式和方向是很好的,它让我们有了多种选择的渠道,但是细细分析起来,这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首先我们刚才提到了第一点,就是监管部门的缺失。标准制订的缺失,这两点导致了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是对于这些APP也好,还有线下的这些连锁店也好,包括在4S店像我们的这位网友就说了,4S店为什么我们敢挑战你?就是因为你的毛病太多。你的价格太贵,你修车的技术太次,你的态度太不好!但是APP同样这三个问题就解决了吗?技术好吗?不清楚。人靠谱吗?不知道。用的东西是真的吗?不好说。我觉得他总结的非常到位。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敢去做这个东西,肯定是4S店毛病太多了,而且对于4S店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汽车天下节目讨论很多次了,不再多说。正是因为他们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新的创业人士们盯着了这样的一个商机。因为中国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有车族市场,他们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可以挣到钱,甚至可以进行更大的资本投入。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不要忘了,要想把这个事情做好,做的长久,还是要拿出点真本事来的。
这里是正在直播的《星期三会客室》我们跟大家关注的是目前汽车后市场热闹非凡,收音机前的朋友们有没有用过汽车APP,您觉得跟4S店相比优缺点是什么?您觉得中国未来更好的汽车后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子?您可以搜梁洪的公众帐号或者FM1039参与话题。
《星期三会客室》正在直播中,梁洪欢迎大家的关注。今天和大家探讨是目前中国汽车后服务市场热闹非凡,鱼龙混杂,大家除了到4S店之外目前有很多选择方式,可以下载APP可以到快修店修车,到底选择什么方式,当然是您说了算。可是我们在业态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问题,今天跟大家一同关注这个话题。嘉宾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副理事长 苏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委员会副秘书长 高倩、有一手联合创始人 朱伟华。
看看大家的观点,卢小标说上门洗车的水有问题,他们用的水不是商用水吧?另外一位网友说,其实在上门保养过程中,你们不认为非常的不环保吗?把那个地整的到处都是油,这种方式不怎么样。我确实看过一个上门保养的,自己携带容器把东西都带走的。还有输了你赢了世界如何,说国家出了一个三包,前几年必须在4S店保养,豪车不在乎,另一部分人在街边店保养,便宜就行。你们今天的话题是对城中心的车主说的,我们五环外的遍地都是维修保养的。还有网友说我保养都是通过APP下载来做的,保养之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真正修车了绝对还得回4S店。
前不久全国汽车企业连锁为企业高级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去年9月份出了一个《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 去年这个指导意见刚刚出来我们就在《星期三会客室》中和大家探讨过,觉得真好啊。比如其中维修技术的信息公开,这个太好了,还有说包括强调透明化、品牌化的,以及规范化经营等等。但是,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也没有看到信息公开有没有真的公开,到底执行的怎么样?也没有看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所以回到直播间我们继续讨论,既然刚才大家都一致认可管理监督的缺陷,以及整个制度流程的缺陷。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伟华你觉得怎么办?
朱伟华:我觉得应该把权利交给最终的消费者。因为有这么多做基于互联网+后服务公司出现是好事。因为毕竟用户都在网上,总允许车主服务完了,点个赞还是踩一脚,总归有人投诉是可以在网上公开的。其他的消费者看到点评评论他自己眼睛是雪亮的,你只要愿意花点功夫到网上搜索一下评论就可以知道选不选它了。政府监管这个事就面临巨大的障碍,中国上亿的车主,监管每年上亿的服务频次,成本太高了。所以反而交给互联网,有怨报怨有恩报恩。属于觉得服务不好可以投诉。有一次我们有一手做了一个活动,两年多在网上透露过我们的车主,其实真的也没有,真的有没问题,我们可以赔偿给你。
主持人梁洪:把决定权淘汰权交给市场。
朱伟华:对。这比以前远比没有互联网的是大家投诉无门。
主持人梁洪:你不觉得挨坑的人做是小白鼠了吗?
朱伟华:不会。我作为服务商特别希望有挨坑的人再回到店里,我倒贴点钱给他,再给他服务一次,其实这样还是很少的。
主持人梁洪:良性的好的就能更好的运转,差的就自然淘汰了,你是希望交给市场。
朱伟华:你是觉得交给市场,我是觉得别管我们让我们自己接受市场检验。
主持人梁洪:苏晖你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吗?
苏晖:我倒赞成这个意见,交给市场,因为毕竟中国市场太大。消费者如果配合舆论监督一定会起作用。像国外,美国这样的国家就是两个人管,一个是叫公路部门,公路局,负责从你买车用车到报废一切都归他们管,一个部门。我们现在国家管汽车的至少有九个部门,真正维修保养零部件是应该归交通部管。可是中国的零部件现在分成四类,标准谁定的呢?是商务部定的,工信部管制造企业,制造零部件的。多部门管理就造成责任说不清。比如配件消费者透露了找谁?最后就推到店里,这是不行的。第二个美国警察可以无所不管,只要你维修出现了不良行为或者不良现象,警察一到场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所以我觉得,他这种高效率可能也反应了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体制更好。中国完全用这个办法可能不行,就交给交通部管可能管不过来。
比如说某个消费者投诉某个店或者某个公司修理不好,很容易形成扯皮。尽管我们也有法规,也有制度,但是谁去监督?监督不好怎么办。如果利用互联网,如果欺瞒消费者,非常不诚信,不合规令消费者非常不满意,那么你的任务会急剧减少,这就是市场监督的好处。
所以舆论监督加互联网平台,什么意见都可以向这儿反应,第二还得有一个权威部门来协调。但是我们的协调效率太低。比如说现在十个部委联合发的《提高维修技术水平》的指导意见,大家激动了一段时间,结果没信了。舆论报道说8月份要出台现在8月12号了,又出不了台。比如零部件放开,原厂配件和同质配件,商务部提出了四个标准,交通部又提出了四个标准,什么再生件、再用件、回收件。那么国家连配件的标准,起码的大类都不能统一,我想再好的标准也难执行,再好的规范也难执行。就应该指定,这一类问题,车只要一卖出去就应该指定交通部全权负责,法规、交通、管理全权负责。工商是执法。
主持人梁洪:以前聊很多问题刨到根上有很多部门管,但是细细再往下一条一条的跟进会发现每一条都管不了,这就是特别无奈的事。就是部门越多,可能反倒大家都可以不负责任。我们看一下大家的说法,Mark说技术信息部放开,配件也是垄断,不能选择不被压迫,但是我们现在可以选择被谁剥削。听听高倩倩的观点。
高倩倩:我觉得刚才伟华老师说的我也非常赞同,这就是我一直讲的,这些很注重品牌形象和品质服务的这些,他们是很欢迎这种方式的。
从行业自身来讲,还是要加强行业自律,优胜劣汰。服务好的,品质好的有诚信基础的自然会留下,会不断生长强大。这些服务不管你的服务你的产品,你的技术水准不合乎要求的,加上这种舆论和行业自律,就很自然的会被淘汰。
主持人梁洪:群众的监督加上舆论的监督,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方面,再加上行业要有自律。
高倩倩:对。从我们行业协会来讲也在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工作,倡导大家我们要建立这种诚信的服务品质、产品品质。等于说多方来做。因为现在大环境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只能说从现有的能做的积极把这个事推动下去,让消费者最终能受益。
主持人梁洪:今天我们节目中和大家一起关注了热闹非凡汽车后市场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让消费者不用花太多的心血和太多的担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汽车养护维修的方法。
根据统计中国汽车维修后市场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呢?汽车保有量中国是1.6亿,巨大的规模拉动了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现在有人统计,在中国这种社区店、包括快修店,各类维修厂家,多达44万家。平均每家分配不到400台车,更别说再加上在网络上数都数不清的各种各样APP,大家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同时我们发现在这样的市场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技术水平良莠不齐,零配件、以及各种各样维修的油等等这些,没有一个判定的标准,行业也出现了各种各样越修越坏的问题。所以今天和三位嘉宾探讨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你们认为最好的解决途径是什么?除了我们谈到了要交给市场,交给老百姓投票,这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不能让很多老百姓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进行投票,那么最好的方法到底有哪些?未来汽车后市场发展到底是怎样的趋势和动向,请三位嘉宾发表一下观点?
高倩倩:我是做行业协会的,政府肯定是有监管的责任和义务,行业也会也应该发挥好自己的行业约束和规范性的作用。我们行业协会就应该带动大家,我们同行业的人我们来做这种行业统一的,至少是行业内服务的规范、产品品质的规范,这也是义不容辞,很关键很重要的一个节点。就是我们要给你画出来门槛,你对消费者要负责任。
苏晖:我觉得目前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发展是好事,市场活跃、消费者也受益,但是也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加强社会监督、加强舆论监督,特别是广大消费者的监督非常重要,没有这个也促进不了竞争。但是光有这点还远远不够,政府部门必须制订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得超前,我们现在包括维修保养处于一种没有严格法规的情况,监督部门必须根据政策法规监管。
再一个行业协会能不能考虑协会优势,因为对行业比较了解,能不能对商户,对你所管理的会员实行5A制,最好的就是5A,最差的就是1A,下面维修企业一定要授权。我不赞成维修全面放开,一放必乱。5A多放,4A少一点,3A更少一点,根据社会反应和舆论监督实行5A标准。用这种形式不断的淘汰应该发挥政府部门机构的作用,制订标准法规。
再一个发挥行业组织自律和监督,双管齐下。再加上强烈的舆论监督和广大消费者监督,市场一定会规范起来。
朱伟华:作为一个服务者我是接受各方监管的,不光接受消费者监管,也接受政府有监管权限的监管,做到阳光下的生意反而希望监管,因为没有监管没有办法淘汰黑的路边店。我觉得大量企业实现连锁了,政府监管起来也很容易。所以连锁化这件事情也没有回头路,走的越好政府监管越容易,老百姓越能得到实惠。我坚定的认为连锁化走下去,遇到一些问题,老百姓的监管、政府的监管,帮助他实现这样一个连锁化,最终我们会有一个相对好的后市场的服务环境。
苏晖:还要一个就是要推广典型。比如北京的修理公司,它的规范和下面的旗下的博锐集团维修、保养社会口碑非常好。再一个像朱总这样的有一手。
主持人梁洪:综合几位嘉宾的观点,无论从政府的管理,从行业的监督,还要到舆论的广泛评判,如果这三只手三管齐下,我们认为目前汽车后市场的情况最起码能够慢慢向良性方向发展。同时提醒各位听众,大家下载APP进行各种养护的时候事先要花一点功夫,看看评价到底如何,不要轻易贪便宜。今天《星期三会客室》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再次感谢三位嘉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