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油耗高墙在左 谁将出局在右?

2015年12月11日 10:05:57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苏瑞琦
1

难以逾越的成本危机

凤凰汽车评论 “走一步,算一步。”面临2020年五升油耗法规,一位自主品牌的研究院院长如此形容自己所在自主品牌的处境。

在此之前,多位“行业大佬”均在不同场合表示出“自主品牌几乎难以完成5升油耗法规”的观点。一位参与制定油耗法规的专家也在接受凤凰汽车采访时表示:“企业都说达不到,我可以告诉你,当初制定时我就知道会达不到。”

难以逾越的成本危机

2015年06月23日,工信部、发改委和商务部等政府机构联合发布《201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表》,2014年国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7.12升/100公里,距离2020年5升/100公里的油耗法规还有2.12升的距离,也就是说,未来六年,国产乘用车企业需要将油耗实际值降低30%以上。

在这份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表中,共有27家国产乘用车车企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2014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这些企业“拉低”了2014年国产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平均值。其中,自主品牌占据25家,这25家自主品牌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比平均值还要高,所面临的油耗压力将更大。

“如果现在我们的发动机技术水平完全按照5升油耗,一多半得倒闭。如果这些企业都更新产品和装备的话,投入得多大,这不是五年能积累起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说道。

赵航认为,实现油耗法规得依靠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车一起解决。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在已成倍数的增长。但以中汽协刚刚公布的今年1-11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乘用车销量为1868.13万辆,而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仅为11.56万台,油耗“拉升”效果十分有限。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油耗缓存”,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一份名为《汽车消费增长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报告显示,至少未来十年,传统汽车依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油耗管理的重点仍然是以提升传统汽车及其动力系统的效率为主,而这主要基于内燃机汽车的不断提升和进步。

油耗法规犹如一道屏障挡在了自主品牌的面前,面对即将来临的2020年五升油耗法规,自主品牌们“亚历山大”,“节流”是现阶段必须面临的硬性任务。

“在发动机方面,省1%的油,这个成本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平方立方的上升,这是惊人的,我们跟很多国外专家交流过,包括车身重量的降低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邢如飞表示。同样的观点也来自于北汽股份公司副总裁兼汽车研究院院长邬学斌。“肯定要实现,困难也很多,只能增加车辆成本。”

基于自主品牌自身技术储备有限,技术成熟度十分困乏,而影响油耗高低的关键零部件、汽油直喷技术和轻量化材料,自主品牌普遍需要进口实现,这无疑增加了不少的成本。

凤凰汽车通过采访多位自主品牌研究院院长获悉,百公里降低0.1升油所需要的成本大约为500,从2015年的百公里油耗标准6.9升将至5升,所需要的单车成本大致在一万元左右。

而这“新增的”一万元单车成本是摆在自主品牌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由于2015年财报均未到公布日期,从2014年车企公布的财报显示,业绩增幅超过100%的公司有乘用车企业有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盈利的企业也有上汽、北汽等集团企业。而一汽夏利、一汽轿车和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净利润纷纷下滑。

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认为,车企集团利润主要来自于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盈利形势依然很不乐观。与此同时,逐渐加大研发投入也成为自主品牌盈利状况堪忧的现实原因。

2

难以放下的“稻草”

难以放下的“稻草”

今年1-11月份,乘用车累计销售1868.13万辆,同比增长5.89%。其中,SUV车型销售542.24万辆,同比增长51.12%;MPV销售183.41万辆,同比增长7.90%。

在SUV和MPV车型销量排名的前十位中,有7款SUV车型和8款MPV车型均出自自主品牌。基于SUV以及MPV车型的销量持续走高,从今年开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稳步回升,在今年前11个月,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67.83万辆,同比增长14.1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1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97个百分点。

如果自主品牌没有新的SUV车型投放市场,基于轿车占市场份额的下行,企业相对会比较困难一些,SUV车型成为了多家自主品牌保持盈利的关键所在。

由于SUV车型自重较大,油耗相比同级别轿车会有不少劣势。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认为,SUV要想满足同样的油耗法规,就要有更高的成本,企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然而,根据凤凰汽车针对当下热销的自主品牌SUV车型实际测量数据显示,综合油耗普遍在百公里7升以上,在这份测量的榜单中,哈弗H6宝骏560传祺GS4、瑞虎、长安CS75分列11月SUV销量排行榜的前四位以及第七位。

尽管,SUV车型以及MPV车型的风潮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走向美好,但随着油耗降低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自主品牌的未来将蒙上一层阴影。

毫无疑问,单车成本增加一万元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影响的是巨大的。成本的增加不仅会使自身丧失部分竞争力,同时让利润率并不高的车型利润再次下降。对于如此境况,一位自主品牌研究院长不禁感叹:“我们能说什么?”

近年来,自主品牌将降低油耗的力气主要花费在了汽车的动力上,这与欧美的降低油耗计划有所区别,欧美的汽车主机厂在油耗方面将50%分给整车,主要是在车的风阻、正面积、摩擦损失和轻量化,另外50%才是分给动力的。而中国是将70%分给动力,30%才分给整车。

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俊对此表示,这是由于中国的低碳化和轻量化技术做的不到位。据了解,目前自主品牌整车的重量普遍比国外同级别的车重15%到20%。

不仅自主品牌,合资车企也纷纷针对中国的油耗法规进行改良升级,但在相同法规下,合资品牌的成本压力就小很多,“他们有技术,我们是买技术,差别就有了。”北汽股份研究院院长邬学斌表示。

近年来,大众汽车推出了1.4T和1.2T涡轮增压车型;PSA集团研发了1.2T发动机;通用也新增了1.4T发动机;福特在华主力推广1.0T和1.5T等排量的发动机,而日系混动的节油优势也将随着国产化的推进而显现出来。“无论是看欧洲,还是看美国,还是看日本,他们的产品应对我们的第四阶段油耗法规应该是没问题的。”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俊说道。

可以说,油耗法规最大的影响者是自主品牌企业。“我们只能通过花钱就能解决,但钱去了外国人那里,外国人都很高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自主品牌研究院长说道。

随着,升级油耗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增加,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中收获的盈利将逐渐减少,自主品牌的优势将被进一步削弱。

最近,工信部出台罚则,2016年到2017年每个车百公里超一升罚5800块钱,2017年到2018年罚7200,到了2020年罚12000。一汽集团技术中心李俊将此举比喻成“雪上加霜。”

基于车辆的研发周期大致是在42个月到60个月左右,2016年投放的新车应该在四、五年前就已经开始,要想达到2020年百公里油耗只有五升,从现在开始,车企就应该开始准备。

然而,不仅五升油耗法规实施在即,《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已经明确提出,到2025年乘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要降低至4升,这是对车企技术和开发能力的严峻挑战。

“中国官员干嘛不听听自己技术人员怎么说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自主品牌研究院长发出如此呼吁。

“任性”的五升油耗?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过几年还会是第一大汽车使用国,这种情况下汽车如果不做最节能减排模式,不可能发展。所以,必须要有油耗目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说道。

尽管难度很大,“低碳院士”李俊也认为实施五升油耗十分有必要。“无论从国际国内,还是从环境和企业发展来看,油耗差距对于汽车技术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达10.61吨,而石油产量却仅为2.11亿吨。由此看见,尽管中国石油储备较为丰富,但开采困难,大量石油未能充分利用。

目前,我国开采石油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40%,59.6%的石油仍需要进口。有关部门预测,按照现有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我们石油消费量最少在5.5亿吨。国家能源总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到2030年中国进口石油将占石油总需求的80%以上。

“五升油耗指标是不能改变的,这也不是国家在给我们出难题,这是国家从总体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万里表示。

如今,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严重地石油进口依赖国,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将超过5.5亿吨原油。汽车作为进口原油的最大用户,5.5亿吨原油如果按照三阶段油耗法规,就要有4亿吨被汽车消耗,如果按照四阶段油耗大致是2.4亿吨左右,足足能节省1.6亿吨。

中国的能源安全将面临严竣挑战,中国石油进口源集中于中东、非洲且多为局势动荡地区,而美国未来的外交与地缘政策或许会增加中东局势动乱的可能性。中国石油海路运输途径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因而受到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此多方掣肘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很大程度是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通过改变国家能源结构,大大提高能源安全。”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认为,国家将借助“一路一带”战略布局构建中国能源重点,进一步深化与环里海国家及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

一方面,国家能源危机显现,从能源供给的实际状况出发,国家分给汽车产业的能源就这么多,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作为襁褓中的婴儿,正在茁壮成长种,如此严格的“教育手段”,是否会让自主品牌换上精神绝症,绝望之感由生。

江淮汽车“教父”左延安曾公开表示:“国家需要有自己的民族工业,国家需要让自主品牌有一个合理的成长空间。没有什么更特殊的要求,能不能保护一段时间。有的人说我你这想法太幼稚了,现在除了这个幼稚的办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但国家此举无疑也在传递一个信号,“加速市场化进程。”根据工信部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国目前各类大大小小的汽车生产企业多达 1300家。今年9月份,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宣布48家车企在2015年10月31日之前依然无法通过相关考核,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退出汽车行业。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文章导航

返回分页浏览>>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