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辟谣误读无益 交通法规应更严格

2012年10月16日 09:4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沈彬 0人参与 0条评论

日前,公安部交管局辟了一个谣。交管局刚发布了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号,下称123号令),其中强化了对交通违法的扣分处罚。但之后,网上流传起民间版的解读:酒驾,5年内不得考取驾照;司机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行驶途中抽烟,记1分,罚100元……

公安部交管局称,其中有不少误读:酒驾,只有是驾驶营运车辆时,才5年内不得申领驾照;司机不系安全带,记2分,而不是传说的3分;至于“行驶途中抽烟,记1分”,在123号令中并没有规定。

这次辟谣,让不少“烟民”司机长出了一口气,以为逃过了这一劫。但反过来想想,驾车吸烟分散注意力,客观上形成了安全隐患。警察是否处罚,危险都摆在那里,只增不减。我们安全驾车,仅仅是为了避免处罚吗?

而且,对驾车吸烟的处罚,并非无中生有;很多地方都有相关的执法实践。2004年国务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这是个不完全列举的禁止性规定,因为驾车时吸烟和打电话、看电视类似,都分散司机注意力,所以也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不少地方有针对驾车吸烟的处罚。

比如,2010年11月 哈尔滨交警部门实行专项整治,对开车吸烟、打手机和不系安全带“三多”违法一律按规定记2分、罚款50元处理。今年2月27日起,辽宁锦州交警对司机在行车过程中接打电话、吸烟、看报纸、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记2分,罚款50元。今年7月2日,在唐山市也有8名司机因驾车吸烟违规,受到交警严厉批评教育。

处罚、记分,让司机花钱重考驾照,并不是目的;关键是对于类似吸烟驾车、打电话等严重妨碍行车安全的行为,全社会应形成严厉禁止的共识。交通法规更严格一些,为何不可?

昨天上海发生一起惨烈车祸,沪陕高速崇启大桥上一辆汽车撞向养护工人,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而肇事司机年仅18岁,今年7月份刚刚取得驾照。这次公安部123号令,提高了驾照申领的门槛,规定新近取得驾驶证的司机不能单独上高速;如果这一严格的措施能更早施行,可能昨天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交通法规更严格一些,为何不可?

以醉驾入刑来说,2011年之前,舆论对于醉驾入刑是否过于“严苛”,现有司法资源能否保障法律的执行,有过很多讨论。但是正式立法之后,从2011年5月1日至12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酒后驾驶23.8万起,较上一年同期下降45%;因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死亡人数下降22.3%。每一条生命都是无价的,相对于醉驾入刑所挽救的生命,相应增加的司法成本是微不足道的。至少在入刑之后,绝大部分司机真的把醉驾当一回事了,酒桌上鲜有不识趣的劝酒。这就是法律的力量。交通法规为什么不可以更严格一些?

当然,法治社会的“严刑峻法”,必须在法治渠道内,必须基于公众的合意,而不是行政命令。要避免类似“驾车吸烟”有时严禁,有时宽松的情况,需要由立法机关代表民意,将公众深恶痛绝的危险驾车行为,体现在具体的禁止性法律规范中。这才能避免法律的模糊地带,避免警方对法律时紧时松的解释,以及“间歇式执法”,造成司法公信危机。

严格交通法规,有赖于坚实的民意;也唯有更严格的交通法规,才能更全面地保护社会成员的生命安全。

[责任编辑:guanlu]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

首页
文章精选
车型大全
广州车展
新车
国内新车
海外新车
谍照
新车图解
购车
试驾
导购
文化
人文
酷车
赛事驾驶
二手车
买二手车
卖二手车
车辆评估
二手车动态
行业
业内新闻
产业评论
访谈
调研报告
论坛
车生活
车型论坛
地方论坛
客户端
凤凰新闻
卫视通
凤凰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