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汽车讯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现在德国人能以绝对低廉的价格买到新车。
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在几周前曾公开指责大众过度降价,丰田德国总裁俊明安田也是是暗暗不满,这段时间丰田汽车的日子也不好过,顾客不再去找汽车销售商,因为“他们对汽车唯一感兴趣的是折扣有多高。”他说道。销售商的折扣越高,车就卖的越多。而现在正好处在经济危机阶段,顾客在花钱买车时往往都会三思。
不仅是那些多年投资研发新科技的汽车制造商感到失望,逢低买入的倒买倒卖者也相当沮丧,因为消费者不断讨价还价的结果是,要么卖不出去,要么降价大出血。
唯折扣定销量
对德国车市上进行的这场价格大战,许多集团和销售商对此也无能为力。不是谁家的车好就能盈利,而是哪家价格占优。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汽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为了迎合顾客的口味,汽车销售商仅仅九月份一个月就进行了435种促销活动。
九月份欧盟轿车的新登记量同比缩水10.8%,这几乎可以称得上一场灾难。汽车平均减价13%,其中有三十款车降价高达18.5%,本田和雪铁龙甚至七折销售。这是一场令人绝望的战斗,但汽车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制造商的利润像夏日之雪一般迅速消失。
即使是那些想在价格战中置之度外的制造商也在以间接形式减价,比如发汽油优惠券,进行免息融资,给出较高的折旧价。这样看起来比廉价销售更体面点儿,但是结果大同小异。
制造商和销售商用“战术登记”欺骗大众
所谓的“战术登记”十分受制造商和销售商欢迎。“战术登记”就是说一辆实际上全新的汽车在几个小时内变成一辆便宜的二手车。九月德国有三分之一的汽车都是以这种方式售出的。这样在汽车流通中,一辆新车不是直接由顾客登记,而是由制造商登记,经过短期的备考注册,它就变成了已登记的车或二手车。这样做的优点是制造商并没有直接给汽车打折, 还能伪造市场繁荣的假象。而在车市转好的时候,战术登记的车辆能很快恢复原价,因为一旦某一型号大打折扣就很难再恢复原价了。
据研究显示,阿尔法罗密欧、雪佛兰、捷豹是真正的战略“大家”。他们在上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新登记车辆仅仅经过了销售商和进口商之手。欧宝也利用了这一战术,其“战术登记”车辆占44.4%。保时捷为37.1%,大众为36.3%。连欧洲行业龙头都如此依赖这一策略,研究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不甚令人惊讶的是,雷诺的子公司——罗马尼亚的达契亚反而表现的很保守,并没有进行大幅减价。
“减价销售”这一战略从长远来看,不仅损害了销售商的利润,也损害了品牌形象。因此专家们认为根据实际销售量调整产量更有意义,为了度过短暂的艰难时期,应该少生产些车,最严重的结果不外乎裁员,但是大部分制造商都在极力避免。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