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中国梦破碎:海霸动力电池何以巨资沦陷

2014年01月20日 10:04:40
分享到: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潘明军

2010年底海霸能源集团发生的一件“大事”更是助推了其扩张步伐。

当时,中国移动集团河南省公司启动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的集中采购招标,这也是中国通信行业对此类产品的首次集中招标。海霸能源集团中标约500万元,占整个中标金额约50%,在整个中国磷酸铁锂行业引起了巨大轰动。

时任山东海霸电池集团市场部经理孙鹏曾对外表示,如果把中国移动现有的普通铅酸电池全部替换成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规模高达8000亿元,“这是一块大肥肉”。海霸能源集团董事长王波甚至提出“2011年后在徐州及海口建立海霸工业园”的目标。

就在海霸能源集团在动力电池领域大显身手及积极现身各大行业展会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未成长起来。过去业界预测的数千亿市场蛋糕也成为行业企业的一个陷阱,而涉足企业不得不为其过去的决策而买单。

自2010年海霸能源集团涉足动力电池起,其生产的动力电池并未为中国任何一家整车厂所采用。包括一汽、华晨等众多厂家在收到其少量动力电池试用品后,大多没有下文。

与销量近乎为零的现状相比,近年来海霸能源集团的国内营销部总经理如走马灯花般更替。如今海霸能源集团国内营销部总经理兼集团副总裁的李晓峰也是刚刚从国内另外一家知名电池企业跳槽而来,重点负责动力电池销售业务。

作为海霸整个集团业务核心之一的电动自行车用小功率电池,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目前单套市场价格为550元至600元,而企业批发价格只有500元左右,企业利润只有几十元,与2008年左右的数百元利润相差悬殊。

曹国庆表示:“在小功率的电池领域,行业中90%的企业技术实力都差不多,能否生存下来就是靠低价。”价格战使得各企业陷入泥沼。

而海霸内部员工透露,海霸能源集团电动自行车锂电池退货率居高不下,可是企业售后服务的承诺在业内很有口碑,难有退路,随着大量电池的退货及返修,电动自行车锂电池销售业务难言盈利。

就在海霸集团西门安保岗亭不远处,护栏上悬挂着一个招聘条幅,上面写道:“海霸集团招聘工人300名,质检50名”。而在其企业正门,同样摆着一个写着“招工简章”的支架牌,上面写道“海霸集团……建立年产1000万组(10亿Ah)的纯电动汽车铁锂动力电池项目。海霸工业园现正式投产,为了扩大集团经营业务,现诚招工人300名”。

如同其在网上显示出的多项招聘信息一样,海霸在竭力营造一个公司业务繁荣之象,倘若不是为了某种生意目的,它根本无须如此,或许这种做法本身显示出的正是这家动力电池企业半死不活的真实状态。

回归平淡:技术不能灌溉,盈利遥不可及

海霸集团自称其在国内同行享有五个第一:

全国最早的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生产了国内第一块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国内最大磷酸铁锂电池生产规模,最齐全产品品种;

国内首家具备完整产业链,具有极强的价格优势;

研究院研发模式创新,确保国内技术绝对领先,国际先进;

电池应用领域具备全套解决方案。

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秘书长孙京伟含蓄地认为:产品定位不精准是很多动力电池企业的通病,涉及领域太多,看似生产能力、科研实力很强,其实不利于企业营销、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由于人才、营销及资金分散太多,很难在动力电池市场形成市场和品牌效应。

实际上,整个动力电池产业的水平还比较低下,从而也难以锁定真正的产品。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行业整体工程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授权和在审的动力电池专利数量达到1540件,其中657件发明专利,827件实用新型专利,56件外观设计专利。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例为43%,但其中具有重大突破的新型专利几乎没有。锂电池作为我国动力电池发展的重点,相关专利比例超过60%,但是磷酸铁锂、陶瓷隔膜等核心材料的技术仍然被外国企业掌握。

2012年底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家数达到105家,而2008年的时候仅有10家。企业数量剧增,带来低水平重复建设。根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18%,但是库存高达40%。一方面是设备的高额折旧,另一方面是大量资金被存货占用。

不仅如此,由于低水平建设、废品率高、成组率低,动力锂电池的实际毛利率只有20%~30%,如果摊上后期的维护成本,甚至可能入不敷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2012年动力锂电池产值前十名的企业全部都是大集团背景或者上市公司背景,具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

目前国内真正做动力电池的厂家,没有一家是盈利的。比亚迪、ATL、比克和力神被称为中国锂电池“四巨头”,现在整体上,这些企业的动力电池业务状况并不见佳。

比如成立于1997年12月的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7亿只小型锂离子电池和2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但其核心领域的动力电池市场一直未能有效展开。2012年,它成为天津首批40辆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动力电池,但其他配套整车厂消息一直未有传出。

最近的好消息是,2013年5月,它申报的“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获批。评估组一致认为,天津力神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动力电池技术,已转化的重要科研成果包括高能量电池、高功率电池、圆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而成立晚于力神的比克一度因为手机电池业务而风光无限,成功登陆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它因为传统消费电子品电池业务萎缩而押宝动力电池市场,从日本引进数亿元一流生产设备,造成其资金链紧张的困境至今未获改善。由于订单量太少,从未盈利。而比克企业官网的最新新闻链接也定格在2011年3月17日。2013年8月,业界一度传出“一汽为比克注资5亿元”的传闻,后被双方辟谣,但是这则新闻给比克的艰难融资道路增添了不少侵害。

2013年9月17日,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这看似对惨淡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打了一个强心针,可是企业似乎对此并不乐观。

曹国庆认为,不管政策如何变化,企业很冷静,没有了前几年的疯狂,本身就已经说明这个行业的泡沫正在退去。而游资不再热衷于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发展而言不一定是一个坏事。

回想2009年初实行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时,一时间涉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企业,不断出现于全国各个大小展会,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之一的动力电池更是成为各个城市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

曹国庆说,由于动力电池市场还未真正形成,真正在这个行业的企业能够达到收支平衡就已经很不错了,达到盈利更是难上加难。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文章标签:
上一页12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