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产业评论>正文

15个车市消费陷阱别去跳 购车请三思

2015年03月16日 10:42:50
分享到: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张海军 刘念

机油越贵越好?你显然是冤大头

案例回放:金牛区的张姓私家车主告诉记者,他的车是德系的一款中高级车,出于对爱车的保护,4S店每次都建议他使用好的机油,其价格从未低于500多元一桶;而他的朋友,也驾驶的是同一款型的车辆,从来都是到相熟的店面去批发使用200元一桶的机油,并定期更换,汽车运作非常良好,从未出现过不良工况。案例分析:并不是标号越高价格越贵的机油越好,机油标号中W前后的数字不一样,分别代表温度与黏度。简而言之,就是如果在炎热的南方地区,得选择“W”后面数字更大的;如果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就得选择W前面数字更小的。建议车主在选择机油时,原厂机油在经济性和使用效能两个方面都比较适中,如定期更换,肯定没问题。

旧车置换,最好先到二手车市场评估

案例回放:刚刚升任部门主管的陈小姐,决定换辆新车来犒劳自己。由于怕麻烦,而且被4S店打出的“置换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噱头所吸引,她直接到4S店进行了“以旧换新”的置换服务。事后,陈小姐算了笔账才发现,由于自己对二手车市行情不懂,她置换的旧车即使算上4S店所谓的“置换补贴”,仍然比二手车市场的收购行情价“缩水”了约5000元。案例分析:很多消费者认为,4S店店大服务好,看起来比外面的二手车“串串”更专业。但实际上,除了少数豪华品牌有自营的二手车业务外,大部分4S店置换车也是与二手车商进行合作,由二手车商进行估价,这中间除了二手车商给4S店的“介绍费”外,为了赚取更大利润,4S店通常还会压低消费者车辆的置换价格。最终,这些差价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转嫁给了消费者。所以在置换旧车时,消费者最好在二手车市场多问问行情再出手。

低配“变身”高配

当心被山寨

案例回放:市民刘小姐想买一款紧凑级代步车,到4S店后,销售顾问告知这款车车源紧俏,提车要排队。但他向刘小姐推荐了一款加装了包围和DVD导航的“豪华运动版”现车。刘小姐提车后发现,她买的新车和官方的豪华版配置并不一样,少了定速巡航等配置,包围和DVD导航都是4S店自行加装的加配版,比这一配置的普通车型贵了1万多元。案例分析:据一名4S店的销售人员透露,加装精品配件销售是4S店汽车销售里最暴利的环节之一,提成比例比卖普通车更高。而且部分4S所谓的“加配车”、“升级版”上增加的附件配置,并不是原厂产品,但价格却水涨船高。因此,消费者在购车前,最好先仔细阅读车型资料,对商家提供的宣传资料和配置表进行核查,不要被所谓的升级版所迷惑。

购车合同你真的看完了吗?

也许麻烦刚刚开始

案例回放:1月中旬,林女士与某汽车4S店签订购买汽车合同,双方在协商时约定于付款后15日内提车,结果过去一个月后,车仍没有提出来。找到4S店讨说法,拿出购车合同才发现,条款中预定“于××日后提车”一栏,当时并没有填写,消费者提出的15日仅为当时的口头约定,没有任何证据辅助。案例分析:由于汽车销售合同都比较冗长,所以大部分消费者在购车时,连合同都没有看完,就在后面签字了。建议车主在签订购车合同前,一定要认真仔细的阅读合同,尤其是购买的车型、价格、提车时间、赠送物品等方面,一定要看清楚,免得事后惹来麻烦。

捆绑保险销售,你可以货比三家

案例回放:3.15前夕,不断有读者反映,他们在贷款买车的时候,被4S店强制要求购买指定保险。不仅必须要求买全险,而且保险总价格比自己去保险公司咨询了解的费用高了一大截。甚至有部分读者表示,即使第一年保险到期,第二年4S店仍然打电话要求购买指定的保险,否则将不退还办理按揭时所收取的押金,车主只能忍气吞声继续“挨宰”。案例分析:车主口中所说的押金全称叫做续保押金,是其在办理按揭时必须要缴纳的一笔费用,根据车价不同,基本在数千元不等。在续保押金的约束下,4S店通常会要求消费者在指定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这笔保险金中,4S店将获得一定比例的返点作为利润。根据新消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因此,消费者如果遇到强制捆绑保险销售,完全可以自己先行比较价格再决定是否购买。

降价补偿,别轻信口头承诺

案例回放:看着经销商打出了“降价补偿”的大旗,举棋不定的吴小姐狠狠心买了车,并约定如果半年内该车降价了经销商就将差价如数奉还。可不到三个月,车就降价5000多元。吴小姐找到经销商要求补偿,得到冷冷的一句话:“我们说的是如果厂商降价,我们才补偿给你,现在价格便宜只是我们在让利促销,不算降价,当然不能给你补偿。”案例分析:降价补偿,请你入瓮。等你掏了钱,补不补偿可就不是你说了算了。要知道,经销商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厂商降价的机会不大,而实际的车价确实是自己说了算,浮动的幅度很大。所以别轻信经销商的口头承诺。

生产日期看清,说不定是库存车

案例回放:目前,车市价格战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心仪的车型价格很美好,优惠力度很诱人,“清仓价”“特价车”等字眼叫人心动之余,不免心存疑虑:这车不会有问题吧?“汽车在仓库里放了整整一年,还叫新车吗?”很多消费者都有这个疑问。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这样的“新车”,有的4S店会坦诚告诉消费者,有的4S店则依然按照“新车”价格来卖。案例分析:如果车商以很低的价格在销售一款新车,这个时候你可要多长个心眼了。虽然是新车,但有可能是库存车。据了解,因车市低迷或厂家压库存等原因,库存车不可避免会出现,而车商处理库存车的办法大多就是特价处理,但也有个别车商“瞒天过海”不将实情告知。建议消费者在购车时,一定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在交付订金前,消费者应全面了解车辆出厂等信息,如看汽车发动机和底盘上的编号,有些地方会有出厂日期。

保养维修,眼见为实

案例回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读者打来电话,自称曾经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多年,对于维修中出现的种种手段都非常了解。尤其是在换机油环节,目前,如何辨别是否更换过机油的方法,都是维修工用油尺量过后,给车主看下油尺的油印而已。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已经更换了新的机油,原因是维修工为了减少成本,在给车辆注入机油前,通常都是先用油尺测量车里还剩下机油的数量,将不足的部分补齐即可。等到车主来取车时,维修工会拿一个用过的空机油瓶子,告诉车主更换机油的牌子和数量,而这样混合的机油对车辆是有损伤的。案例分析:很多人在做汽车保养时,把车子开到维修地,人就先走了,或者在大堂客厅等待修好,从没进过维修地了解维修情况。所以,一些维修人员会利用车主的这种疏忽,在保养维修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建议车主在保养前与维修厂进行三大件的签订:维修记录、结算清单、维修合同。如果需要更换零配件,一定要看清外包装上的厂名、厂址、电话、注册商标、执行标准等项目,并在修理单上注明产品型号、产地、规格;不要忽视自己的知情权,要眼见为实。

没有绝对的0公里车

超过百公里就可能被“试驾”了

案例回放:不久前,张先生开着自己刚买的一款德系品牌轿车去洗车,遇到另外一名开着同样车型的车主,张先生突然发现,对方车身上的一处小金属标识自己车上竟然没有,经过专业人员检测后,该处曾经发生过补漆,同样,在车尾处还有一处小的补漆痕迹,修车工告诉张先生,他买到的很可能不是新车,而是一辆试驾车。案例分析:由于从产品仓库到4S店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绝对“零公里”的新车几乎没有。但另一方面,部分无良4S店也存在用试乘试驾车充当新车的陷阱,甚至会将仪表的线束拔掉,冒充“零公里”新车。因此消费者购买前一定要和汽车销售商签订书面购买合同,合同中要明确本车必须是100%的新车,没有经过维修,以便在车辆出现问题时更好地维权。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上一页12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