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桢,原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工程师。

1958年,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接受任务,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的师生们联手试制微型汽车(在此前清华大学设计了第一代微型车,由首都公司修理厂帮试制)。

1959年袁家桢参与制造生产的第二代微型汽车的车身外形和工艺条件得到了改善,车身都有胎具。胎具分为两种,一种是部件成形胎,钣金工把部件砸制成形后在胎具上核对形状和尺寸。一种是总体胎,很像一个实心的车身,每个车身部件都可以在胎上核对。

1960年,在做第三代微型汽车时,摒弃了无级变速,同时加大车身向小轿车靠拢。此次研制的车型大受欢迎。

   

袁家桢:我国微型车制造的先驱者

    大家都知道,1954年长春一汽试制的解放牌汽车,是从苏联买来的图纸和设备。而中国真正自己组织设计汽车的最早历史记录,则是从1958年开始的,当年清华大学设计的微型汽车轰动了全国。袁家桢所在的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于1958年接受了与清华大学联手试制微型汽车制造汽车的任务。

    在当时特殊的年代,袁家桢参与研究制造的微型车只有短短4年的生命力,但它对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却功不可没。【详细】

   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在1958年底接手微型车项目,清华大学汽车教研室主任宋镜瀛与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工程师李镇潮是同学,两人一人在大学搞设计, 一人在汽车制造厂搞制造,借此机缘袁家桢终于有了梦想成真造汽车的机会。【详细】

   微型汽车一共试制过9种外型不同的样车,从1958年到1960年,一共生产了146辆。从底盘来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按照清华图纸生产的后置两缸发动机,后轮驱动。第二种是试验后发现动力性不够,改用缸径扩大的发动机。第三种是仿德国车样品。【详细】

研制第三代微型汽车

   1960年清华大学设计微型车的高潮已过去了两年,企业便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在做第三代微型汽车时,我们摒弃了无级变速设计,同时加大车身向小轿车靠拢。以民主德国的“特拉帮特”为样车成功自主生产,最后这款微型车大受欢迎。 【详细】

 
回忆我国最早的自主微型汽车

1958年11月23日,金日成首相(左二)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下乘坐清华大学师生设计的微型轿车。

   1958年11月23日,金日成首相(左二)在 周恩来总理陪同下乘坐清华大学师生设计的微型轿车。

    1958年,微型车首次研制成功。

    自微型车经常成为清华大学向外界展示教育工作成果的“参观节目”。周恩来总理曾在中南海亲自听取研制情况汇报,陪同外宾到清华园参观汽车实验室,并乘坐和驾驶过我们研制的微型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