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安全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讲话部分
吉利汽车近年来在C-NCAP里面不断创得佳绩,我今天已经是第三次感受这样的惊喜。近年来,中国汽车在自主研发的能力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当年中国的消费者要以20万购买桑塔纳的时候,吉利打着“造中国人买得起车”的口号进入了汽车市场。吉利在刚刚涉足汽车领域的时候,被消费者打上了“山寨、不安全”的印记。赵总加入吉利汽车之后,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研发理念也带到了吉利。我们欣喜地看到吉利在赵总的带领下,打造了GTSM体系。
我们可以看到,在2009年吉利全球鹰熊猫以45.3分的成绩获得C-NCAP五星评价。接下来的2011年1月份,帝豪EC7获得了C-NCAP测试46.8分的成绩;2011年12月29日,EC8又以49.6分的成绩再次荣获C-NCAP五星评价;今天我们看到GX7以50.3分获得了C-NCAP的“超五星”评价。这些车型都是在GTSM体系下研发、制造的,这足以证明GTSM体系在吉利逐渐成熟。
当年吉利熊猫获得五星评价的时候,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吉利的实力,是花大钱请外国人设计的”。但是如果计入邀请国外专家进行开发、设计的费用和技术转让费用,吉利汽车产品的成本就会增加很多,这与实际吉利产品在市场的售价是不符的。
到了今天,吉利的车型接二连三地获得C-NCAP五星甚至更高的评价,足以证明吉利汽车的研发团队已经成熟,在赵总的带领下,吉利的研发团队已经由学习阶段,跨入“进行创新性的开发”阶段。
当时很多消费者带着傲慢的态度说吉利是山寨、是抄袭,但是吉利作为汽车界的后来者,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在不停地进步。我们今天看到GX7获得C-NCAP自主车型最高分的成绩,如果消费者还说是抄的话,那就是偏见了。大家上学的时候都考过试,没有听说全班第一名是抄袭来的。我们应该肯定吉利的成功,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吉利汽车已经成功的转型,吉利产品也正在完成成为“中国人买得起的好车”这样一个华丽的转身。
但是,正如刚才刘总所讲,吉利汽车虽然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自主品牌在品牌营销等方面仍然不被国人所接受。
虽然吉利这几年的销量业绩在自主品牌里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整个中国的汽车市场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有钱先买进口车第一,然后是合资车,实在买不起车的开自主”这样一个现象。
在品牌营销方面,吉利汽车身为一个“汽车技术的学习者”,还没有能力去制造一些引导中国市场汽车的流行元素,我们还没有能力像苹果公司一样,让所有的粉丝去尖叫,甚至苹果的每一款新产品上市的时候都要出动警察去维持秩序。而这些热衷于苹果产品的消费者,会津津乐道于苹果产品带来的革命性的新功能,这就是苹果成功的品牌营销能力。比如iPhone刚刚上市的时候,就连天线设计的缺陷也被这些粉丝描绘成了美少女脸上的雀斑,觉得很可爱。
这样的营销能力,自主品牌都是不具备的。我们曾做过一些市场调查,虽然自主品牌已经推出了一些好车,但是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不去买这些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自主车型,原因是什么?
比如把帝豪EC7和丰田花冠做一个综合对比,其实两款车在各方面的性能和驾驶感受都是差不多的,可是帝豪只卖7万多,花冠却卖到10多万。但是在消费者在购车时还是有心理障碍,觉得开自主车型丢人、自主车型钥匙不好意思拿出来示人。
怎么样才能消除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障碍?这是需要深思的,否则的话,技术的突破无法换来市场,如果在市场上的表现不能跟进的话,这个技术的开发如何延续?自主品牌、中国制造怎么去传承?所以自主品牌除了技术创新之外,在营销方面更需努力。
我们可以看看日本、韩国的汽车工业,它们也曾是学习者的身份,但在企业的努力和本国人民的支持下,本土汽车工业不仅一统本国市场,而且走向了全世界。中国则沦为外国品牌的市场,而且津津乐道于以贵为美、以进口为高贵,用高价格来宣示自己的身份。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制造”怎么去发展?
如果中国人都买进口车、中国人都用iPhone打电话,那么中国的内需拉动的就是欧美的经济、日韩的经济,我们的“中国制造“就会沦为低级货,并且无以为继。失去自主品牌的中国经济发展必定会成为泡沫经济。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作为消费者来说,应该只看这个产品好还是不好。这个说法没有错,以乳制品为例,我们出国的时候,也为朋友大量地买国外的奶粉。这是因为即使我们有再强的民族精神,也不能让我们的消费者去使用危害健康和安全上有缺陷的产品,所以尽管主张大家用国货,我们也总不能以我们下一代的健康开玩笑,去冒喝毒奶粉的风险。
但是中国的汽车工业与乳业是不同的,现在已经涌现出来一批像吉利这样的企业,第三方的客观评价在验证吉利产品的好品质,消费者在试驾时也可以亲身感受到,自主品牌已经打造出一款款经济实惠、安全有保障的好车,并且这些好车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我们所缺少的是国人对自主品牌的人文关怀和信任。
在这方面,我们的自主企业还要努力,媒体也要协助宣传,中国消费者更要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人的最爱。谢谢!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