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珠三角
事实上,市级政府出台专项补贴资金,以帮助产业获得省级、国家资金,是在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最常见的形式。“往往国家财政补贴是大头,省级补贴又比市级补贴多,也就是说市财政只需要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带来大笔的国家、省财政资金,所以都会很积极地发展。”一位发改系统负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的人士称。
这种状况导致的后果是一拥而上,有些地方和有些公司根本就不具备发展条件。在珠三角,除了广州、深圳有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外,其他多数城市并不具备大力推行的基础,但仍有多个市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紧追不放”。
广州中山市今年已经确定了8000万元国家、省、市三级专项扶持资金注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中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扶持2500万元,省发展改革委专项资金扶持3300万元,市发展改革局专项资金2000万元,其他专项资金500万元。
而其扶持的对象并没有外界普遍认同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主要是中信国安盟固利锂电池生产、北汽福田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陕汽集团LNG及混合动力整车制造、通用集团LNG燃气发动机等企业。
珠海市发布的《珠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预计到2015年,珠海市要力争实现100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到2020年,要形成年产新能源客车5万辆、乘用车10万辆、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10亿安时、动力总成和电控系统20万套的生产能力,实现800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但每年2000万元的市财政专项资金,无法满足珠海的新能源汽车盘子补贴。除了有国家、省级的专项资金补贴,珠海并没有纳入“十城千辆”工程国家补贴的25个城市中,于是计划把珠三角几个城市联合起来一起申请,以获取国家发改委补贴。
然而,珠三角各市的产业重复状况已经正在形成,与珠海一江之隔的深圳,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发挥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集群优势,重点打造年产值800亿元至1000亿元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实现2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60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产能规模,建立2~3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中心。
补贴催生的遍地开花,也导致了内耗。据王秉刚介绍,因为有政府补贴,近年各地纷纷上马电池项目,有些公司根本没有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而是从比较成熟的电池厂家挖几个人,就开始造电池。结果是除了自身没有技术突破外,也导致了比较主要的电池厂家人才流失。
12 |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