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天,特斯拉发布了全新的纯电动皮卡车产品,这款车在外形方面的确是颠覆了人们对于皮卡车乃至汽车设计的传统印象,全车几乎没有一处弧形圆角,全部都是各种平直线条,自发布至今已经在全球有超过20万辆的预定量,这在全球汽车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神迹,可以这么说,自特斯拉作为电动车品牌诞生以来,就不断刷新人们对于汽车产品的“三观”。可能只有看到特斯拉的相关产品,人们才会相信电动车也是未来科技,而大多数朋友表示,看到国内的那些电动车产品,就好像中国汽车行业开始倒退了一样。那么为什么在中国就无法诞生像特斯拉一样的高科技公司,也造不出类似特斯拉相关车型那样的车呢?
事实上,一定程度上,还是技术的差异问题,虽然之前很多国内厂商都在号称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可以超越合资品牌厂商,事实上,对于这些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在技术领域,根本没有办法和特斯拉这样的车企相提并论,尤其是电池技术、热管理技术、自动驾驶这一块,更是存在代际的差别,不要觉得说特斯拉上有的那些高科技配置,国内所谓的高端电动车都有,但是能不能是一样的使用体验,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比如蔚来ES8和Model3,蔚来还要贵一些,但是这两者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表现,完全就不在一个层级。
当然中国车企是不可能产生和特斯拉一样的电动车品牌的,至少在短时间根本没有可能。原因很简单,特斯拉不是一个现象级的品牌,特斯拉在做汽车产品之前,在相关领域已经植根多年,而且本质上来讲,特斯拉也并非为所谓的补贴而生,特斯拉的本质,是一家高科技软硬件公司,汽车产品只是技术水到渠成之后出来的。所以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更高的成熟度,不拿消费者当小白鼠,尤其是在续航、车机层面的表现。
但是在国内,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我们能看到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中,除了那么一两个车企,其他大多数都是在相关层面决定启动大幅度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之后,才像是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所以就存在一个问题,这些车企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向市场和消费者奉献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是借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和相关扶持,趁机捞一把,很显然,后者的成分居多。从今年后半年的销量水平来看,新能源汽车持续下滑,失去了补贴,这些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落千丈,是因为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突然变坏了吗?不是的,只是新能源汽车补贴这一最大的推动力没了。
如今随着特斯拉在上海临港工厂的投产,让我们看到了特斯拉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区别。作为一个不追求补贴,以产品为导向的车企,特斯拉能够在中国迅速落地生根,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认为,特斯拉Model 3的国产,对于中国造车新势力,都是致命的打击,毕竟这个品牌的产品更加成熟可靠。而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为了赶风口,不断推出新车,让老百姓承担技术、产品不成熟的后果,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很显然,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大多都是这样的存在。
所以其实在现代的国内市场,也就只能产生一家华为,剩下的很多所谓的高科技企业都是在追求风口,在各种场合不断的收割韭菜,因此在中国,是不存在特斯拉这样车企成长起来的市场环境,很多新车企存在的目的很多都是上市融资,并非为了做成百年老店,也并非以技术和产品为驱动,所以在我们看来,至少在短时期内,中国不可能产生特斯拉一样伟大的未来企业。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