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长安难安“中国特色”兼并重组前路漫漫

2014年04月08日 09:46:23
分享到:
来源:汽车周报 作者:芦丽琴

“还有就是战略的问题,长安希望通过整合解决产能的问题,或者整合现有资源,比如把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合二为一,而昌河、哈飞则想快速扭转目前的困境,在短期内追求营收、效益最大化。大家的利益诉求点完全不同。”张志勇说。

行政意志共识难求

2012年1月,长安集团计划将昌河铃木的生产资质转移给长安马自达使用,遭到昌河汽车方面的强烈抵制,爆发了轰动一时的昌河集体罢工事件。随后,长安集团作出妥协,承诺维持昌河汽车当时的格局和发展状况不变,原长安派驻到昌河汽车的管理人员撤离,昌河获得“自治权”。

“这样的并购,对长安本身,对哈飞、昌河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长安一开始的设想是对昌河与哈飞两个企业整合发力,现在5年过去了,仍没有达成新的进展,显然不符合当初推动兼并重组的目的。”张志勇说。

张志勇认为,一个成功的收购,在出发的时候,就应是双方自愿的,不是别人强加的,当时长安收购哈飞、昌河恰恰违反了这一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曾透露:长安集团当年并购昌河汽车是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导的行政性划拨,并非双方意愿:长安集团方面有自己完善的布局,并不愿意重组亏损多年的昌河汽车,而昌河汽车也希望自己独立发展。

知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当时中航想专心做大飞机,把旗下汽车业务当包袱甩给长安,并没有考虑到长安与昌河、哈飞是否合适。“长安没什么问题,兼并重组是政府意志,重组之后,又受到地方政府、员工的阻力,没办法真正接管昌河、哈飞。”

这种政府“拉郎配”式的兼并重组直接导致了母公司中国长安和子公司昌河、哈飞之间缺少共识和信任。在一些关键问题如昌河铃木的轿车资质、哈飞与PSA的合资项目与深圳基地上,昌河和哈飞很多员工认为这是长安要“掠夺”他们拥有的资源和发展机会,由此更加质疑母公司的决定,甚至引发了“罢工”这样激烈的群体性事件。 长安难安自身有因?

与贾新光认为的“长安有苦说不出”的观点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长安在整合昌河和哈飞的问题上,存在从“利己主义”出发而产生的战略偏颇。有分析指出,“长安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哈飞进行整合,而不是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规划子公司的产品和布局。”

带着这个观点先看昌河。昌河闹独立前,产销量持续下跌,产品除了微车,只有昌河铃木旗下的北斗星派喜利亚纳三款乘用车型,都是10万元以下的小型车。而中国长安在接受昌河以后,并没有为其提供新的车型支持。有人分析,长安的自主研发实力导致其无法提供新车型,但也有人猜测,是因为双方产品所处的市场区间过于重叠,导致中国长安舍卒保车,不愿意为昌河汽车提供车型支持。如今,划归中国长安的昌河合肥基地已被作为长安品牌乘用车的生产基地。

再看哈飞。有媒体报道称,在哈飞拥有的两条生产线上,生产面包车的“老线”已经停工多时;而2000年兴建的,生产哈飞赛豹3、赛马路宝等车型的轿车生产线,正代工长安悦翔V3。2013年,这条生产线生产悦翔V37.75万辆,同比增长达209.58%。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睿骋外,中国长安的所有自主乘用车均在重庆工厂生产。2013年,长安汽车的销量为38万辆,已达到该工厂的产能极限。今年,长安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目标为60万辆,较去年提升50%,这一产能缺口,可能将转移给合肥长安和哈飞汽车。

从兼并重组的意义上来看,把哈飞和昌河合肥基地变成自己的代工厂无可厚非,毕竟中国长安是母公司,有全盘考虑整合旗下资源的权利。但是面对有着复杂利益纠葛的子公司,和一群对原公司有深厚情感的员工,中国长安更应该学习大众收购斯柯达的方式——为其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供他们研发自己品牌的汽车,同时向斯柯达输入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不断升级、改造资深产品,并塑造出差异化的品牌形象,这样中国长安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上一页12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