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人大代表郭振甫:提高工薪阶层税后收入

2015年03月12日 08:24:59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马青竹
1

郭振甫:提高税后收入(1)

凤凰汽车讯 “现在员工的税后收入只占企业人力成本的50%,如果企业每年人力成本预算增长10%,到了员工的税后工资环节,连5%的增长都达不到。”所以,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甫今年的提案是“成比例增加当期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降低社保缴费比例,拉动内需,遏制经济下行。”实现“中国制造2025”,从提高工薪族税后收入开始。

为什么是“当期工薪阶层”?

“你可以理解成,那些正在拿工资、正在交五险一金的人。在中国,大概有5亿人口。”

为什么重点关注这部分群体?郭振甫说,“这是消费转化最快的阶层,是扩大消费的主要群体。不同年龄段花钱的方式不一样。同样的钱,你们年轻人很快就花掉了,结婚、房子、车子、老人、孩子、衣服、旅游……这是一种即时性的消费,流动性很高,可能不到月底就花光了;这也是一种全方位的消费,惠及各行各业。像我快50岁了,还可能这样花钱么?而且,如果工薪阶层的收入实现可预期的稳定增长,大家才有信心去贷款按揭房车等大宗消费品。”

为什么是“可支配收入”?

“我国现行‘五险’加上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缴费比例总体超过70%,其中三分之二由企业承担,三分之一由个人承担。”由此测算,企业为员工每支出150,员工实际能够拿到只有77元,扣税后更是不足一半(75元)。只有最后这不足一半的钱,才是工薪阶层当月能够用来消费的可支配性收入,才是可以拉动内需的收入。“其中,企业加个人28%的养老保险已经超过国际20%的警戒线。”郭振甫特别强调。

他在议案中说:每年不断调整的社保基数和相关补充保险的建立,带来的是工薪阶层工资增长水平的虚高,可支配收入增长其实非常缓慢。

“为什么香港要給大家发钱?水活了,剩下的问题才能解决。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工薪阶层都是中间阶层,谁也不觉得谁很富裕,但谁也不觉得谁很穷。”

税后收入与“中国制造2025”

郭振甫说,对“中国制造2025”,他还没有好好学习和研究;但是对“有些人去日本买马桶盖”,有一些体会。

“制造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能大家都开店卖东西,总得有人制造东西。技术人员需要沉静下来,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工匠精神。只有增加收入,他们才能安心做技术,才有积极性。孩子上学、房子首付都没钱,还有什么心思潜心工作?”“所以我们的社会资源要向制造业倾斜,让从事制造业的员工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在“新常态”之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郭振甫认为部分原因是享受了廉价资源和人口红利,在资源和人力成本方面没有按照真正的价值支付对价。现在一切都在转型,包括污染的处罚、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竞争的日趋饱和……

“中小企业的压力很大。”他说“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觉得现在经济下行的压力比想象更严重。未来市场竞争可能会饱和到什么程度?我在日本横滨出差的时候深有体会。在通往日产技术中心的一整条路上,已经无法再开一家拉面馆。因为但凡这个地方还能再生存下一个拉面馆,它肯定已经有了。”

“生存才是硬道理。”所以,他建议:政府为企业减负,为工薪阶层增收。

议案中针对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参照国际标准,尽快将社保缴费比例降低三分之一,以刺激当期经济增长。

2、对于失业、工伤、生育等结存偏高的保险基金,建议尽快出台降低缴费比例或者取消缴费的政策。

3、通过个税税收调整,扩大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

(议案详细内容请阅下页附录)

2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甫提案

附录: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甫提案:

关于成比例增加当期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降低社保缴费比例,拉动内需,遏制经济下行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郭振甫

超过5亿人数的工薪阶层,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也是社会和平稳定的主体力量;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主要群体,其可支配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作为社会统筹的受益者和“五险二金”的主要缴费主体,过高的“五险二金”缴费比例,实质性降低了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

目前“五险二金”缴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社会保险缴费比例远超警戒线。据统计,我国现行“五险”的缴费比例达到43%,加上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我国社保缴费比例总体超过70%,其中约三分之二由企业承担,三分之一由个人承担。在“五险”中,养老保险的企业+个人缴费合计高达28%,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0%,甚至远远超过了20%的国际警戒线,不仅企业负担大,且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低。

2、社保缴费比例过高,导致企业少缴甚至不缴现象严重。面对过高的社保缴费比例,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都尽量少缴甚至不缴,社保资金反而因缴费企业数量和职工总数不够而总量不大,直接影响了社会统筹的收支不平衡。据统计,2014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人数为3.4亿,远低于城镇职工总数;而按规定比例上缴社会保险的企业和职工就更少了。少缴或不缴,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统筹的恶性循环,一方面是当期不缴费、少缴费和正常缴费企业、职工之间的不公平加剧;另一方面大家争相采取各种措施少缴或不缴,造成不缴费、少缴费和正常缴费的员工退休后收入的不平衡,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统筹缺口更大。

3、工薪阶层实际可支配收入偏低且增长缓慢。在企业承担的人工成本中,合计有43%左右缴纳社保,加上按比例提取的福利费、工会会费和个人缴纳的个税,员工获得的可支配收入不足50%。另一方面,从员工的税前工资和实发工资比较来看,扣除个人承担的25%左右的 “五险二金”,和平均3%的个税,员工可支配收入仅占税前工资的70%左右。加上每年不断调整的社保基数和相关补充保险的建立,带来的是工薪阶层工资增长水平的虚高,可支配收入增长其实非常缓慢。简单测算:企业人工成本如果每年增加8%,表面上职工的工资增长5%,但这5%基本只够维持社保基数的上调。也就是说每年5%以下的调薪无法带来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就很难带来消费的增长。

社会统筹的真正内涵是为了平衡现有劳动者、退休人员、企业、政府之间的收支关系,也是平衡今天和明天收入分配关系的一种手段,某种程度上社会保险是国家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为此,建议通过多种措施,成比例增加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使之成为拉动内需、遏制经济下行的突破口。原因主要有:

1、作为社会统筹缴费主体的工薪阶层,是内需的主体力量,其消费需求是全方位的,包括购房、购车、教育、旅游、餐饮、衣饰、娱乐等,工薪阶层都是消费主体。

2、工薪阶层的消费具有典型的当期性、即时性和可持续性特点。一方面只要可支配收入在手,立时就能带来或旅游、或餐饮、或娱乐的短期消费;一方面只要可支配收入按预期增长,其消费信心得到增强,很快就能带来或购车、或购房等长期消费。

3、工薪阶层的消费大多发生在国内,且以自主品牌为主,可以同时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国内需求。

4、工薪阶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其可支配收入实现按预期持续性增长,将有助于技术人员沉下心来进行技术创新和原创开发,有助于技能人员安于一线苦练技能、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

5、社保比例的降低和工薪阶层队伍的稳定,客观上减轻了企业负担,可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针对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参照国际标准,尽快将社保缴费比例降低三分之一,以刺激当期经济增长。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4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扣除价格因素后较上年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远低于GDP增速和工资增长水平。如果社保缴费比例降低三分之一(从70%的缴费比例下降到47%),将大体释放20%的可支配收入,按照工薪阶层消费全方位、当期性的特点,将带来数万亿的国内消费增长。

2、对于失业、工伤、生育等结存偏高的保险基金,建议尽快出台降低缴费比例或者取消缴费的政策。新的形势下,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生育保险给员工带来的保障力已经越来越弱,建议逐步取消或纳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对于就业的指导和帮扶并未发挥很好的统筹作用,随着社会“创客”群体的增加和就业观念的转变,失业保险的价值更显得单薄,因此也建议逐步降低或取消;工伤保险在结存偏高的情况下,也建议降低缴费比例。

3、通过个税税收调整,扩大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通过调整个税级次和征税范围,让税收向高收入群体倾斜,使更多中间收入群体通过少交税,而更有现金消费能力,用更大群体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推动“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

整体上,希望国家系统化考虑社保缴费问题。通过对社会保险的全面监管,促进企业全方位、职工全人数按规定、按比例缴费,以缴费企业和缴费人数的扩大,带来缴费基数和缴费总量的增加;同时,建议与国家正在进行的统筹改革相结合,积极采取措施筹措资金,包括国家加大资金注入、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等方式,推动社保资金基数增加;希望进一步加快社保改革进度,统筹兼顾,既能切实提高工薪阶层的当期收入,又能有效拉动内需,又可从长期真正实现社会统筹的收支平衡,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责任编辑:马青竹 PA017

文章导航

返回分页浏览>>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