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冷,广州热。
这股热气一直蔓延到今年的广州车展上。这个被喻为国内最具影响力之一的车展,向来是各个大腕比拼的舞台。展台布置光怪陆离,各种自称最牛技术的新车,还有那稀奇古怪的概念车,让人头晕。
展台"花里胡哨",展厅"人来人往",但一切的热闹也不能掩盖"车市寒冬"的事实。"车市寒冬"四个字,用针砭时弊的口吻念起来非常轻松,却渗透了主机厂们并不无辜的血泪。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之时,各大车企也不得不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死得更快",要么"飞得更高"。
与其在变幻莫测的车市"等风来",还不如自己寻找突破口。只有先人一步找到制高点,才能不做趋势的"顺从者"。面对着车市的"暗流涌动",长安率先突破寒冬,并在广州车展上带来了彰显"中国SUV技术实力派"的王者——长安CS55PLUS。
以产品为根本,以技术为武器,长安正在奋起"进攻"。
一切都是为了等待一个时机
事实上,长安前两年的发展确实不太顺利。
相比起奋起直追的吉利、长城,长安无论是在产品的推出,还是后续的销量,似乎都陷入了"瓶颈"。面对着这样的长安,不少媒体人都想问:"长安到底怎么了?"
若是带着这些疑问去了解长安这几年来的动作,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回归汽车市场,由于制造商们一窝蜂的涌进,在各种细分市场急剧扩张之后,剩下的只是严重同质化,市场红利早就要被耗尽。对此,长安也早就有所洞察。
如何能够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技术"一定是重中之重。就如同"创新才是根本"这句话,在汽车市场,也只有拥有自己真正研发的"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长安,就在实地践行着这句话。
为了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实力,长安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十一五"至今,已累计投入近900亿元。拥有涵盖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制动性能、底盘试验、驱动系统等16个领域、194个国际先进实验室。拥有员工近7万人,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1.2万人,其中研发人员7000余人,高级专家600余人,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与此同时,长安还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起"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
拥有世界级的高精尖人才,长安才有能力真正打造属于自己的"研发技术"。2018年8月24日,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通过"4+1"行动计划助推长安汽车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再加上为满足国6b排放标准,长安更是研发了被定位为"永不妥协的高效能汽车动力解决方案"的蓝鲸动力。
厚积,就是为了薄发
然而,让大象转身并不简单。作为第一家年销突破百万辆的自主品牌,长安无论是在产品布局、产品体量、产品营销上都要比其他车企显得艰难得多。但"沉得住气"是长安人一直都有的品质,在各大产品都逐渐布局好之后,长安明白:"现在是时候反击了。"
毋庸置疑,这是战略上的升级,也是战术上的成功。
当前,长安汽车已掌握三大领域200余项智能化技术。同时,已实现IACC、APA5.0、智能语音、飞屏互动等70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的搭载。不止这些,长安汽车还于2017年、2018年分别获得美国加州和重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并已完成累计超过1200万公里测试,其中L3级及以上已完成超过100万公里测试。在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化技术上,长安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甚至它的成绩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
智能技术是长安的强项,动力技术长安也不差。由长安主研发的H、D、EA、S、NE等9大系列发动机,如今的产销已经累计突破了1000万台。而今年发布的蓝鲸动力品牌,更是让长安在动力上的成就更上一层楼。蓝鲸NE平台系列发动机200Nm/L的数据, 较上一代系列产品,提升了30Nm。要知道,这一数据已经突破民用动力汽车的天花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加上最高热效率40%的成就,更是让长安的动力在自主品牌中"傲视群雄"。
而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蓝鲸版 CS35PLUS、逸动的推出以及 CS75PLUS 的上市更是获得了大量消费者认可。特别是长安自主品牌推出的 PLUS系列SUV车型,更是给长安汽车带来了很大的助力。数据显示,长安CS75PLUS在10月的销量达25063辆,同比大增67.4%,占据当月SUV销量榜亚军宝座,再加上在广州车展最新上市的"技术实力派"—— CS55PLUS,长安汽车CS家族矩阵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销量迎来提振的同时,长安汽车实现"品牌向上"已是指日可待。
写在最后
谁都不会一夜之间就能成长为"大树",想要稳定根基,只有经过岁月的历练,才能长成大家期待的模样。而对于步步慎重、踏踏实实的长安而言,厚积,迎来的才是薄发。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