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锵锵话车展:商用车回归理性的生存法则

2014年04月21日 01:33:01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1

锵锵话车展:商用车道(1)

凤凰汽车讯 2014年4月20日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凤凰汽车作为官方合作媒体将对此次车展进行全程报道,并推出特别节目《锵锵话车展》。以下为访问实录。

闾丘露薇: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凤凰汽车频道主办的《锵锵话车展》,我是闾丘露薇。今天这一季的内容我们要谈谈商用车,我们要谈比较细分的市场重型卡车,大家都知道重型卡车市场趋势跟中国宏观经济趋势有非常重要的关联,这些汽车布局也意味着他们对宏观经济的看法。先来介绍一下两位嘉宾,一位是上汽依维柯红岩总经理熊伟铭先生,一位是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先生。

我们来看一个数字,中国商用车在2010年销售超过了100万辆,最近两年其实是下降的。但是可以看到企业似乎还是蛮乐观的,我不知道这种乐观是不是也代表了你们两家。

何墨池:2010年总销售量超过100万,应该说是不正常的。因为那一年的中国销售量是代表全球的50%以上的重卡的销售量,但是中国的总GDP在全球经济里占10%左右,所以这个说明是不太平衡。但是同时,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看中国的经济需要多少个重卡的保有量来满足中国运输的需求。可能是保有量不足,所以在过去几年卖的多一些,但是我们要看保有量的平衡,是400万、500万的保有量,这个是关键问题。

闾丘露薇:您怎么看?

熊伟铭:这个100万的销量是有它的特殊性的,这和国家出台政策有关。这以后,整个市场确实有下滑,但是我个人认为随着新一届政府推出新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么一个政策,中国的经济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它会更稳健,意味着长期的发展会得到更大的保证。同时随着城镇化,包括我们物流行业效率的提升,应该说都会对中国重卡行业健康发展带来更好的保证。无论国外重卡也好,国内厂商也好,我们都相信中国重卡市场还会有一定时间的稳健发展,这一点我是确定的。

闾丘露薇:刚才何先生讲的是保有量的问题,您怎么看保有量的问题?

熊伟铭:当然中国重卡市场的保有量,我们也确信它会逐步稳健的上升。

闾丘露薇:我们来看看今年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一到二月份的数字,销售10.42万辆是上升了26%。但是现在有一些分析认为,重卡的销售在2月份有很多被迫,不等于是终端的需求,3、4月份是传统的旺季,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出现上升的迹象。您怎么看,目前重卡市场面临的状况?

何墨池:随着改革深入,效率提高。我们会看一辆车的运输量会多,所以我们会看更少的车会做出更多的运输任务,这就是效率提高。所以我相信在未来几年,可能总市场销售量会在60万左右,但是长期的趋势,很可能会继续往下走点点,但是这也不是坏事情,同时市场也会要求品质,效率更高的车辆,等于它的价值也更高,所以我们大家有机会卖档次高一点的车。

熊伟铭:总体来说,我比何先生更加乐观。刚刚我们说的题目,说今年一到二月份行业的增长率20%以上,实际上三月份的数据也出来了,我们整个行业一到三月份增长是20%,但是这个数据还仅仅是厂家对经销商的开票的量。终端的出货量,也就是销售给终端客户的量可能会比这个略差一点,这也就是说,今年这个重卡市场应该说不是太火,这个是今年的情况。当然,我们认为一年的情况不代表一个行业它发展的趋势。去年有比较高的增长,今年稍微有调整,我认为也是正常的。

闾丘露薇:去年增长是21%。

何墨池:我的观点是,乘用车商用车的逻辑正好是相反的。乘用车,我们觉得卖的越多越好,但是我们同时希望尽可能少数量的车来运更多的货物,所以这是相反的逻辑。从一个宏观角度来看,效率一提高,我们总市场会往下走,这不是负面的东西,是好东西,是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闾丘露薇:熊先生觉得市场可能未来对重型卡车需求不太一样,要求品质更高,可能售价要高一点,这样对于你们生产现有的重卡车型或者未来的调整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熊伟铭:产品方面,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刚才说的,对车辆的安全性,国家排放标准逐步提高,一定要求产品同步跟上要求,这对中国重卡行业来说应该是比较巨大的挑战。

闾丘露薇:在中国重卡市场里面基本都是合资的,好像只有一家解放是没有合资,其他都是合资形式。

熊伟铭:我们确实是合资公司,确实第二轮合资高潮在这两年是事实,我们本身也是合资企业,我想这个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国外品牌的厂商它看好中国重卡市场的发展,不是短期的发展,而是长期的发展,就像何先生说的在特殊的2010年的时候只有中国的市场已经超过了全世界重卡的需求,所以他们看好。第二个方面,从国内的厂商来说,我们也有一种需求,希望跟国外品牌合作,通过合作我们引进更好的技术,包括产品方面,包括管理方面,甚至包括国外品牌在全球渠道方面的优势,这对中国品牌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家都有这种需求,目前第二轮所谓合资高潮目前确实是一个事实。

2

锵锵话车展:商用车道(2)

闾丘露薇:你们有没有在考虑中国市场的时候,比如用独资、原创进口、合资,这些是怎么考量的?

何墨池:我们也在研究考虑,为什么现在很多外国品牌看好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从低端走向高端,在未来几年,高端市场比较有效。我们是高端品牌集团,所以我们只看高端市场,因此我们也没有考虑合资合作。

闾丘露薇:如果只看高端市场,你怎么看中国的这样一个重卡的高端市场?

何墨池:如果比如说一年的销售量是60万辆车,如果高端市场是5%,现在还只是1%多。如果我们在3万辆车里有健康的市场份额,目前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闾丘露薇:您觉得重卡市场竞争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比如依维柯跟中国有合资企业,但是他们同步把欧洲车型也在中国推出,当然大家生产产品不同,不管怎样,大家在抢同一个市场。

熊伟铭:中国市场有高端和中端的,一般来说,国内的厂家包括合资公司一般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依维柯引进的是在欧洲生产的车,在欧洲市场价格差异非常大,一般来说不会形成冲击。某种程度来说,依维柯在欧洲生产在中国销售也可以给合资品牌提升带来好的影响。

何墨池:国内有很多非常发达的物流公司需要高端的车,但是也有很多中小企业目前为止买不起高端的,因为它没有足够的货源。

熊伟铭:举例,普通的6×4的牵引车,国内品牌包括合资企业一般都在30万左右,但是进口的高端的包括依维柯、斯堪尼亚在中国市场都应该在75万左右,这两个市场差异很大。

闾丘露薇:其实中国现在的合资公司已经是经过一段时间,您觉得中国的这些合资企业有没有能力去生产高端车?还是说需要点时间。

何墨池:很有可能,我相信再过5-10年的话,中国会有这个高端的会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品牌,我们也欢迎,竞争是好事情。但是谈到价格的差异,可能觉得很奇怪。怎么能在一个市场卖一个超过80万、90万价位的车型呢?我们要理解运输的逻辑,我们要看不是投资成本,我们要看这个运营成本,怎么来看运营成本?我们是看运输单位,比如说吨公里,如果一年里一个运输公司只能跑9万公里,它只能买投资成本低的产品,要不然它的单位成本太高,但是如果它能跑40万公里,低端的车可能跑不起,它需要用高端的,但是如果你能走那么多里程的话,你会发现单位成本非常的低,这也是运输公司的要理解的运营的逻辑。

闾丘露薇:对你们来说,是市场机会吗?

熊伟铭:完全是,对国内厂商来说,包括合资,包括本土的。我们在产品的技术升级方面,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相对我们合资企业来说,我们做这个工作相对会方便一些,我们有欧洲的母公司在技术上的支持,我在两个星期以前,我也刚刚从欧洲回来,我们也对整个欧洲生产的高端品牌进行了试乘试驾,根据我个人经验来看,欧洲在汽车电子方面确实技术含量要比国内高,但是这个高,我相信我们通过三年-五年左右的时间,从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应该说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很关键的一点是同步国家的相关法规要跟上,如果不跟上法规,纯粹让用户,让市场来选择,在巨大的价格差异方面,成本的差异方面可能中国的用户目前还会选择以成本作为第一要素。

闾丘露薇:说到中国的法规,我昨天看到有一条新闻,有的时候政府的政策对重卡的使用和销售应该是蛮有影响的。比如北京货车的进城范围扩大,所以导致整个北京重卡销售是下降的,这是一种政策,它应该是从环保角度考虑的,它只是交通管理的标准,这样的话,对你们行业来说没有带来太大的好处。

熊伟铭:这个影响相对比较小,对我们这个行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是排放法律,目前我们国家还是国3,这个是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第二个是交通安全方面的,这一方面的法规对我们厂商来说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闾丘露薇:但是对于高端车来说没有影响。

何墨池:有影响,非常有影响。因为中国法规不规范,现在在路上开的车型很乱,很多也是违法,看他们的重量怎么设计,挂车怎么设计,我们经常看是超重的车在路面,这点是非常不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我们有统一的交通法规,我们大家可以给市场提供合法的车,是安全的、省油的也不超重的车辆,但是现在目前为止缺这么一个好的法规。但是我知道在这方面政府也在努力,有一个国标189正在修订,我看修订的方向非常好,它会促进一个更规范化的市场。

熊伟铭:欧洲市场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市场也得到了规范。进步还是很大的。

何墨池:欧洲市场希望看到车辆的年检系统,它现在开始影响到我们普通人开乘用车上高速公路发现交通安全情况非常的危险,可能也会限制我们开长途,这样的话也会限制乘用车的市场发展,交通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建的很完美,我有一个希望,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但是我也希望它要变成全球最好,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个系统建好。

闾丘露薇:所以刚才何先生提出的问题,是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面临的问题。他们觉得有的时候不公平,可能是因为它定了规则,但是没有遵守。这样的话,你不守规则的人得到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让守规则企业就会比较的困难。话又说回来,如果大家都守规则,都严格执行,可能会有一批的中国重卡企业市场份额就没有了,除非它自己真的是逼自己进行转型或者提升,就会重新的洗牌。

熊伟铭:从逻辑上这个是必然的,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两年中国政府,其实行业的管理机构应该说对这些法规检查力度大大加强。譬如说中国车辆超载是很普遍性的问题,这两年应该说车辆尤其在正规的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超载问题得到明显的遏制,这个方面国家有非常好的规范。总体来说我认为中国重卡在稳健健康的发展,执行法规的里也会越来越严厉,企业也会越来越规范。

3

锵锵话车展:商用车道(3)

闾丘露薇:您是不是这样的乐观?

何墨池:我同意,方向是好,我们都很欢迎规范化的治理。

闾丘露薇:说到中国的重卡企业,比如现在是合资,合资节省的方法是在技术开发这个方面,你可以依托你的合资方,尤其是欧洲的这些公司,但是因为我们在谈乘用车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有很多汽车制造商,中国觉得这不是长远方法,你不能永远依托合资的方式,您怎么看?

熊伟铭:合作,大家在一定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需求,大家会在一起合作。但是作为中国重卡行业来说,本身它也是在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未来我们和外资品牌有一定的合作,并不会阻碍中国自主品牌重卡的发展。我们现在国内这个行业排名前几位的,比如一汽重卡也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老大哥,像这种自主品牌中国的重卡市场里面应该说还会存在的。

何墨池:有时候我们把这个问题看的很窄,更重要的是挂车,所以更多的我们要谈怎么把这个牵引车或者挂车怎么更理想的匹配,我们怎么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在我看大多数的挂车用的是铁箱子,铁箱子本身就很重,等于说我们载重量就少,跟欧洲对比就少5吨,所以如果我们是通过改车设计,运输效率提升可以做很大的贡献。

闾丘露薇:这是中国汽车重卡生产厂商没有意识到还是觉得这个问题不重要呢?还是说现在还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工艺呢?

熊伟铭:其实目前中国重卡行业普遍来说对价格还是过分的敏感,相对对安全,对轻量化对运输效率等等方面的追求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层次,当然何先生讲的确实是我们大家在努力的一种方向,给我们一定时间,我们一定会在这个方面会有所进步。

闾丘露薇:我看了一下,比如在中国重卡市场有5家企业年销售在10万还是5万以上,属于第一类,你们按销量排在第七位。这种排位,是跟你的产品有直接关联,为什么越低廉的产品它占的销量比重会越大?在中国现在情形之下。

熊伟铭:也不能说前5位的产品就是低端的产业,他们也有高端,前5家目前占主流份额,主要是他们在过去几年打下比较好的基础,有好的市场资源。当然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的主推产品还是中国市场里面的中高端产品为主,我们希望借助欧洲的技术能够为中国的用户提供技术更领先、产品质量更优异的产品,每个企业有不同的竞争策略,我们不太注重量,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有一定的引领性。

何墨池:这也跟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模式有关,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量为主,未来是效率为主。作为重卡公司,我们是转变我们的思路方便,从量到运输效率为主,怎么能帮助我们的客户在国内提高它的运输效率,等于是怎么把它的吨公里成本降低,这需要完全转变一个思路。

闾丘露薇:这需要物流公司本身需要转变的思路。

何墨池:也是。

闾丘露薇:像你们因为是做高端产品的,有没有考虑到也来进入到中国比高端市场稍微低一点点的?

何墨池:我们没有。

闾丘露薇:有考虑过吗?

何墨池:没考虑,为什么没考虑?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我是作为中端产品的话,结果运输效率也是降低。我的目标不一定是卖很多的车,但是客户的运输效率一定是市场里最高,这是我的出发点。

闾丘露薇:宗旨不一样。再来看看从外来者的眼光来看现在中国的合资产业或者自主产品也好,这些重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好,或者被吸纳的能力也好,你的评估?

何墨池:我看现在这些国内重看在中东市场、南美市场、俄罗斯也有一定的市场,也受欢迎,但是随着这些市场的法规标准提高,对中国出口的车的要求也会有一些新的要求,要求更省油,排放更低等等。所以现在是一个机会,多卖低中端的车,但是这个变化也是很快。

闾丘露薇:所以听下来何先生眼中,国外市场跟中国一样发生变化,因为标准在改变,客户要求也在改变,你们有准备好去应对这样的改变吗?

熊伟铭:就像面对国内市场的技术升级一样,国外市场同样面临技术升级的问题,所以我们出口的产品也会适应当地的政策不断的提升。尤其是排放、安全方面。我们有在欧洲合作的母公司,它的产品在全球营销,所以它在这方面也有它的经验,他们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就像您刚才提到的为什么国外的品牌会选择中国作为合资?他们比较看重国内的市场,为什么国内这些品牌会选择国外做合资,除了技术、管理上大家有一定的交流之外,我们也希望通过他们的渠道,利用中国这个产品性价比特别高的特点,我刚才说了,同样一个车在欧洲生产的可能要75万左右,我们这里生产只有30万左右,这个性价比的优势是特别明显的,所以说我们国内厂家来说,包括我们合资企业,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国际合作,利用那些国外品牌在全球网络把中国的产品在世界上能充分发挥性价比的优势。

看这几年的话,中国重卡在全世界的市场,像刚才何先生说的,在非洲、东南亚、南美发展速度非常快。

闾丘露薇:但是性价比的吸引力,您觉得还能持续多久?

何墨池:这个要看市场的发展,如果运输公司年里程不是特别高的话就需要中高端的车,如果随着公路网络发展和运输物流行业发展,如果里程提高对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谨。

闾丘露薇:您觉得像你们这样的合资公司,能不能摆脱对合资方的技术依赖?

熊伟铭:我可能不太想用摆脱这个词,如果双方寻找到共同的利益点,这种合作是有必要的。我想当前的话,从我们这个公司的情况来看,在我们的规划里面,过了一定的时间以后,依维柯也需要我们的数据。它在中高端产品开发,他们就需要我们的资源,我们这种合作就是互补的,不是单向的。依维柯已经委托我们在中国企业开发适合全球的低端产品,这个工作是在中国市场平台里面做调整,来适应非洲适应中东的产品,我们的合作已经开始了,这种合作不是单向的,我们是互赢的。

闾丘露薇:何先生,中国如果靠自己的能力生产高端的,您觉得这个可行性或者时间点?

何墨池:刚才我讲5到10年,很有可能。但是前提是中国的法规要做到国际水平。比如现在有一个年限在15年以后,要强制淘汰这些车会更严重。这样长期来看没有竞争力。如果想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国内要求要跟国外要求一样严谨。

闾丘露薇:时间的关系,在这里谢谢两位,我学到很多,总结下来,这个行业发展很大程度是政府政策的制订,来引领中国这些重卡企业向高水平发展,这样的话,对提升我们物流行业也有帮助,另外一点也走向国际,谢谢两位,谢谢大家收看。

熊伟铭:谢谢。

何墨池:谢谢。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文章标签:

文章导航

返回分页浏览>>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