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海兹曼:地方保护损害中国新能源车优势

2015年01月14日 00:21:16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2015年1月13-1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下简称“百人会”)年度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成立于2014年5月的百人会一直备受业内外关注,此次论坛更是被看作一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 盛会。论坛将以“产业发展新生态”为主题,由百人会闭门会议、高端论坛、以及六个专题论坛组成,发布百人会目前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政府、厂商、专家学者就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 情况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将围绕“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动力电池的现状与发展、低速电动汽车发展方向、新能源公交车产业化、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电动交通一体化与互联网”六大课题,进行平行论坛。

以下为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中国区总裁兼CEO海兹曼现场发言。

海兹曼:尊敬的陈清泰理事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我觉得今天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论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是最高级别的有关电动汽车一个顾问型的委员会,它关心的很多问题都对于未来中国的出行以及交通方式和汽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认为,在未来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国际的沟通探讨未来的民众出行来加强合作,我们都知道现在在全世界人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并且我觉得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可持续的出行模式。另外,全球气候的变暖也是我们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我们还积极地探讨有关环境的问题,我知道现在中国人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以及节能减排。在今年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领导人就曾经提到2030年中国将会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将持续降低排放。这种情形下中国政府积极地支持开发各种技术来保护环境,来推进可持续性的发展。中国制订了相当明确的目标,在节能和减排方面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标。

我们必须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技术解决的路径来降低能源和燃料的消耗,电动车的出行就是我们可选择的重要技术解决方案,第二点我想要说的是,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看一下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如何能够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在中国在2020年的有关燃油减排的目标,已经设定了每百公里达5升燃油,这就是意味着每百公里将会降低120克二氧化碳排放,在欧盟是95克每公里。相比这个欧洲的95克每公里减排二氧化碳,中国120克每公里减排的目标是不是不那么高呢,我认为中国的这个目标也是非常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原因很简单,在欧洲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车是柴油发动机,柴油引擎,我们知道像柴油这个引擎它的燃油消耗量是每百公里比普通的汽油要低一升,在中国只有1%的车是燃油引擎。另外中国的消费者通常喜欢大的车型,这就意味着大的车重量更大,也就要有更大量的燃油消耗。

所以说,我们基于上述的原因分析,在中国消费者喜欢大车同时又有比较少的燃油引擎,中国设定的120克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也是非常苛刻的一个目标,至少不比欧洲的指标低。

女士们、先生们,毫无疑问,在研究电动车方面和开发电动车方面,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做出努力,因为这是我们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特别是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方面。现在中国政府已经给市场开发以积极的政策,给新能源汽车的管理以及管理的政策,以及补贴方面都有很好的政策。特别是去年,我们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量都有增长,这是非常有效的。

大众坚信中国政府正在向正确的目标强劲,中国未来一定会实现可持续出行。我们一直清晰认识到我们的责任,我们为什么在中国在世界我们积极致力于发展,可持续的汽车给消费者。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更加关注环保型的技术,我们希望能够把在中国制造变成为中国而造。

大众汽车积极地采取整体性的策略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效率战略,我们一直坚持卓越科技和高标准,我们在中国的工厂就都是依照高环保标准,高的生产质量而闻名。我们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也一直是积极地致力于节能减排,我们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线和价值链都是着重于节能减排的。在我们供应链以及物流环节都是如此。

未来在物流链方面,我们在长春和成都之间将会完全运用火车来运输我们汽车的产品,我们将会有一条专属的线路,这会降低我们在物流层面的二氧化碳排放,并且节约能源。同时在我们产品方面我们尤其重视,我们将会研发各种各样的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降低我们汽车产品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这就意味着我们将要进一步研发更加精密的和高级的车型,以及更加高级的动力系统。包括要使我们的车型更加的轻盈,运用更好的空气动力系统,运用各个部件要更加的减少能耗,研究启动和停止技术,以及更高效的燃机系统,对于热控系统还有摩擦系统我们将会改进。同时,我们将会创新我们的各个部件,包括使我们的变速箱更加高效,采用更加新型的引擎等等。

我们新一代研发的EA888引擎,将会在每百公里的油耗会降低0.5升,同时我们还要开发新的动力系统,女士们、先生们,我坚信在未来的中期不同的驱动系统技术将会同时共存这包括高效的内燃机系统,以及天然气系统,以及混动系统,电动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他们都将同时并存,并且共同发展。

这是一个基于我们的判断,同时我们也坚信在未来一个可选择的驱动系统,最佳的就是一个插电式的混合系统,为什么如此呢?因为首先插电式的混动系统将会使续航电动里程达到50公里,这就足够以人们日常的每天在城市内部的一个通勤需求。

第二、对于使用非常好高效的内燃机系统,这种混动系统也会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实现长距离的出行。

第三、在未来不需要特殊的充电系统,常规的200伏接口处,不管在家或者还是车库的插座就可以实现充电。

我们大众积极提供广泛的车型,他们都可以实现灵活的充电。在去年我们向中国介绍了电动至上系列的电动车,在今年我们将会引进奥迪系列的电动车,在2016年,我们将会来推出奥迪A6系列电动车。尤其是在本地出产的奥迪系列的电动车。包括像其他系列的,比如说辉腾途锐以及A8、Q7,未来将会在中国出产相应的插电式的混动电动车。

而且还有相应的一些高级别奢华跑车我们也将会在中国市场推出,在未来,我们基于大众的MQB MMB横向和纵向发动机整合,我们将会生产各种各样的汽车产品,他们均能使用电动系统。这将会使我们的中国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近期,我们还将会给中国司机提供20个电动车包括一些小车微型车到大型的轿车,以及SUV,还有插电式电动车以及各种各样的纯电动车。

我们在未来相信这个插电式混动电动车是有一个极大的潜力,比如说他们可以实现零排放,可以实现更长的举例,而且有更多的驾驶乐趣,他们充电也很容易。像我们的高尔GTE和奥迪A3系列的插电式的混动车,他们可以在6个小时内,也就是一个晚上就可以充电,用的就是普通的插电接口。不需要特殊的充电措施和基础设施。

他们可以在你上班的时候或者去逛商场的时候就来充电,并且可以实现更长的续航历程。我们大众正积极使用更加高级的技术,他们的成本将会更加的低,比如说顶级的锂离子电池技术,我们正在积极改进相应的技术,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地来关注如何能够提高续航里程,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都知道客户他们要接受一个产品,主要是这个产品适应他们的需求,现在在短期,消费者非常需要开150公里到200公里的续航,这是在城市内部。未来他们需要长距离的续航里程的电池,未来我们会着重研发在不改变电池的大小和重量的情况下,使电池能够提供续航300公里。长期的计划我们希望电池能够续航400公里,同时电池的大小和重量依然不改变。

另外是否能买的起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电池的成本很大,如何能够降低这个成本,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未来将会积极地努力去降低电池的成本。这个一旦问题解决了,就会极大地促进电动车的销量。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部件,我们也要积极地改善,使他们更加适应电动车。我们知道关键的一个因素还有就是基础设施,我们必须要全面地建立和考虑充电的解决方案。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对于这个插电式混动车或者是纯电动车。

比如说像一个司机要从北京开到上海,他在这充了一次电,开到另外一个城市不能充电了,他肯定不会开电动车。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未来对于充电包括快速充电的一些共同的标准,应该积极地及时地制定。我们大众汽车未来也将积极地研究感应充电,也就是无线充电,这种充电可以代替现在的线圈充电。当然这需要电池技术取得一个重大的进步,并且电池技术的这个成本要显著降低。但是在实现之前,我们觉得插电式混动汽车是首选,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因为它使消费者可以有比较好的灵活性。

最后我想说一下,作为一个外国的汽车生产商,我们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够与各位分享。我们都知道中国政府积极地推动中国的电动车发展,并且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电动汽车的时代。有很多方面的领域问题都进行了研究,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中国做相应的生意,我们也非常愿意在这里发展,但是同时我们非常地看重希望中国市场能够有透明和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希望能够把国内厂家和国外厂商一致同仁,包括在市场准入和政府的鼓励政策方面,都可以一视同仁。

我们知道中国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但是如果要是把市场分割,或者是有这种区域保护主义,这将会使这样一个巨大的优势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政府各个部门应该积极地协调努力来积极推动电动车发展,来解决我们现在关注的一些问题。创造一个统一开放的透明的市场,并且政府的决策流程也应该是透明公开,这样才能够使得最终推出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且使中国能够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使中国的电动车能够有好的技术,好的基础设施。使中国在电动车方面能够实现一个领先位置,我们都知道中国积极地重视可持续发展,我们大众也非常重视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我们非常愿意为此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