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中国这几年的车市,在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价格纷纷下探,自主品牌突围日益艰难,但以长安、长城、吉利等为代表的一众自主汽车品牌已然在外资品牌群狼环伺的竞争中完成了向上突围和各个细分市场的覆盖,从实现年销量赶超到品牌口碑构筑,摆脱了消费者心中固有的低质低价的形象。当然,也不乏掉队者,比如华晨中华。2017年,华晨中华全年销量仅为48461辆,年环比下降49%,在所有品牌中排位第57,2018年虽然在中华V6高调亮相后月销量急速攀升,却又在短短几个月内出现急速下跌。2018年4月份,中华汽车销量仅有六千余台,而今年1-4月份它的销量只有3万多台,显然已经被市场边缘化。
作为本土起步较早的自主品牌,华晨中华为何销量长期不见起色,它为什么在中国汽车消费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口“掉队”了呢?这还得从华晨中华产品与品牌本身来分析一下。
比附宝马,难掩产品力羸弱
华晨中华一向将比附宝马作为营销策略,以“宝马背书”“宝马团队加盟打造”作为宣传点,借助比附宝马塑造高端自主的形象,为新产品造势宣传。
以华晨中华的主力车型中华V系列为例,产品刚亮相或上市时,V3打的是宝马团队加盟,V6是与宝马共线生产。虽然这种战略性宣传引起了媒体和消费者大量关注,扔掩盖不了产品本身竞争力羸弱的事实。中华V3售价8万以下的车型,全为手动挡,对驾驶要求较高;在安全配置方面也难令人满意,ABS、ESP等常见配置也只在顶配车型才有,更不用说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技术了。中华V6作为V3向上两代的升级版,1.5T的发动机仅比V3的最大马力大2Ps,作为一款新产品,它也缺少核心卖点,除了4620X1922X1734的尺寸稍有优势,并无其他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细分不断扩张,消费者可选择车型的增多,同价位的自主车型,配置比中华V3与V6丰富的不在少数,导致这两款车型在关注期过后销量断崖式下跌。中华V3作为华晨中华的主力拉动点,从月卖万辆到现在的2000辆,销量下滑了77.41%。中华V6更是没能在市场上激起太大波澜,到今年1-3月,中华V6累计销量已经下跌至7000多辆,下滑幅度达86.83%。
如今扭转华晨颓势的担子从中华V6转交到了中华V7身上。虽然V7是基于全新平台打造,但其外观、内饰改动甚少,仍是类似宝马的“双肾”设计,内饰基本与中华V6风格一致。另一方面,中华V7定义为中型SUV,但相比竞品车型哈弗H7、传祺GS8比,缺乏新鲜感且空间表现平平的中华V7,产品竞争力力依然堪忧。
质量、安全问题导致品牌力雪崩式下滑
从各大论坛和汽车投诉网站来看,中华的发动机质量把控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包括机油乳化、烧机油、抖动、熄火、爆震、异响等等问题层出不穷。
中华V3作为华晨中华品牌的主力车型,刚推出确实很受欢迎,随着各种质量问题的爆发,比如机油乳化、发动机漏油、变速箱异响、车漆起泡、方向盘异响以及制动系统故障等,它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已大不如前。
V5各种质量问题也多次被众媒体曝光。发动机异响、皮带异响、中控异响、变速箱异响...各种异响。刚提车变速箱就漏油,转向系统失灵、中控黑屏、各种故障灯亮...毛病一箩筐。
质量问题频发大幅度拉低了华晨中华的品牌溢价水平,而安全问题成了压垮华晨中华品牌力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一款车的安全性不足,将对品牌信赖度有着直接的影响,2018年4月21日,最新一期C-NCAP碰撞试验,华晨中华V6获得49.7分,在本次C-NCAP成绩中得分最低,仅获四星。结果公布后,媒体质疑华晨中华车辆安全性的声音甚嚣尘上,华晨中华的品牌力彻底雪崩。
如今的中国市场的自主品牌都在全力构建自主研发体系,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和质量,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奋力前行。而华晨中华却不思进取,依靠宝马“偏安一隅”,产品竞争力与吉利、长城、广汽等一线自主品牌越拉越远。殊不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华晨中华一味的依靠合资企业“输血”并非长久之计,如再不着力提升自主研发水平,挽救品牌形象,恐怕要被市场淘汰。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