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获悉,今年3月以来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呈显著上升趋势,6月已升至2.09,远超库存警戒线。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库存系数在0.8- 1.2之间,反映库存处在合理范围。调查结果显示,经营不同品牌的汽车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有所不同。其中,进口车品牌库存系数差异较大,最高的超过6.0。据悉,某高端日系品牌的一家经销商库存金额就超过了1亿元。此外,自主品牌的库存系数相比合资与进口明显偏高,部分品牌库存指数超过4.0,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库存问题老生常谈,但这一次却又些新变化。去年风光无限的豪华车也加入到这个困局中来,这是否预示中国车市的全盘预警?接下来该怎么办?
地位差异不除,库存之殇难解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推出,造成了今日厂家与经销商地位的巨大差异,这也造成了今日流通行业种种困境,经销商高库存只不过是其中一种表现。
为了通过每年一度的厂家考核,不被扣除保证金,经销商对于厂家的要求只能是“有求必应”,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如有不从,轻则扣分扣款,重则资源分配不公,减少畅销车型的配额。所以,库存高,并不是某些品牌存在,也不是某些经销商存在,应该说是绝大多数每个经销商都会存在。即使某个经销商总量不高,滞销车多了,库存一样受不了。
即使经销商百分百服从厂家,也依然要承受高库存的风险。在行业景气的时候厂家拼命扩产,行业低迷的时候就要经销商分担。这时无论是“听话”的经销商,还是“不听话”的经销商,都不得不源源不断地接受厂家压过来的现车。无非“听话”的经销商,多给一些畅销车资源罢了。
所以,如果这种地位之间的差距不消除,经销商永远都是在厂家的“股掌”之间。
不久前,第三方调研机构就发布过一组数据,“2012中国汽车品牌满意度厂商关系满意度指数调研”的结果显示,有近七成经销商对2012年经营状况不满意,仅17.3%的被调查经销商对车厂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我想,从这组数据来看,“不听话”的经销商还是占多数。只要地位差异不除,压库存这种无聊的游戏还会反复重演。
库存高压或将引发激烈价格战
库存永远是厂家和经销商角力的关键,2009和2010年市场快速增长时,经销商都跑到厂家抢库存,但是去年以来这种情形完全被扭转,厂家希望压库存,经销商则想方设法躲避。
今年车市表现始终不及年初预期,而大部分厂家年初都制定了较高的产销目标,矛盾之下,经销商库存成为厂家最好的“避风港”。但是这个港的容量并不是无限的,经销商可以接受的库存是有限的,而且市场越低迷,接受度越低。
目前车市库存过高表明,今年上半年乘用车7.8%的增长速度中还有不少水分,市场低迷实际超出预期。但很多厂家并没有正视这个现实,还是一味追求较高的增长,在此情形下,如果下半年车市迟迟没有好转,不排除市场爆发更激烈价格战的可能性。
记得2004年车市低迷之时,包括南北大众在内的很多厂商都宣布今后只统计终端成交量,以规避库存之祸,但最终并没有很好执行。事实证明,将库存作为终端销量统计,往往会造成很强的迷惑性,一味通过掩盖库存来“冲量”,最终受害的将是企业自身。
厂家是时候“反哺”经销商
上半年,高库存压力一直是车市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市场的低迷,销售终端的疲软,高库存的压力,让一路走来的经销商们“苦不堪言”。而众人期待市场“发力”的下半年却也一直不“给力”,经销商们走到了分水岭。
面对一步步显现出来的生存压力,经销商们已经开始寻求自救。降价走量,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已经是整个车市的常态。然而经销商寻求的改变,对减低高库存压力来说“治标不治本”,此外,接二连三的降价销售不断挤压销商的利润空间,让经销商们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追根朔源,造成高库存压力的真正原因是厂家对市场预计过于乐观,在年初之时定下较高的销售目标,然而在市场无法完成销售任务之时,销售压力便由厂家转向经销商,于是便造成了一直居高不下的高库存。
如今要缓解高库存压力,必须“正本清源”,厂家应该直面市场的现实情况。具体来说就是要客观地调整销售目标,减少经销商的汽车持有量,同时出台合适的商务政策“反哺”经销商,和经销商们一起“抱团过冬”。
库存“退烧”,关键是治本
库存的问题由来已久。据了解到6月底,整个行业的库存高达220万辆,相比年初的130万辆,库存竟然增加了七成,当月库存/当月销量库存当量大约为2.1个月,并且另一头,新车还在源源不断地开下生产线。
高库存带来的后果,一方面经销商和车企不得不砸钱促销,不考虑盈利问题,其他企业无奈应战,市场陷入无利惨战,进而加剧消费者的观望心理,使车市进入一个难解的循环。而另一方面,即便消费者在看似捡便宜,其实在经销商盈利下滑时,他们得到的服务质量也大幅下降。对此,车企也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通过调整销量目标、给经销商发放补贴或者提供金融支持的方式,缓解其资金压力。然而,这样的做法只是缓解一时之急的治标手段而已。高库存的根源,确实是车企对未来过高的预期和对市场产销量的渴望。盲目乐观造成严重供过于求属于必须为失误付出的代价。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