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身边的一姐们儿,拿到了上星期看上的一款Gucci Zumi系列中号手提包,然后很成功地发了一条账面成本为32883块的朋友圈。
随附这条朋友圈的其他成本包含:她自己六个月节衣缩食导致胃病突犯产生的123.6块胶囊钱、老公因被动成为“股东”而气急败坏摔手机造成的460块原装屏幕钱和加急的25块顺丰速递运费。
于是乎,地铁站的茫茫人海中,多了一个手挎30000+名牌包早餐却少买了一个包子的都市女“白领”。
装X无处不在,因为装X而产生的消费行为是炫耀性消费的一种。炫耀性消费除了能够获得实际使用效用外,还能获得炫耀性效用,为炫耀性效用支付的价格,狭义上可以理解为“装X税”。
炫耀性消费一词最早被制度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凡勃伦命名,因此这些商品也被成为凡勃伦物品。
有意思的是,凡勃伦物品可以做到男女通吃,老少咸宜。
也就是说,炫耀性消费客观存在,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它悖逆于普通商品的需求逻辑,表现为价格越高越有人买。
大件商品最容易成为凡勃伦物品,车就是其中代表。
在“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买交通工具变成了买车,买车变成了买好车,买好车变成了买豪车。
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辆售价超20万的桑塔纳就是权力和地位的代表,虽然其产品定位并没有这样想,但是却是那个时代实实在在的凡勃伦物品。
随后桑塔纳的地位被奥迪100取代,紧接着又被“虎头奔”代替。
今天,能够用于装X的车型越来越多。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炫耀性消费效用由价格决定,价格越高,炫耀性消费效用就越高,凡勃伦物品在市场上也就越受欢迎。
当这一价格水平上拥有凡勃伦物品的消费者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供给的增加让价格降低,按照凡勃伦物品的定律,如果价格下跌,炫耀性消费的效用就降低了,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对于一位凡勃伦物品的崇拜者,同样是一台50万的车子,如果20万元卖给他,他也许根本不会瞧一眼,同样是一台1万元的手机,如果2000块卖给他,大概也会被拒绝。
因为这些物品里只剩下实际使用效用,不再有炫耀性消费效用。再者,保有量的增加产生了“撞衫”的尴尬,这更抵消了炫耀性效用带来的快感,因此凡勃伦物品的崇拜人群会产生分化。
一部分更有钱的,会主动拉升炫耀性消费门槛,对原有水平的消费者进行降维打击,所谓高处不胜寒,真正拥有豪车的人都只在少数。
另一部分人,并不是那么有钱,因此会另辟蹊径,避开大众而从了小众,比如同样的产品价格水平和品牌水平,选择保有量少的品牌。比如预备宝马3系的消费者选择了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这两方面都遵从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因此凡勃伦物品的崇拜者,相比普通商品消费者只能是少量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很多消费者都没有搞懂这一道理,看着一些入门级豪车疯狂的降价促销,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准备低成本“装X”一波,谁知买了才知道,满大街的撞衫车型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只有修车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开着一台“豪车”。
虽然不可否认ABB依然有着相当强势的“装X”作用,但是已经烂了大街的30万级入门车型能够产生的炫耀性效用随着保有量的增加越来越微弱。
这个时候,原本支付炫耀性效用的“装X税”变成了接盘式的“智商税”。
反而,这种伪炫耀性消费需求为各大豪车品牌的拉皮和下探营造了十分优良的市场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堵死了B级车的上攻之路。可以说,爽的不是买了入门级豪华产品的消费者,爽的是这些豪华品牌。
其实,真正将入门级豪华品牌产品的炫耀性效用打消的,除了保有量的增加之外,还有产品品质问题以及品牌口碑表现。
比如奔驰C级层出不穷的故障,直接损伤的是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效用,这类效用都被侵蚀掉了,那么哪里还有炫耀性效用的存在基础呢?
这么说吧,如果你节衣缩食买了辆奔驰C级,结果三天两头走在去修理厂的路上,隔壁老王此时会羡慕你有辆奔驰还是会在茶余饭后聊起“诶,隔壁那谁的车又坏了”呢?
所以,我始终觉得,车就是一种工具,单纯满足实际使用效用就可以,因此购车需要理性。
很多人说买国产车没面子,其实理性消费的情况下,如果单纯是满足实际使用效果,入手诚意更高的国产车反而最合理。
你们说是吧?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