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商务部展开“地区封锁”反垄断性调查

2014年06月23日 09:43:52
分享到: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郑宇

步步为营

尽管此次《通知》的下发被部分业内人士解读为商务部骤然向地方政府“开火”,但实际上,这一轮的摸底调查早有先兆。

2013年末,商务部、税务总局会同发改委、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了《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工作。而《通知》的下发正是对《方案》的延续,希望借此了解企业对《方案》的意见,以及对维护统一市场、公平竞争方面的建议。

按照商务部的规划,《方案》已经针对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部署了六方面任务,并提出了“要在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审查制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和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等方面,探索建立维护全国市场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长效机制”的目标。而落实到汽车行业,目前对于地区封锁的摸底调查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动产业市场化已经逐渐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之一。而目前所做的摸底性调查,其根本意义在于了解汽车产业在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所在,是产业升级的第一步。”张莉坦言,在通过调查了解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困难之后,第二步是把问题与当前的经济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措施;第三步则是循序渐进地出台反垄断措施。这样一来,汽车行业的反垄断工作以及市场化进程就会形成战略性延续的框架,最终令市场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竞争。

据悉,商务部之所以不从汽车行业更为具体的豪华车、汽车配件等垄断现象入手,转而另辟蹊径向地区封锁“开火”,是因为当前的反垄断工作与中国经济体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关系。而汽车产业作为发展相对成熟、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受地方政府的影响更大。

任重道远

尽管政府部门对于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的决心已经十分明显,但对商务部此番理念转换之后的反垄断工作能否消除阻碍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顽疾”,业内人士仍持观望态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因地区封锁而造成的垄断现象主要集中在二手车限迁和新能源汽车两个领域,至于企业异地建厂被要求在当地设立独立法人机构、车企要进入部分区域需在当地投资建厂等垄断形式虽然也存在,但相对较为“隐性”,而各地区对于二手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封锁却是“明目张胆”。

相关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超过93%的地级以上城市以环保为由,限制非本地二手车的迁入。此举严重影响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速度,由此造成的二手车流通不畅甚至已经传导至新车市场。出于近年来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我国当前的私家车保有量已超过了1.2亿辆,大批车辆正在逐渐进入置换期。但由于各地限迁政策的相继出台,导致二手车只能在当地“自产自销”,无法在全国范围流通,严重制约了新车置换速度。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甚至向国家环保部办公厅提交了《关于取消地方城市限制二手车迁入不合理规定的建议》,呼吁各地取消对二手车的限迁政策。

而在目前最为热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地区封锁现象则更为严重。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城市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设立了“新能源汽车准入目录”,借此令外地车企无法进入当地市场,从而将非本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排除在地方补贴之外。这样一来,各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颇有“各自为政”之势,以至于这一新兴领域发展缓慢。

相关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地区封锁在汽车行业由来已久,而从各车企受影响的程度来看,二手车限迁和新能源汽车地方保护问题最为突出。此番反垄断工作步入正轨之后,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形势或将成为商务部反垄断工作成果最直接的考量。

“除了二手车和新能源汽车这些关注度较高的板块,还有一些大家已经司空见惯的垄断现象。比如出租车采购,原则上应该是公平竞争,但现状却是各地的出租车大多出自当地企业。”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表示,政府转换思维,“逆向”出台政策固然已见决心,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一些变数:比如调查的情况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情况、由此出台的政策是否与产业环境相匹配,政策在实行过程中能否发挥效用等。目前新一轮的反垄断工作刚刚迈出第一步,在推动汽车产业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部门仍旧任重道远。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上一页12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