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能充分释放后,吉利能否提前跨过年销200万辆的门槛?
每月中旬,《童济仁汽车评论》都会独家撰文,对上个月销量排名靠前的乘用车企业的新车市场表现、销量结构及新产品布局做解读。每月关注对象分别为合资乘用车企TOP 3和本土乘用车企TOP 3。
2017年12月,吉利汽车(含领克)共销售新车153,659辆,同比增长41.8%,环比增长8.7%,排名自主乘用车企第2名。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吴邪
最终,吉利全年销量定格在了124.8万辆,相比于2016年,销量增长了60%。就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吉利先后突破百万大关,超预期完成全年目标(110万),并顺利地进入了月销10万+的新常态。
接下来只有一个问题,吉利离20200战略还有多远?时间的跨度是三年。2018年,吉利制定的销量目标是158万辆(含领克),同比增幅为26.6%。如果目标达成,甚至于在2019年仍能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那么,十分凑巧的,吉利将在2019年底提前完成200万辆的销量目标。况且,2018年领克将会正式发力,年销量有望突破20万辆,这都会为吉利贡献直接增量,158万的销量目标不是“海口”,提前完成200万辆也不是“天方夜谭”。
至于能否得偿所愿,我们不妨埋下一个伏笔,看一看两年之后,吉利是否提前跨入了“200万俱乐部”。
▎吉利品牌:在售14款车型,7款车型销量过万
吉利品牌销量:147,647辆,同比增长36.3%,环比增长4.5%。
【12月亮点】
1、博越领衔,再次超过3万辆,目前已有4款SUV车型稳定步入“万辆俱乐部”;
2、远景S1已超9,000辆,之后过万不成问题;
3、帝豪系和远景系构成了吉利轿车稳定的销量基盘。
【潜在风险】
1、产品结构仍需要继续梳理,熊猫已停产,金刚也可能逐渐退出历史,既然品牌整体向上,就应该有勇气及时淘汰掉老旧车型。
2016年,吉利品牌卖得最好的车型是帝豪,但到了2017年,卖得最好的变成了博越。从销量上看,并不是因为帝豪下滑了,而是因为博越“暴涨”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吉利在2017年的最大收获在于,完成了SUV产品矩阵的布局,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要知道,2016年,吉利SUV销量占比仅为28%,但在2017年,这一比值已经超过了50%。而且,2017年推出的3款重磅新车,皆为SUV车型。均衡发展,是吉利品牌最为核心的关键词。
另一个特点在于,吉利车型的平均售价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据吉利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吉利汽车8-15万售价车型销量占比达到了60%,10-15万销量占比超过了20%,而5-8万销量占比缩小至32%。
从直接观察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熊猫停产,金刚逐步被淘汰,老旧廉价的车型销量占比正在减小。产品平均售价提高,这对于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及企业盈利水平的好转,皆有积极的意义。
具体说车型,博瑞全年销量下滑了34%,自去年8月改款,暂时仍没有扭转同比下滑的情况,但12月环比增长了15.2%,这说明博瑞正在稳步恢复中,月销量已经朝着5,000辆靠拢。今年,吉利有望推出一款运动风格强烈的溜背车型,名为“博瑞GT”,或许可以赢得一部分年轻客户群体,缓解吉利在B级车市场的竞争压力。
在轿车板块,对于基盘销量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帝豪GL、帝豪和远景这3款车。其中,帝豪GL在1月1日改款上市,而帝豪也可能在3月份完成改款更新,主要变化方向为换装全新的外观设计,内饰有所调整,动力搭载过渡到全新的1.4T发动机。但更核心的变化是,产品越来越有质感,吉利的竞品已经开始对标于合资品牌了。
而在SUV领域,吉利的产品矩阵正在渐渐成形。旗下共有6款SUV车型,其中4款“破万”,远景S1也超过了9,000辆,今年月销过万不在话下。到了那个时候,仅吉利品牌就有5款SUV进入“万辆俱乐部”,这几乎是创纪录的存在。
预计,吉利还将在今年投放两款SUV,一款是运动版博越,车尾是溜背式设计,也就是Coupe造型;另一款是对标哈弗H2的小型SUV,代号SX11,走精品化路线。就总体思路而言,吉利仍要在细分市场中寻找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还将切入MPV市场。宋MAX和别克GL6的销量走俏,一再证明MPV市场的增长潜力,这款期待已久的吉利MPV离我们并不遥远。
▎领克品牌:首月6,012辆,2018年销量潜力有多大?
【12月亮点】
首月破6,000辆,开局得利
【潜在风险】
后续车型如何推进,拭目以待
2017年11月28日,领克01正式上市。在首个完整销售月,领克交出了愈6,000辆的销量成绩,这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我们常常会拿领克和WEY来做对比,WEY两款车型月销量纷纷过万,的确已经树立了一个标杆,领克可以赶上来吗?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自主品牌这一轮向上突破,关键在于遇到了合适的市场机遇。当消费者更加成熟,购买力提升,消费升级的趋势必然成为主流,而且换车人数慢慢多于首次买车人数,用户对于品牌、产品的认知将更加深刻,这是自主品牌得以崛起的舆情土壤。最典型的一个指数在于,自主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占有率开始提升。
在这场机遇之下,产品提升,可以满足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那么,品牌再也不是鸿沟,用户自然会追随最合适的产品用钱包投票。
领克诞生于CMA平台,除了共享沃尔沃、吉利的技术之外,也带给了这一新品牌极为关键的成本优势。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显示,领克月销量仅需达到3000-4000辆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这样的水平,在整个行业内都算是比较出色的。而且,当未来的02、03车型陆续落地,规模效应继续扩大,领克的成本控制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此外,对领克销量起掣肘作用的产能问题也在逐步解决中。主要生产01车型的路桥工厂年产能可以达到20万辆,之后生产02、03车型的张家口工厂也将投产,还会有三四五工厂作为补充。产能爬坡之后,领克的销量也会迅速攀升。
品牌崛起,就要在最好的时代大展拳脚,莫要辜负这片好时光。
往期回顾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