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几天里,关于外媒报道大众指责其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一汽侵犯知识产权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虽然该消息没有得到双方公司的确认,但在华建厂的国外车企对其核心技术的态度日趋保守却毋庸置疑,甚至将导致其与中方共同组建的合资车企出现空心化趋势。在这个背景下,对过去三十多年中国汽车产业所采取的“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业界的质疑声也空前多了起来。国内的汽车企业将如何获取关乎未来的核心技术,哪条路径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地,值得我们深思。
德传媒称大众已着手调查侵权
德国《商报》(H andelsblatt)7月27日报道称,大众汽车匿名高管透露,已经就一汽集团侵权行为着手展开调查。大众指控一汽至少正在模仿拷贝四项大众专利技术,包括MQ 200变速箱和E A 111发动机,并用于自主品牌车型,从而对大众集团旗下车型形成竞争压力。其中,一汽将把MQ 200变速箱用于奔腾B50车型,这款A级车将出口至俄罗斯市场,与大众旗下斯柯达展开竞争,大众因此可能将直面来源于自身技术的挑战。
长期以来被视为汽车合资典范的大众和一汽之间传出这样的消息,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此后,有媒体报道称,大众(中国)和一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对此事不知情。大众汽车公司总部发言人表示,公司将调查有关情况,并指出,大众汽车与一汽存在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
虽然合作的双方表面上摆出互信互利的姿态,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在国内车企做大做强的冲动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国外车企对于其核心技术的态度,也变得日趋保守。7月25日,丰田中国正式宣布,将在江苏常熟设立零部件公司,用于生产丰田的无级变速箱。值得注意的是新设立的公司出资的三家股东均为日方,分别为日本丰田公司、丰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丰田北海道公司。而在稍早时候,大众也在天津单独兴建生产双离合变速箱的生产基地。而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车公司C E O艾克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会将通用汽车公司的增程式电动车V O LT的技术与中方合作伙伴共享。
合资车企现空心化趋势
“大众与一汽之间的情况其实具有普遍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南都记者,不论是东风风神的A 60,还是上汽荣威的950,事实上背后都有车企外资技术的痕迹。他表示,这些带有外资血统的产品很可能对外资车企造成冲击。
因此,近期国际车企的中国布局越来越独立化。大众、丰田等都致力于建设自己的零部件体系,发动机生产与整车合资厂分离,而变速箱也呈现外商独资自建的趋势。崔东树表示,合资企业目前走势很强,但这些合资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研发部门,而且零部件外部控制则越来越强,合资整车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空心化趋势,未来甚至将沦为组装厂。
而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表示,“合资换技术”这种模式是希望通过与跨国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吸收消化外资品牌的技术为自主品牌所用,但是这种模式的结果更多的是无功而返,因为许多决定性的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外方的手里,中国人被排斥在这个圈子外面。
并购、消化目的都是为己所用
“核心部件和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往后难免看被人的脸色,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一家车企的高层告诉记者。他表示,不论是有中外双方车企建立的合资企业,还是为国内车企提供关键配套技术的外方,在彼此和谐共处的表面之下,却缺乏长远共同利益的现实。
事实上,近年来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国内车企,已经开始寻求掌握核心技术。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告诉南都记者,吉利已上市的车型中全球鹰品牌下的GC7与GX7率先使用了6AT变速箱,今年第四季度内,吉利旗下包括全球鹰GX7、帝豪EC7、帝豪EC8、英伦CS7等1.8L以上车型都将全面搭载该款变速器。他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自主品牌车型普遍搭载的4AT、5AT、CVT等变速箱却均来自爱信、三菱、邦奇等外企,不仅在采购成本上被对方赚取绝大部分利润,数量上也受人控制。而吉利汽车能够迅速在汽车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一个重要原因源于其这几年成功的海外收购。2009年吉利对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的成功收购,才这么快有了今天的6AT,该变速箱已经在山东济宁以及湖南湘潭两地实现国产,未来计划年产能将达60万台。“近年来,国内车企通过并购等模式,确实从海外车企手中获得了核心部件以及技术,并为今后的自主研发奠定了不错基础。”崔东树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选择与国外车企合资的国内车企,虽然在研发的步伐有些缓慢,不过,在崔东树看来,未来并非完全没有机会。他称,具有合资背景的国内车企具有与合资车企体系配套的便利,可以紧跟未来国际汽车业发展的主方向,“出现战略发展方向错误的风险很小”。而关键是,在汽车业界并不排斥模仿的前提下,应该提升学习、消化的能力,达到完全掌握技术的目的,同时注意规避专利风险。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