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圈上演了一出“闹剧”,长安铃木与媒体互怼。事情起因是在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从2018年起铃木不再向长安铃木进行投资,2023年合资期满后不再继续签约。但是11月3日,长安铃木就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外界传播的关于“长安铃木撤销技术中心,铃木或将撤资”等有关报道,纯属是子虚乌有。
原来是“内部人士”惹的祸
那么这些被称为“子虚乌有”的报道来源是什么呢?买车君翻查了此前的一些报道,起因只是长安铃木在10月初发布了公司结构调整的管理办法,而部分媒体对此涉嫌过度解读。 从这些报道中看,很多猜测是来源于长安铃木内部人士的看法,“引用内部人士的分析说”、“在长安铃木内部人士看来”、“长安集团内部人士对媒体称”云云...所以可见,关于撤资的说法,其实是无据可依的,毕竟长安铃木方面也并没有出过任何官方说明。 但这也并非空穴来风,在发布了结构调整管理办法后,长安铃木高管并没对已经出台的调整及后续调整做出说明,增加了公司内外的猜测。并且,回顾长安铃木近年来的表现,俨然就是铃木在华的一本黑历史,内外对撤资的说法有所猜测其实也就不奇怪了。
销量持续走低,下滑无反弹 近几年来,长安铃木的销量持续走低。2011年销售22万辆,是近几年来的最高峰,但随后就开始持续走低。2012年销售17万辆,2013年销售14.8万辆,2014年销售16.5万辆,2015年销售12.02万辆,下滑几乎成为了长安铃木的销量常态。
而从最新的销量数据来看,长安铃木今年前三季度销售了8.2万辆,同比下滑7.2%。这个数据啪啪打脸长安铃木官方,年初官方曾预期会有30%-40%的增长,全年目标为16万辆左右,目前来看,这个目标是遥遥无期。
细分到车型上,数据也是一片惨淡,除了启悦有所增长之外,其余车型均呈下滑状态。其中,新奥拓前九月累计销量不足9000辆,同比下降54.7%;雨燕累计销量为1.3万辆,同比下降24.1%;天语累计销量为6572辆,同比下降45.3%;就连火热的SUV车型销量也并没有跟随大市而上涨,锋驭累计销量9077辆,同比下滑62.8%,维特拉累计销量2.9万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热销势头。
廉价标签、产品力不足是主因
众所周知,现阶段国内小型车市场并不吃香,进军这一细分领域的许多车企都难以有很大突破。而长安铃木恰好就是打着小型车战略的,旗下的新奥拓、雨燕、天语甚至两款SUV都是属于小型车的领域,不利的市场环境因素让长安铃木更是举步维艰。
虽然小型车整体市场不走好,但是其中也不乏卖得火爆的车型,大众POLO、本田飞度、起亚K2、现代悦纳这些车型都很热门,所以可见销量走低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在于产品力不足。奥拓曾经是国内风靡一时的车型,是很多家庭经济用车的选择,铃木进入国内,可以说也是凭借这款车打开了知名度,但也同时带上了“廉价”的标签。在早期这一招还是合用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消费者所追求的已经大有改变,买车不仅是经济实用,也是为了彰显身份。
并且长安铃木并没有审时度势,合理利用所打开的知名度,适时改变车型战略,造大车、造高端车,随后所引入的车型,无一例外都是走低端廉价路线。并且相比其他日系、美系、德系甚至是中国自主品牌同级车型,这些车型几乎都被秒杀,一是无品牌优势,二是品质、性价比方面并没有吸引到消费者。
惨被边缘化,曾经辉煌不再
在中国汽车业发展之初,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追求更多是经济实用性,只要能跑能代步基本上就能够满足了,这也是奥拓在一开始能够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凭借低价、皮实、售后成本低等特点,奥拓曾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畅销的车型之一,那时候,奥拓在很多国人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奥拓也一度成为泡妹神器。
其实长安铃木的这个发展轨迹和一汽夏利很相像,两个都生在中国汽车业亟需代表性产品的时代,并且所走的套路也都一样,奥拓和夏利轿车都是性价比的代表,一度热销成为国民轿车,如今同样被带上了廉价的标签。而夏利如今在一汽,“弃子”的命运似乎已经难以逃脱,前途渺茫。2012年,铃木因销量严重下滑,遗憾退出美国市场,如今,与夏利发展极度相似的长安铃木,在中国最终命运又会如何呢?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